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崛起 第92章 陈郢局
热门推荐:
抗战:开局灭掉鬼子步兵大队
抗战:特战营穿越淞沪屠百万鬼子
抢我家财?睁眼回手镯空间被抢前
家有酷飒妻主,绝色夫郎玩命争宠
绝色美人眼一红,海岛军区全慌了
让你当废材,你成了人皇至尊?
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
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魔女校花从无绯闻,直到遇上了我
陈郢城外某处庄园。
“只要你们举起楚国大旗复国,我们大王就马上在草原南下,切断汉人和西域的联系,进攻西域,我们大王在大梁有探子,李存邺现在手下兵力不足,所以才在北方改军制,用七军代替地方驻军,一旦我们南北同时起兵,他李存邺顶不住,你们也能光复你们的楚国。”
说话的人操着北方口音。
“我们自然要复国,不过不是现在,楚王被押在大梁,现在我们只有楚平君和陈郢候,陈郢候的态度……”
“你在放屁,当年李存邺南下的时候你们可没有看过楚王的态度。”
“当时是为了保住身家性命。”
“现在难道不是吗?”
一阵沉默后,另外一人说:“好吧,好吧,我们会看着苏道夔的动静来安排的,你放心,不过,我们这边打起来了,还希望祁勒王能够动作快些,不然,我们可顶不住苏道夔的虎狼之师。”
“区区四万人而已,你们顶不住?”
“四万人具是精锐,蜀中还有八万人虎视眈眈,我们的私兵怎么可能顶得住。”
“楚地的钱粮都在你们手里,粮草断了,四万人能如何?你们只要拒住州县就好,至于蜀中大军,你们放心,当年蜀世子刘谌,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他们出不了蜀中。”
……
陈郢。
熊通回到自己的府邸。
和苏道夔讲了一天陈郢和楚地贵族的情况,熊通有些疲倦,也有些担忧。自己作为楚国宗室重臣,后来就变成了亡国之臣,到现在,连楚人的基业也保不住了。
到书房门口,管家过来耳语两句。
熊通挥手让管家退下,而后异常暴躁地推开了门。“你好大的胆子!”
书房里,一个人在书桌前看书,是熊通收藏的,屈子忆写的《楚方略纪要》。
“陈郢候怕了?哦,还是说,淮西伯怕了?”
熊通攥紧了拳头,淮西伯是他在楚国时的封号。
“你来干什么?”
“来听听陈郢候的想法。陈郢候收着屈大人的这本书,看来陈郢候是有些抱负的。可惜现在坐困陈郢……”
“我问你来干什么?再不说我就喊镇抚司的人来。”
“我们崔将军准备再祁勒南下,到时候整个汉朝的兵力都会盯过去,蜀地的汉军也会为了保障粮草出蜀无暇顾及这里,整个楚地,就只有苏道夔手下的四万大军和吴越梁三国的兵马,淮西伯振臂一呼,楚地云集响应,大楚光复,李存邺南北受敌,他领兵灭楚的大仇也就报了。”
“你走吧,我就当没见过你。李存邺南下的时候北面也在打仗,照样灭了楚国,更何况现在?”
“攻则有余守则不足,淮西伯该知道。”
“不要多说了,走吧,楚地经不起折腾了。”
“哦,既然淮西伯态度坚决,那还是请事情做起来了,淮西伯不要阻挠。”
那人翻窗跳出潜入了黑暗。
熊通瘫坐在书桌前。
在自己担任陈郢候后,自己辅佐楚平君维持着楚地的稳定,无他,全是受到了李存邺兵锋的胁迫——楚地经不起战乱折腾了。
可有一天,几个贵族把自己请到酒楼,见了一个人,一个从北方来的人。
前魏国右相,元戎祁勒部达柯(相当于宰相),崔浩。
崔浩向他说出了复国大计——南北呼应举事,崔荣驱逐李存邺恢复大魏、熊通组织楚地贵族恢复楚国。
崔浩还带来了几个齐国和燕国士族的密信,齐地、燕地会在必要时刻起事响应。
熊通没有应允,崔浩也没有为难熊通。
熊通心神荡漾,他知道自己也许能够成为大楚复兴的功臣,可他不是一般的楚国贵族,他原本是王室旁支,完全靠自己的军功一点点爬到中央。他知道楚国百姓有多苦,他也了解李存邺的国策——均田土、抑士族,这样,才能改变百姓的困境,只不过是楚国就要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此后崔浩留下了一个亲信和他联络,他一直没有表态。
直到苏道夔被封为镇南王,在荆州用强硬手段推行均田出亩,楚地贵族纷纷汇集陈郢,人人自危,熊通才真正动摇了起来——汉军兵力不足,左支右绌,现在看来楚国士族人心可用,或许真的可以恢复大楚?
