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仙修之官场的崛起之路 > 第22章 黄少平私人请求

仙修之官场的崛起之路 第22章 黄少平私人请求

    看到眼前招聘的情况,刘飞笑了笑,既然把名额给了他们,只要能真正招到人,别用不合适的人充数,能给当地村民增加收入,其他小细节他就不会多管了。

    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全市的招聘活动结束,各个招聘点都在统计录取人员情况。

    晚上,吃了晚饭,刘飞在宿舍里看着群里各个村驻村干部发的相片,都是村民们喜气洋洋的样子。

    “咚咚咚。”门外响起敲门声。

    刘飞走过去打开门,只见村支书黄书平带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和两个小孩,手上提着一个大袋子。

    刘飞疑惑地问道:“黄书记,怎么了?”边问边带着几人进了客厅,等大家坐下后,拿出几瓶矿泉水递给他们。

    “来,喝点水吧。”

    “谢谢刘书记。”女子接过水连忙道谢,两个小孩子也很客气地接过水,说道:“谢谢叔叔。”

    黄书平喝了口水,看着刘飞,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刘书记,你这次给我们介绍工作,可帮了大忙了。村民们都积极报名,今天半天就把名额报满了,大家都很感激你,想请你吃饭呢。”

    刘飞摆摆手,“不用了。黄书记,你告诉村民们,认真工作,把日子过好就行。”

    黄书平点点头,继续说道:“我会跟村民们说的。另外,有些村民托我向你道歉,之前因为养猪场的事找了市里面和省里面,本只想反映下问题,没想到引起了省里关注,他们觉得挺抱歉的,想向你道歉。”

    “不用了,有问题反映很正常,他们没做错。”

    刘飞看着黄书平欲言又止的样子,心想估计和这个女村民有关,便问道:“黄书记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黄书平长叹一口气,说道:“刘书记,确实有个难题,本来不该再麻烦你了,但村里解决不了,只能找你想想办法。”

    “说说看,我尽力而为。”

    黄书平缓了口气接着说:“这位是我们村的黄小兰,今年三十岁,前年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回村里娘家住。娘家有哥哥嫂嫂,她三人户口不在村里,被前夫弄到市里街道集体户口了,也没法在村里种地。孩子在市里上学,虽说学费不用交,但生活费、杂费得交。她高中学历,力气活干不了,在镇里打零工,挣的钱都不够孩子费用。”

    刘飞看了看黄小兰三人,衣服看得出洗了好多回,两个小孩的衣服明显短了一截。

    “他们住娘家,娘家人没帮衬一下?”

    “有帮衬呀,不过毕竟嫁出去了,哥哥嫂嫂能给个地方睡、给口饭吃就不错了,他们自己挣钱也就够养活自家,没能力再帮她了。”

    “黄书记,你意思是?”

    黄书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刘书记,黄小兰是我侄女,她孩子在市里上学,不方便去羊城打工,我想着你能力大,看看能不能帮她在市里找个活儿。”

    黄小兰赶忙说:“刘书记,我会干活,也肯干,现在每天下地干活,一天能干七八个小时,我力气大,还能挑水,啥活我都能干。”

    看着黄小兰急切的眼神,旁边两个本该活泼的小孩却很沉默,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

    刘飞端着茶杯,没说话。

    帮黄小兰在市里找工作挺容易,凭刘飞现在的人脉,给书记或市长打个电话就能安排个轻松岗位。可农村没秘密,一旦这消息传开,那些不愿去羊城打工的人都会来找他介绍工作,介绍也不是,不介绍也不是,容易落埋怨。

    但黄书平是村支书,以后两人还要在村里相处两年,不帮忙不合适,帮了就是个人情,而且刘飞能感觉到黄小兰特别渴望有个正式工作,帮她解决困难,对自己修炼也有好处。

    考虑一番后,这忙得帮,但不在市里安排,得麻烦孙志强解决,看来下次得给孙志强儿子调养下身体,当作报酬了。

    “小兰。”

    “哦,刘书记。”

    “别紧张,我考虑了一下。现在连云市工资才两三千,给你在市里找工作,你不能每天回村,得在市里租房,加上吃穿出行,一个月剩不下多少钱。”

    黄小兰明白这话有道理,可一直支撑自己坚强生活的盼头就是在市里找工作挣钱养孩子、回报娘家人,现在听刘飞这么说,心里很难过,眼泪都快出来了。

    “好了,别哭。市里收入低,我给你在羊城安排个工作吧。”

    黄小兰惊喜地看向刘飞,她知道去羊城工作机会难得,今天招聘会就很热烈,要不是孩子,凭黄书平的关系肯定能被录取,可想到孩子,她只能拒绝:“谢谢刘书记,我孩子在市里上学,我放心不下,还是不去羊城了。”

    “去吧,去羊城。我请人帮你孩子转学到羊城。”

    “什么?”黄书平四人震惊地看向刘飞。

    “刘书记,转学可是大事,得慎重啊。”黄书平一脸担忧地说,“要是这消息传出去,很多村民都会找你帮忙转学,那就难办了。”

    刘飞笑了笑,接着说:“你们回去后别人问起,就说我刚来,对连云市不熟悉,没办法帮你们介绍工作。至于去羊城的事,明天我叫个人过来帮你们办,对外就说那是你们的远房亲戚帮忙办理的。”

    “谢谢刘书记,谢谢刘书记。”

    “谢谢刘叔叔。”两个小朋友也跟着感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