我以红警踩列强 第290章 注定
热门推荐: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穿越女尊之宠爱小夫郎
冻死冰湖中,我重生独美谋东宫
重返2006之苟道
庸医用科技改魔法,没治不了的病
支柱计划
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
杀生合成能变强?先屠百万练练手
你出轨寡嫂?我转身改嫁权臣
“命令,命令两侧旅团挺住,坚持半天的时间!”
横田一木站在指挥部中,双眼布满血丝,紧紧盯着作战地图,拳头不自觉地攥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在空旷的指挥部中回荡。
此刻,他的内心犹如翻涌的潮水,焦虑与不安交织。自己手下的第一师团,如今仅剩下第二旅团还勉强维持着完整建制,其他师团历经残酷战斗,伤亡惨重,兵力所剩无几,根本无法对陷入困境的部队伸出援手。
他清楚地知道,手中的这一个旅团,是最后的王牌,是绝境中翻盘的希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派出去。
除了这支生力军,身边也就只剩下第12师团第一旅团那千余残军,以及各个师团拼凑起来的警卫营,拢共大约三千余人。
而他寄予厚望的第二旅团,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七八千人,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这些兵力显得如此单薄。
“命令第一师团第二旅团堵住后面的缺口,绝不能让敌人杀进中军!”横田一木牙关紧咬,脸上的肌肉因愤怒和紧张而微微抽搐,思索良久后,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他挥了挥手,仿佛要用这个动作驱散内心的担忧。派出第一师团第二旅团去抵挡后方的敌人后,他的身边就只剩下一支500人的警卫营,这点兵力,在这波谲云诡的战局中,就像狂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与此同时,在赵国强的大营之中。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我第916师、921师、922师、919师、929师、917师、918师已将敌人团团包围!”
红三满脸通红,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他一路小跑冲进大营,双脚猛地一顿,“啪”地一个立正,兴奋地向赵国强报告。他的双眼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命令所有队伍向扶桑军团中心进攻,尽量压缩敌人生存空间!同时,命令923师、924师、925师从正面突破,杀到敌人内部!”
赵国强背着手,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脚步沉稳有力。他剑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这营帐,直击敌人的要害。
听到红三的报告后,他略作思忖,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作战蓝图,果断下达了命令。
他深知,916师在正面堵截敌人一夜,必定损失不小,如此部署,既能减轻916师的压力,又能打乱敌人的防御计划,让敌人阵脚大乱。
“是!”红三响亮地回应,声音中充满了斗志。他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迅速离去,将命令传达给每一位战士,仿佛传递着胜利的火种。
平嚷城内,得知所有驻扎在平壤城的扶桑军撤离之后,整座城市瞬间沸腾起来。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欢呼雀跃地涌上街头,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迎来了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相互拥抱,奔走相告,庆祝韩朝大军击退了扶桑侵略者,重获和平与安宁。
然而,与外面的欢腾景象截然不同的是,城中王府内的镇北王李世民却满脸愁容,忧心忡忡。
他坐在书房中,手中的茶盏早已冷却,却浑然不觉。扶桑人去和青国华夏军打仗了,但谁也不敢保证青国人就能击败这十万扶桑军。
虽说听闻青国的华夏军曾多次击败老毛的进攻,可毕竟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过,也不知道这青国华夏军是不是在自吹自擂。
扶桑人的战力,镇北王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自从扶桑人在韩朝帝国釜山港登陆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无论是新军还是老牌骑兵部队,在扶桑人的进攻下都溃不成军,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他对这场战争的结果充满了担忧。
就在镇北王李世民陷入沉思之时,外面传来了报告声。
“进来吧。”
镇北王回过神来,微微抬起头,声音低沉地应道。
“小子侦察连连长拜见镇北王!”
一名年轻的军官走进王府,身姿挺拔,他双手抱拳,恭敬地行礼,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和兴奋。
“无需多礼,说吧,什么消息?是华夏人战败了吗?”
镇北王抬起手,摆了摆,示意他起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虽满心不愿听到这个消息,但作为一方统帅,他不得不直面现实,还是忍不住问道。
“回王爷是华夏人大胜!在一天前击败第十师团之后,刚刚侦察兵又得到最新消息,第11师团也被华夏军全歼。
而且,扶桑的救援部队第一师团、第12师团、第13师团全部被华夏军包围,此时华夏军正在对被围的师团发起总攻,整个战场枪声异常激烈!”