熊通还是有顾虑——恢复大楚后,要不要迎回楚王?那楚平君何如?两人会不会因为争斗再起内乱?楚地士族会不会趁乱篡位?北方的崔荣会不会南下坐收渔利?
他这两日见了苏道夔带来的四万大军,心里更是忧虑。
熊通定了定心神,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两口。
他突然瞥见了挂在墙上的剑。
那剑是曾经楚王赐给他的剑,是在陈郢城破的时候让他力挽狂澜的剑。
可他没有叶靖宣、顾敬章、林克景这些人的能力——况且这三位不也被打的节节败退?
最后他只好投降。
剑还留着。
这是楚王剑。
楚国从第一代君王开始传到现在的剑。
楚国世世代代在南方从一个小国成长为一个大国的剑。
熊通颤抖着把剑拔了出来,剑还锋利,闪着寒光,直扎得熊通眼疼。
……
楚王台。
苏道夔看完李存邺密诏,又把密诏递给杨文墨。
“祁勒崔荣联络诸国旧臣,想要搅乱大汉,恢复旧国。这我们知道,陛下的意思,让他们蹦跶,趁机把楚地的士族连根拔起,消除楚国和吴越梁三国在南方诸路的影响。”
杨文墨看完密诏,眉头紧锁。“虽然我一开始就知道陛下和王爷怎么打算,但,但其实我有顾虑。楚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南方,不是因为楚王武功,而是楚王不断和各国士族妥协,所以除了吴越梁三国,其他小国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灭国之战,即便是淮水边的宋国,也是国君被士族拿下后投降,所以楚国就是靠着各地士族撑起来的,迁延百年。就是当年陛下灭楚的时候,也是和士族做了妥协。如果说之前北方安定,王爷备考河东、河西、淮北三路支持,那还可以和士族翻脸,但现在北方也有危险,我怕……”
“我知道先生怕什么,怕我被拖入战事北方又支持不住,南北两线糜烂。不过朝堂有裴准、赵甫、颜太常、耿离诸公,应该不会让局面如此。”
“即便是龟兹、羌人反水,耿巡在西域也完全能支持住,到时候崔玄矩、耿巡东西夹击,崔荣做的不过是无用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张恭、顾敬章、林克景、盛怀玉在蓟北、朔北、辽东三路主动出击,减轻也烦帖尔对崔玄矩的威胁。”刚从西域宣抚司回来的耿离自信地说。
颜太常把视线从沙盘上挪开。“右相说的有理,但右相,几年前我们确实可以这样打,但现在南方改革,北方所有钱粮都靠蜀地供应,我们恐怕支持不了这么大的动作了。崔玄矩重情义,虽然已是汉臣,但,但说不定遇上崔荣就会出什么变故。”
耿离跺了一下脚。“哎呀,颜大枢密,你也太谨慎了些,就是因为兵力不足才不得不主动出击,要是坐守边关,那元戎人马匹往来我们怎能料到?被动打下去就要吃大亏了,唯有主动出击逼退他们,我们才有一线生机啊。哦,你是信不过道夔?我们可以把淮北路兵马也交给道夔调遣,四万精兵、淮北路驻兵、吴越梁三国兵马,还镇压不住楚地叛乱?”
