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无痛养崽,我在古代做美食 第256章 豆腐宴,为霍启君请功
热门推荐:
我的老婆一心踏入豪门
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猎户出山
超凡御灵师
99世反派,重生女王疯狂黏上我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
穿书了,谁还稀罕当平妻
宁子彦对加了蜜糖的豆腐脑反而没那么热衷,刘总管细心的提醒他可以换咸口的。
果然咸口的就很对胃口,两碗咸口的豆腐脑下肚,他又吃了些别的小菜,和几个包子。
不似寻常的肉包和菜包,里面好像包了别的东西。
刘总管解释道,是一种新的馅料。
御膳房花样百出,为了迎合后宫妃嫔们的口味,是有专人研究新的吃食的。
所以宁子彦觉得很正常,没有多问。
一个早膳吃的众人很满足,有的喜欢原味豆浆,有的喜欢甜口的。
有的喜欢甜口豆腐脑,有的喜欢咸口的。
当然也有人口味广,不挑,啥味道都能吃。
若不是帝王还端坐在前,他们只感觉这是在自己家里用膳了。
随意的很。
帝王则是默默的观察他们的反应,见众人只顾着吃,他脸上反而多了几分笑意。
看来待中午的御膳过后,是可以同意张农官的提议了。
早膳结束,帝王直接离开,也意味着退朝。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今日还未议事,咱们是要在这等到午膳吗?”
张农官点点头:“是这意思,现在时辰还早,诸位大人若是待不住,可先去处理公务,待到御膳之前回来便可。”
怀着满肚子疑问,众人离开。
而同时御膳房发生的事情,立马传进了后宫。
妃嫔也在私底下议论着。
这陛下三天两头请这些大臣吃饭是什么意思?
有人旁敲侧击,也有人驻足观望。
帝王听说以后,直接命御膳房做同样的吃食,给各宫送去。
“豆腐宴?”
中宫皇后看着这一桌子御膳,五花八门,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
“回娘娘的话,是豆腐宴,今日陛下宴请大臣吃的也是这个,同时也让御膳房给各宫送了一桌。”
皇后若有所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干脆不想了。
“罢了,既然是陛下御赐,咱们就来尝尝。”
其他各宫娘娘也因为这个原因,吃了一顿豆腐宴。
而御膳房这边,也已经开席。
说是豆腐宴,其实除了张农官以外,包括帝王在内都没搞懂什么叫豆腐。
只知道这一桌子菜或多或少都跟豆腐有关。
美食当前,当然是填饱肚子最重要。
早上那顿饭,喝了水饱的人早就饿了。
吃了其他东西的人,这会也有点感觉饿。
御膳期间,帝王没有立下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当然也只有张农官一人侃侃而谈,其他人都是小声附和,问一些问题。
当知道这些食材都出自同一种粮食的时候,宴席间一阵沉默。
一种粮食,能做出这么多的花样,实属罕见。
宁子彦心中一动,问出了关键的东西:“这可是张大人从霍家带回来的?”
张农官洋洋得意:“宁大人猜对了,这正是霍氏种出来的新粮,名为黄豆。”
“它所生长的环境不苛刻,平原山丘皆可种植,无论春夏秋冬亦有收成,耐寒耐旱,只不过生长环境不同,产量也不同。”
“即便是冬日严寒,只需三四个月就能有收成,就比如大山村,已经在臣返京之时将这黄豆种下,霍氏说只待来年二月就能收了,预计亩产达三百斤左右。”
“它虽然比不上水稻土豆这种饱腹感极强的粮食,但对于百姓民生依旧是有很大的好处,今日这豆腐宴,若是让寻常百姓也能吃上,于家中又何不是一项进项?”
“老臣认为,这种东西的出现,于家于国都是百利无一害,再加上今年天清府种植新水稻成功,霍氏两次捐粮给朝廷,头者让百姓过了个有温饱的年,后者解决了朝廷粮食短缺的困境。”
“霍氏大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臣为霍氏请功!”
宁子彦见状,心中暗喜,机会来了,立马附和道:“微臣附议!霍氏贡献的作物,拯救了边境百姓的和将士于水火之中,微臣为霍氏请功!”
宁安王和逍遥王见状,也跟着为霍氏请功。
大臣之中唯有兵部和户部,与他们有一样的动作。
霍启君捐来的粮食有多震撼,户部尚书王大人最为清楚。
他等不及想让全国百姓都种这种将士,所以他为霍氏请功。
兵部尚书也深知将士的难处,所以难处化解的时候,他也是最有感触的,所以他也同意请功。
“启奏陛下,今日之事实在是太过突然了,微臣以为还需再次详细商议。”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霍氏虽有功,但功不至此,况且霍氏一介女流,怕是担不起陛下的龙恩!”