侦察连连长一口气说完,胸脯剧烈地起伏着,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激动,仿佛在讲述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
“第11师团全被歼灭了?再怎么说也得有三万余人吧,就这么被歼灭了?”
镇北王李世银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眼圆睁,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我方侦查员回来之时,两处阵地已经开始打扫战场,打扫战场的人全是华夏军。”
见镇北王面露怀疑之色,侦察连长再次确认道,他挺直了腰杆,眼神坚定。
“太好了,真没想到华夏军如此厉害,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战绩!”
镇北王刚要露出欣喜之色,却又突然神色一黯,转而有些忧心忡忡起来。他缓缓坐下,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出现在本国境内,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而此时,接到赵国强命令的923师、924师、925师,迅速整队,如猛虎下山般奔赴916师所在的战场。
战士们步伐坚定,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他们扛着武器,身上散发着一股无畏的气息,仿佛即将奔赴的不是一场残酷的战斗,而是一场荣耀的征程。
横田一木派来的第13师团第二旅团,此时已经与916师交上了火。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13师团第二旅团的旅团长一开始还暗自庆幸自己能捞到这样一个“美差”,可在与清国华夏军交手仅仅一个小时后,他的脸色就变得极为难看,仿佛被寒霜打过。
无论他采用何种战术,士兵们如何拼命冲锋,都会被华夏军顽强地打回来。
华夏军的动员兵们仿佛不惧生死,每一次面对敌人的进攻,都毫无畏惧之色。他们猫着腰,端着枪,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眼神坚定而决绝,犹如钢铁铸就的战士。
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扶桑军就进行了两次冲锋,结果却丢下了近千具士兵的尸体。
战场上,断臂残肢散落一地,鲜血将土地染得通红,宛如一片血海。
再次被打回来的扶桑士兵们士气低落,他们脚步踉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有的人甚至瘫倒在地上,再也无力起身。
旅团长的脸上也布满了愁云,他站在阵地上,双手紧握拳头,指关节泛白,看着眼前这惨烈的场景,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清楚地知道,并非是自己的士兵胆小怯懦,实在是在华夏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根本就冲不到敌人的跟前,士兵们全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还能有什么办法既能减少伤亡,又能突破敌人的封锁呢?”
旅团长看着手中的地图,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滴在地图上。他实在不忍心再让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
“报告旅团长阁下,敌人,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就在这时,他的参谋长一脸惊慌地跑过来报告,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对于第13师团第二旅团旅团长闻言,迅速拿起望远镜,来到了望口观察。
只见原本据守的那座高地上,如潮水般涌出了大量的华夏军士兵。
那场面,就仿佛是汹涌的瀑布奔腾而下,连绵不绝,喊杀声震耳欲聋。
士兵们的身影密密麻麻,他们端着枪,呐喊着,以排山倒海之势冲了下来。而后方还在不断地有动员兵跃出,源源不断地加入冲锋的队伍,仿佛无穷无尽。
“敌人反击了,命令第一连队组织防线!快,再晚就来不及了!”
看着这排山倒海般冲下来的动员兵,旅团长大声下达命令,他的声音因焦急而变得沙哑。
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敌人阵地上的动员兵还在如海浪般不断地向下冲来,似乎无穷无尽。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斗志,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这到底有多少人?”漫山遍野的动员兵,在望远镜里看起来密密麻麻一大片,显然数量极为可观。旅团长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忙碌中的参谋长以为旅团长在问自己,连忙回答道:
“看这样子,不下两万人。我想指挥官阁下可以向后方申请支援了,不然晚了的话,我怕真的挡不住!”
参谋长一边说着,手中的望远镜也没有放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仿佛已经看到了失败的结局。
“对,参谋长说得对,快传我命令,向师团长求援,不然我们顶不住了!敌人开始反击,派来的队伍竟然达到了三万人左右!”
旅团长预估的敌人数量比参谋长所说的还要多一万人左右。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仿佛在这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
“嗨伊!”传令兵立刻将求援信息向中央指挥部传。
“你说这次战斗,我们能不能挺住?”