“其实枢密说的没错,右相有些……冒险了。”裴准突然开口。“南北只要一边有失,我们就危险了。”
耿离愣了愣。“我自然知道,现在只能看陈郢了,也只能冒险了,不然我们就要长期陷于被动了。”
“只要你们举起楚国大旗复国,我们大王就马上在草原南下,切断汉人和西域的联系,进攻西域,我们大王在大梁有探子,李存邺现在手下兵力不足,所以才在北方改军制,用七军代替地方驻军,一旦我们南北同时起兵,他李存邺顶不住,你们也能光复你们的楚国。”
说话的人操着北方口音。
“我们自然要复国,不过不是现在,楚王被押在大梁,现在我们只有楚平君和陈郢候,陈郢候的态度……”
“你在放屁,当年李存邺南下的时候你们可没有看过楚王的态度。”
“当时是为了保住身家性命。”
“现在难道不是吗?”
一阵沉默后,另外一人说:“好吧,好吧,我们会看着苏道夔的动静来安排的,你放心,不过,我们这边打起来了,还希望祁勒王能够动作快些,不然,我们可顶不住苏道夔的虎狼之师。”
“区区四万人而已,你们顶不住?”
“四万人具是精锐,蜀中还有八万人虎视眈眈,我们的私兵怎么可能顶得住。”
“楚地的钱粮都在你们手里,粮草断了,四万人能如何?你们只要拒住州县就好,至于蜀中大军,你们放心,当年蜀世子刘谌,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他们出不了蜀中。”
……
陈郢。
熊通回到自己的府邸。
和苏道夔讲了一天陈郢和楚地贵族的情况,熊通有些疲倦,也有些担忧。自己作为楚国宗室重臣,后来就变成了亡国之臣,到现在,连楚人的基业也保不住了。
到书房门口,管家过来耳语两句。
熊通挥手让管家退下,而后异常暴躁地推开了门。“你好大的胆子!”
书房里,一个人在书桌前看书,是熊通收藏的,屈子忆写的《楚方略纪要》。
“陈郢候怕了?哦,还是说,淮西伯怕了?”
熊通攥紧了拳头,淮西伯是他在楚国时的封号。
“你来干什么?”
“来听听陈郢候的想法。陈郢候收着屈大人的这本书,看来陈郢候是有些抱负的。可惜现在坐困陈郢……”
“我问你来干什么?再不说我就喊镇抚司的人来。”
“我们崔将军准备再祁勒南下,到时候整个汉朝的兵力都会盯过去,蜀地的汉军也会为了保障粮草出蜀无暇顾及这里,整个楚地,就只有苏道夔手下的四万大军和吴越梁三国的兵马,淮西伯振臂一呼,楚地云集响应,大楚光复,李存邺南北受敌,他领兵灭楚的大仇也就报了。”
“你走吧,我就当没见过你。李存邺南下的时候北面也在打仗,照样灭了楚国,更何况现在?”
“攻则有余守则不足,淮西伯该知道。”
“不要多说了,走吧,楚地经不起折腾了。”
“哦,既然淮西伯态度坚决,那还是请事情做起来了,淮西伯不要阻挠。”
那人翻窗跳出潜入了黑暗。
熊通瘫坐在书桌前。
在自己担任陈郢候后,自己辅佐楚平君维持着楚地的稳定,无他,全是受到了李存邺兵锋的胁迫——楚地经不起战乱折腾了。
可有一天,几个贵族把自己请到酒楼,见了一个人,一个从北方来的人。
前魏国右相,元戎祁勒部达柯(相当于宰相),崔浩。
崔浩向他说出了复国大计——南北呼应举事,崔荣驱逐李存邺恢复大魏、熊通组织楚地贵族恢复楚国。
崔浩还带来了几个齐国和燕国士族的密信,齐地、燕地会在必要时刻起事响应。
熊通没有应允,崔浩也没有为难熊通。
熊通心神荡漾,他知道自己也许能够成为大楚复兴的功臣,可他不是一般的楚国贵族,他原本是王室旁支,完全靠自己的军功一点点爬到中央。他知道楚国百姓有多苦,他也了解李存邺的国策——均田土、抑士族,这样,才能改变百姓的困境,只不过是楚国就要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此后崔浩留下了一个亲信和他联络,他一直没有表态。
直到苏道夔被封为镇南王,在荆州用强硬手段推行均田出亩,楚地贵族纷纷汇集陈郢,人人自危,熊通才真正动摇了起来——汉军兵力不足,左支右绌,现在看来楚国士族人心可用,或许真的可以恢复大楚?
