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 > 第九十六章 这大宋莫非真的走到了尽头

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 第九十六章 这大宋莫非真的走到了尽头

    夜,燕国水师大营,帐中灯火通明。

    \"废物!全是一群废物!\"

    水师提督姜尚武猛地将手中的密报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翻倒。

    \"堂堂宋国世家联军,近百艘战船,就这么被人家几炮给打没了?\"

    副将张谦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等待着上司的怒火平息。

    他已经很久没见过提督如此暴怒了。

    \"提督。\"张谦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问道,\"那我们还打是不打......\"

    \"打?\"姜尚武冷笑一声,\"打个屁!\"

    话音未落,他已经站起身来,大步走到悬挂的舆图前。

    \"怎么打?我就问这还怎么打?\"姜尚武摇头叹息,\"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按兵不动,就等着今天吗?\"

    张谦一愣:\"末将愚钝,请提督指教。\"

    \"你看。\"姜尚武指着地图上的几处要点,\"我们在这里囤积兵力按兵不动,我本是想等宋国和大夏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可现在呢?\"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道弧线:\"就这一战,宋国世家的底气就被打没了。先不说此战的新武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是贸然出兵,这里,这里,全是绝佳伏击点......\"

    \"可是提督,那新式武器,我们若无法得到,未来必定是大祸。\"张谦还是有些不服,\"再说我们若是助宋国一臂之力,宋国必然会弥补我们的损失......\"

    \"助宋国?\"姜尚武嗤笑一声,\"宋国都快完了,我们这时候掺和进去,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张谦:\"你可知道,对面可是陈北芒啊!\"

    这个名字一出,帐中登时一片寂静。

    是啊,那可是陈北芒啊!

    什么新式武器的震慑,能比得上这个人?

    当年在宋国时,他一人一枪就能杀得匈奴闻风丧胆。

    如今有了自己的基业,有了新式大威力武器,又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传令下去。\"姜尚武沉声道,\"调转船头,全军回国!\"

    \"这......\"张谦还想说什么。

    \"记住。\"姜尚武意味深长地道,\"有些人,不是你想对付就能对付的。陈北芒既然能在短短时日里,就把宋国世家打得魂飞魄散,就说明他的实力远超我们的想象。\"

    \"这种时候,就让宋国去自生自灭吧。\"

    张谦听出了言外之意:\"提督的意思是......\"

    \"从今以后,但凡提到陈北芒,都给我客客气气的。\"姜尚武正色道,\"大夏和我燕国接壤的毕竟都是山地,至于这通天河,通了也就通了,那是国主该操心怎么设防的事。\"

    \"咱们要做的就是别把战火引到燕国。\"

    \"这世道,要变天了啊......\"

    随着一声令下,燕国水师的战船缓缓调转船头。

    远处的通天河上,残破的战船还在冒着青烟。

    那是世家门阀时代落幕的征兆。

    而这个夜晚,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因为从此之后,这片土地上的格局,将会被彻底改写。

    不仅是燕国,其他各国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了这场战役上。

    这一战,不仅打碎了世家门阀的骄傲,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那个白袍银枪的身影,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当第一缕晨光洒在通天河上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世界,真的要变了。

    几日后,燕京皇宫。

    宋采薇的手在微微颤抖。

    案几上的密报才看了一半,她就已经说不出话来。

    \"陛下。\"林枫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要不要......\"

    \"闭嘴!\"宋采薇猛地将密报摔在地上,\"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殿中一片死寂。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自从密报传来,这位女帝陛下就一直处在暴怒边缘。

    \"世家联军覆没,燕国水师退兵,现在连秦国都......\"宋采薇咬牙切齿,一字一句地道,\"秦舞月那个贱人,居然要收回援军!\"

    \"陛下息怒。\"林枫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秦国此举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匈奴已经退守安阳城了......\"

    \"情理之中?\"宋采薇冷笑,\"难道你忘了,当初是谁答应出兵的?秦舞月那个贱人从宋国得到的好处还少么?\"

    林枫低下头,不敢接话。

    \"陛下。\"范图上前一步,\"眼下当务之急,是要防备匈奴......\"

    \"匈奴?\"宋采薇仰天长叹,\"如今匈奴反倒成了次要,你们可知道陈北芒那些火器的厉害?\"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

    那些能在水战中一击必杀的火器,究竟是何等神物?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进殿来:\"陛下!大事不好了!南阳府......\"

    \"南阳府又怎么了?\"宋采薇厉声问道。

    \"南阳府的百姓,都在往落霞城逃啊!\"小太监颤声道,\"说是要投奔陈......\"

    \"住口!\"宋采薇猛地站起身来,\"谁敢提这个名字,朕就......\"

    话未说完,她忽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龙椅上。

    \"快!宣太医!\"

    殿中顿时乱作一团。

    而在御花园的荷塘边,几个老臣正在低声密谈。

    \"这可如何是好?\"一人叹息道,\"陛下一意孤行,如今......\"

    \"还能如何?\"吴观苦笑,\"世家倒了,秦国退了,匈奴在外,内忧外患,这大宋莫非真的走到了尽头......\"

    几位老臣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

    此时的燕京城内,暗流涌动。

    那些昔日趾高气扬的世家门阀,如今大门紧闭,府中灯火寥寥。

    街头巷尾,百姓们私下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南阳府的百姓都往落霞城逃了......\"

    \"可不是,听说落霞城里的百姓,现在过得可好了......\"

    \"嘘,小声点,这话可不能乱说......\"

    夜色渐深,一轮残月挂在天际。

    燕京城的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看不见的阴云。

    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似乎也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巨变。

    而在皇宫深处,太医正在为宋采薇把脉。

    \"陛下只是过度操劳,休养几日便好。\"

    可谁都知道,有些事,已经不是休养几日就能好的了。

    那个白袍银枪的身影,如同一座大山,正压得这座皇宫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