13师团第一旅团旅团长见传令兵和警卫连都出去了,转头问着自己的老搭档参谋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仿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
“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援兵的话,我想想要胜利肯定是难了,即便是想要撤退,恐怕都不是那么容易。”
参谋长依然在专注地观望战场,他看了一眼旅团长,神色凝重地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忧虑,仿佛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注定。
横田一木站在指挥部中,双眼布满血丝,紧紧盯着作战地图,拳头不自觉地攥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在空旷的指挥部中回荡。
此刻,他的内心犹如翻涌的潮水,焦虑与不安交织。自己手下的第一师团,如今仅剩下第二旅团还勉强维持着完整建制,其他师团历经残酷战斗,伤亡惨重,兵力所剩无几,根本无法对陷入困境的部队伸出援手。
他清楚地知道,手中的这一个旅团,是最后的王牌,是绝境中翻盘的希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派出去。
除了这支生力军,身边也就只剩下第12师团第一旅团那千余残军,以及各个师团拼凑起来的警卫营,拢共大约三千余人。
而他寄予厚望的第二旅团,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七八千人,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这些兵力显得如此单薄。
“命令第一师团第二旅团堵住后面的缺口,绝不能让敌人杀进中军!”横田一木牙关紧咬,脸上的肌肉因愤怒和紧张而微微抽搐,思索良久后,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他挥了挥手,仿佛要用这个动作驱散内心的担忧。派出第一师团第二旅团去抵挡后方的敌人后,他的身边就只剩下一支500人的警卫营,这点兵力,在这波谲云诡的战局中,就像狂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与此同时,在赵国强的大营之中。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我第916师、921师、922师、919师、929师、917师、918师已将敌人团团包围!”
红三满脸通红,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他一路小跑冲进大营,双脚猛地一顿,“啪”地一个立正,兴奋地向赵国强报告。他的双眼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命令所有队伍向扶桑军团中心进攻,尽量压缩敌人生存空间!同时,命令923师、924师、925师从正面突破,杀到敌人内部!”
赵国强背着手,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脚步沉稳有力。他剑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这营帐,直击敌人的要害。
听到红三的报告后,他略作思忖,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作战蓝图,果断下达了命令。
他深知,916师在正面堵截敌人一夜,必定损失不小,如此部署,既能减轻916师的压力,又能打乱敌人的防御计划,让敌人阵脚大乱。
“是!”红三响亮地回应,声音中充满了斗志。他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迅速离去,将命令传达给每一位战士,仿佛传递着胜利的火种。
平嚷城内,得知所有驻扎在平壤城的扶桑军撤离之后,整座城市瞬间沸腾起来。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欢呼雀跃地涌上街头,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迎来了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相互拥抱,奔走相告,庆祝韩朝大军击退了扶桑侵略者,重获和平与安宁。
然而,与外面的欢腾景象截然不同的是,城中王府内的镇北王李世民却满脸愁容,忧心忡忡。
他坐在书房中,手中的茶盏早已冷却,却浑然不觉。扶桑人去和青国华夏军打仗了,但谁也不敢保证青国人就能击败这十万扶桑军。
虽说听闻青国的华夏军曾多次击败老毛的进攻,可毕竟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过,也不知道这青国华夏军是不是在自吹自擂。
扶桑人的战力,镇北王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自从扶桑人在韩朝帝国釜山港登陆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无论是新军还是老牌骑兵部队,在扶桑人的进攻下都溃不成军,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他对这场战争的结果充满了担忧。
就在镇北王李世民陷入沉思之时,外面传来了报告声。
“进来吧。”
镇北王回过神来,微微抬起头,声音低沉地应道。
“小子侦察连连长拜见镇北王!”
一名年轻的军官走进王府,身姿挺拔,他双手抱拳,恭敬地行礼,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和兴奋。
“无需多礼,说吧,什么消息?是华夏人战败了吗?”
镇北王抬起手,摆了摆,示意他起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虽满心不愿听到这个消息,但作为一方统帅,他不得不直面现实,还是忍不住问道。
“回王爷是华夏人大胜!在一天前击败第十师团之后,刚刚侦察兵又得到最新消息,第11师团也被华夏军全歼。
而且,扶桑的救援部队第一师团、第12师团、第13师团全部被华夏军包围,此时华夏军正在对被围的师团发起总攻,整个战场枪声异常激烈!”