熊通还是有顾虑——恢复大楚后,要不要迎回楚王?那楚平君何如?两人会不会因为争斗再起内乱?楚地士族会不会趁乱篡位?北方的崔荣会不会南下坐收渔利?
他这两日见了苏道夔带来的四万大军,心里更是忧虑。
熊通定了定心神,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两口。
他突然瞥见了挂在墙上的剑。
那剑是曾经楚王赐给他的剑,是在陈郢城破的时候让他力挽狂澜的剑。
可他没有叶靖宣、顾敬章、林克景这些人的能力——况且这三位不也被打的节节败退?
最后他只好投降。
剑还留着。
这是楚王剑。
楚国从第一代君王开始传到现在的剑。
楚国世世代代在南方从一个小国成长为一个大国的剑。
熊通颤抖着把剑拔了出来,剑还锋利,闪着寒光,直扎得熊通眼疼。
……
楚王台。
苏道夔看完李存邺密诏,又把密诏递给杨文墨。
“祁勒崔荣联络诸国旧臣,想要搅乱大汉,恢复旧国。这我们知道,陛下的意思,让他们蹦跶,趁机把楚地的士族连根拔起,消除楚国和吴越梁三国在南方诸路的影响。”
杨文墨看完密诏,眉头紧锁。“虽然我一开始就知道陛下和王爷怎么打算,但,但其实我有顾虑。楚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南方,不是因为楚王武功,而是楚王不断和各国士族妥协,所以除了吴越梁三国,其他小国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灭国之战,即便是淮水边的宋国,也是国君被士族拿下后投降,所以楚国就是靠着各地士族撑起来的,迁延百年。就是当年陛下灭楚的时候,也是和士族做了妥协。如果说之前北方安定,王爷备考河东、河西、淮北三路支持,那还可以和士族翻脸,但现在北方也有危险,我怕……”
“我知道先生怕什么,怕我被拖入战事北方又支持不住,南北两线糜烂。不过朝堂有裴准、赵甫、颜太常、耿离诸公,应该不会让局面如此。”
“即便是龟兹、羌人反水,耿巡在西域也完全能支持住,到时候崔玄矩、耿巡东西夹击,崔荣做的不过是无用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张恭、顾敬章、林克景、盛怀玉在蓟北、朔北、辽东三路主动出击,减轻也烦帖尔对崔玄矩的威胁。”刚从西域宣抚司回来的耿离自信地说。
颜太常把视线从沙盘上挪开。“右相说的有理,但右相,几年前我们确实可以这样打,但现在南方改革,北方所有钱粮都靠蜀地供应,我们恐怕支持不了这么大的动作了。崔玄矩重情义,虽然已是汉臣,但,但说不定遇上崔荣就会出什么变故。”
耿离跺了一下脚。“哎呀,颜大枢密,你也太谨慎了些,就是因为兵力不足才不得不主动出击,要是坐守边关,那元戎人马匹往来我们怎能料到?被动打下去就要吃大亏了,唯有主动出击逼退他们,我们才有一线生机啊。哦,你是信不过道夔?我们可以把淮北路兵马也交给道夔调遣,四万精兵、淮北路驻兵、吴越梁三国兵马,还镇压不住楚地叛乱?”
“其实枢密说的没错,右相有些……冒险了。”裴准突然开口。“南北只要一边有失,我们就危险了。”
耿离愣了愣。“我自然知道,现在只能看陈郢了,也只能冒险了,不然我们就要长期陷于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