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 > 第七十七章 亲征倭国

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 第七十七章 亲征倭国

    朝阳初升,通天河畔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号子声。

    数千名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为即将到来的通航仪式做准备。

    陈北芒站在新修建的码头上,看着眼前这条蜿蜒的水道。

    经过数月的努力,这条曾经令无数商旅闻风丧胆的险滩,终于变成了一条安全的航道。

    \"陛下。\"江河拄着拐杖,缓步走来,\"十天前最后一道闸门建成,这几日我让人反复测试过了,一切正常。\"

    陈北芒微微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船坞。

    那里,一艘崭新的大船正在等待它的处女航。

    这艘船融合了他前世的记忆与这个时代的工艺,光是设计图纸就修改了十多次。

    \"老江,你觉得这船能行吗?\"

    江河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必定能行!这船不仅能在河上跑,就是出海也不在话下。\"

    正说着,洛青衣从船坞方向快步走来:\"陛下,大匠说可以开始了。\"

    码头上顿时沸腾起来。

    无数百姓纷纷涌向船坞,想要一睹这艘传说中能够远航的大船。

    随着一声号响,巨大的船体缓缓移动。

    众人屏住呼吸,注视着这艘被命名为\"开元\"号的大船徐徐滑入水中。

    \"扑通!\"

    水花四溅,船身稳稳地浮在水面上。

    欢呼声瞬间响彻码头。

    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这一刻,不仅仅是一艘船的诞生,更是大夏,打通三国商贸,走向海洋的第一步。

    \"开元\"号在通天河上游弋,如同一只骄傲的白天鹅,激起阵阵浪花。

    船上的水手正在演示各种操帆技巧,展示这艘新型战船的灵活性。

    岸边的百姓看得如痴如醉。

    那些常年跑码头的老船工更是连连点头,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灵活的大船。

    特别是那斜桅帆的设计,让船只能够在逆风时也能前行,这简直颠覆了他们对航行的认知。

    \"这要是能有一艘这样的船......\"一个商人喃喃自语。

    \"嘿,老郑,你那些丝绸运到北边,一趟就够吃十年了。\"旁边的人打趣道。

    \"可不是嘛!\"又一人插话,\"咱们要是能把货直接运到燕国,那赚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码头上的讨论声越来越热烈。

    不少商人已经开始计算起了未来的利润,甚至有人当场就想去找工部订购船只。

    站在高处的吏部尚书孟青看着这一幕,不禁红了眼眶:\"陛下这一手,当真是高明啊!\"

    \"高明在何处?\"有人明知故问打趣。

    \"你想啊,这运河一通,咱们不仅能收过路的税,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能养活更多的百姓。\"陈北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走吧,诸位爱卿,随朕去议事。\"

    偌大的议事厅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气氛却不似往常那般严肃,人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诸位。\"陈北芒坐到首位,\"今日这运河虽通,但朕心中仍有忧虑。\"

    此言一出,众人收敛笑容。

    \"陛下是在担忧燕国?\"周延年沉声问道。

    陈北芒点头:\"楚国有瑶光在此,暂时不会轻举妄动。但燕国那边,怕是坐不住了。\"

    \"可是陛下......\"工部尚书犹豫道,\"我们现在国库空虚,若是开战......\"

    \"所以,朕决定先出海。\"

    众臣一愣:\"出海?\"

    \"不错。\"陈北芒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前,\"诸位可知道,倭国到底是多有钱?\"

    倭国?

    有钱?

    若有钱还能连年袭扰中原?

    众臣当中不懂了。

    \"这,臣等不知。\"

    \"众位可知道倭国佐渡岛?\"陈北芒手指点在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岛。

    众臣摇头。他们对倭国的了解,仅限于那些不时骚扰沿海的倭寇。

    \"这座岛上,有着取之不尽的银矿。\"陈北芒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倭国人在那里挖出的白银,要比我们一年的赋税还要多。\"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这...当真?\"户部尚书忍不住站起来问道。

    陈北芒微微一笑:\"不仅如此,倭国还有另一个特点。他们缺铁。\"

    \"正因为缺铁,他们才会把铁料反复锻打,以至于练就了一手打造利刃的绝活。\"陈北芒解释道,\"但这种刀,砍人厉害,对付铠甲却差得远。而恰恰因为缺铁,他们连铠甲都没有,对上火铳,那还不是活靶子?\"

    \"所以......\"洛青衣若有所思,\"陛下是想......\"

    \"不错。\"陈北芒目光如炬,\"朕要去佐渡岛,夺他们的银矿,甚至不用带多少人,五船,百人足以!\"

    \"有了白银,我们就能扩充水师,建造更多战船。到那时,不仅能肃清来犯之敌,更能保护我们的商船远航四海!\"

    众臣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

    他们终于明白了陛下的远见。

    这哪里只是一次讨伐倭寇的远征?

    这分明是要为大夏开辟一条海上生路!

    正当众人激动之时,陈北芒却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不过,眼下还有一个问题。\"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张勇将军和赵宁将军正在龙虎谷与宋国世家军队对峙。一旦运河开通的消息传出,宋国必定会加紧进攻,燕国也不会袖手旁观,到时候我们两面作战的压力会非常大。\"

    此言一出,原本欢欣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陛下的意思是暂时封锁运河消息?可今日试航,已经有这么多百姓看到了,锁不住太久的......\"

    \"是的,锁不住太久,但时间绝对够船队往返倭国,带回银子的。朕打算御驾亲征。\"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此言一出,洛青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陛下贵为一国之君,岂能亲冒险境?\"

    \"是啊,陛下。\"周延年出列拱手道,\"此去倭国,不如让臣等代劳。\"

    \"既然只需五船百人,更该让我等去!\"

    没错,区区倭国,何必劳烦陛下出手,我等……\"

    ……

    听着群臣劝谏,陈北芒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

    是啊,区区倭国,弹指可灭!

    然而,前世那些仇恨,那些屈辱,又岂是他人能解?

    相较于宋国,那不过是君臣之争,权谋之斗。

    可对倭国的仇恨,却是刻骨铭心,深入骨髓!

    那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残害,是血与火写就的累累罪行。

    这份仇恨,早已超越了时空以及个人恩怨的层面,化作了心中永难抹去的伤痕。

    若说宋国之仇是一道未愈的伤口,那倭国之恨便是刺入灵魂的利刃。

    每每想起,都令他心如刀割,辗转难眠。

    \"诸位的好意,朕心领了。\"他转过身,冷声道,\"但这次必须是朕亲自去。\"

    \"陛下......\"

    \"朕已决定。\"陈北芒打断众人的劝谏,\"五船并非是因为朕轻视倭国,而是海上风浪难测,一旦遇险,也好有照应。\"

    他走到舆图前,指着海域道:\"你们看,这五艘船会拉开距离,保持固定队形,一旦有船遇险,其他船只都能及时救援。再加上朕立刻让工部打造的救生圈,即便有船沉了,人也不会有事。\"

    \"救生圈?\"众臣面露不解。

    陈北芒微微一笑:\"就是一种用皮具制造,能充气的圆环,人戴在身上,就能漂在水面上。每艘船都配备了足够的数量。\"

    听到这番解释,众臣的担忧稍减。

    但还是有人不死心:\"陛下,既然如此周密,为何不让臣等去?\"

    \"因为......\"陈北芒停顿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寒芒,\"朕要让倭国人知道,欺辱我中原百姓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