侦察连连长一口气说完,胸脯剧烈地起伏着,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激动,仿佛在讲述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
“第11师团全被歼灭了?再怎么说也得有三万余人吧,就这么被歼灭了?”
镇北王李世银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眼圆睁,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我方侦查员回来之时,两处阵地已经开始打扫战场,打扫战场的人全是华夏军。”
见镇北王面露怀疑之色,侦察连长再次确认道,他挺直了腰杆,眼神坚定。
“太好了,真没想到华夏军如此厉害,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战绩!”
镇北王刚要露出欣喜之色,却又突然神色一黯,转而有些忧心忡忡起来。他缓缓坐下,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出现在本国境内,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而此时,接到赵国强命令的923师、924师、925师,迅速整队,如猛虎下山般奔赴916师所在的战场。
战士们步伐坚定,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他们扛着武器,身上散发着一股无畏的气息,仿佛即将奔赴的不是一场残酷的战斗,而是一场荣耀的征程。
横田一木派来的第13师团第二旅团,此时已经与916师交上了火。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13师团第二旅团的旅团长一开始还暗自庆幸自己能捞到这样一个“美差”,可在与清国华夏军交手仅仅一个小时后,他的脸色就变得极为难看,仿佛被寒霜打过。
无论他采用何种战术,士兵们如何拼命冲锋,都会被华夏军顽强地打回来。
华夏军的动员兵们仿佛不惧生死,每一次面对敌人的进攻,都毫无畏惧之色。他们猫着腰,端着枪,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眼神坚定而决绝,犹如钢铁铸就的战士。
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扶桑军就进行了两次冲锋,结果却丢下了近千具士兵的尸体。
战场上,断臂残肢散落一地,鲜血将土地染得通红,宛如一片血海。
再次被打回来的扶桑士兵们士气低落,他们脚步踉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有的人甚至瘫倒在地上,再也无力起身。
旅团长的脸上也布满了愁云,他站在阵地上,双手紧握拳头,指关节泛白,看着眼前这惨烈的场景,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清楚地知道,并非是自己的士兵胆小怯懦,实在是在华夏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根本就冲不到敌人的跟前,士兵们全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还能有什么办法既能减少伤亡,又能突破敌人的封锁呢?”
旅团长看着手中的地图,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滴在地图上。他实在不忍心再让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
“报告旅团长阁下,敌人,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就在这时,他的参谋长一脸惊慌地跑过来报告,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对于第13师团第二旅团旅团长闻言,迅速拿起望远镜,来到了望口观察。
只见原本据守的那座高地上,如潮水般涌出了大量的华夏军士兵。
那场面,就仿佛是汹涌的瀑布奔腾而下,连绵不绝,喊杀声震耳欲聋。
士兵们的身影密密麻麻,他们端着枪,呐喊着,以排山倒海之势冲了下来。而后方还在不断地有动员兵跃出,源源不断地加入冲锋的队伍,仿佛无穷无尽。
“敌人反击了,命令第一连队组织防线!快,再晚就来不及了!”
看着这排山倒海般冲下来的动员兵,旅团长大声下达命令,他的声音因焦急而变得沙哑。
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敌人阵地上的动员兵还在如海浪般不断地向下冲来,似乎无穷无尽。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斗志,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这到底有多少人?”漫山遍野的动员兵,在望远镜里看起来密密麻麻一大片,显然数量极为可观。旅团长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忙碌中的参谋长以为旅团长在问自己,连忙回答道:
“看这样子,不下两万人。我想指挥官阁下可以向后方申请支援了,不然晚了的话,我怕真的挡不住!”
参谋长一边说着,手中的望远镜也没有放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仿佛已经看到了失败的结局。
“对,参谋长说得对,快传我命令,向师团长求援,不然我们顶不住了!敌人开始反击,派来的队伍竟然达到了三万人左右!”
旅团长预估的敌人数量比参谋长所说的还要多一万人左右。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仿佛在这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
“嗨伊!”传令兵立刻将求援信息向中央指挥部传。
“你说这次战斗,我们能不能挺住?”
13师团第一旅团旅团长见传令兵和警卫连都出去了,转头问着自己的老搭档参谋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仿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
“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援兵的话,我想想要胜利肯定是难了,即便是想要撤退,恐怕都不是那么容易。”
参谋长依然在专注地观望战场,他看了一眼旅团长,神色凝重地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忧虑,仿佛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