“微臣也认为如此,但若无嘉奖,怕是会寒了霍氏的心,不如让她家男丁接受嘉奖……”
“陛下……”
众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宁家和沈家已经跟霍启君来往很多年,关系算密切。
宁家老二加盟了霍氏的店铺,开在京城也是什么秘密。
况且店铺开业一年多的时间,霍松年一家都在京城待着,帮着让店铺走上正轨。
所以宁家和沈家都了解霍家的具体情况。
霍启君丧夫,上无公婆父母,下只有五个儿女,三个成婚,两个未婚。
长子霍松年是在京城,但若真要嘉奖,怕是他也不合适。
甚至他会拒绝这个嘉奖。
霍家以霍启君为首为尊,几个孩子都听娘的话。
思来想去,若真要给嘉奖,只有霍启君合适。
这一点,宁子彦很早就跟帝王隐晦的提过,这一次张农官请功,也是说的霍启君本人,而非他人。
有人帮帝王解决燃眉之急,给一番嘉奖自然是应该的。
可若是给不对人,那不就成了笑话了吗?
宁子彦是自己的侄儿,宁安王府一心向着自己,自然不会坑自己。
听说自己那侄女生下侄孙,也是有这霍氏的功劳。
帝王带有压迫感的声音响起:“朕以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不论男女高低,诸位爱卿以为呢?”
“陛下……”
一个持反对意见的臣子还想说什么,被旁边的人手疾眼快的捂住了嘴。
帝王讳莫如深的看了他一眼,又赞赏的看了一眼捂他嘴的人。
果然咸口的就很对胃口,两碗咸口的豆腐脑下肚,他又吃了些别的小菜,和几个包子。
不似寻常的肉包和菜包,里面好像包了别的东西。
刘总管解释道,是一种新的馅料。
御膳房花样百出,为了迎合后宫妃嫔们的口味,是有专人研究新的吃食的。
所以宁子彦觉得很正常,没有多问。
一个早膳吃的众人很满足,有的喜欢原味豆浆,有的喜欢甜口的。
有的喜欢甜口豆腐脑,有的喜欢咸口的。
当然也有人口味广,不挑,啥味道都能吃。
若不是帝王还端坐在前,他们只感觉这是在自己家里用膳了。
随意的很。
帝王则是默默的观察他们的反应,见众人只顾着吃,他脸上反而多了几分笑意。
看来待中午的御膳过后,是可以同意张农官的提议了。
早膳结束,帝王直接离开,也意味着退朝。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今日还未议事,咱们是要在这等到午膳吗?”
张农官点点头:“是这意思,现在时辰还早,诸位大人若是待不住,可先去处理公务,待到御膳之前回来便可。”
怀着满肚子疑问,众人离开。
而同时御膳房发生的事情,立马传进了后宫。
妃嫔也在私底下议论着。
这陛下三天两头请这些大臣吃饭是什么意思?
有人旁敲侧击,也有人驻足观望。
帝王听说以后,直接命御膳房做同样的吃食,给各宫送去。
“豆腐宴?”
中宫皇后看着这一桌子御膳,五花八门,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
“回娘娘的话,是豆腐宴,今日陛下宴请大臣吃的也是这个,同时也让御膳房给各宫送了一桌。”
皇后若有所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干脆不想了。
“罢了,既然是陛下御赐,咱们就来尝尝。”
其他各宫娘娘也因为这个原因,吃了一顿豆腐宴。
而御膳房这边,也已经开席。
说是豆腐宴,其实除了张农官以外,包括帝王在内都没搞懂什么叫豆腐。
只知道这一桌子菜或多或少都跟豆腐有关。
美食当前,当然是填饱肚子最重要。
早上那顿饭,喝了水饱的人早就饿了。
吃了其他东西的人,这会也有点感觉饿。
御膳期间,帝王没有立下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当然也只有张农官一人侃侃而谈,其他人都是小声附和,问一些问题。
当知道这些食材都出自同一种粮食的时候,宴席间一阵沉默。
一种粮食,能做出这么多的花样,实属罕见。
宁子彦心中一动,问出了关键的东西:“这可是张大人从霍家带回来的?”
张农官洋洋得意:“宁大人猜对了,这正是霍氏种出来的新粮,名为黄豆。”
“它所生长的环境不苛刻,平原山丘皆可种植,无论春夏秋冬亦有收成,耐寒耐旱,只不过生长环境不同,产量也不同。”
“即便是冬日严寒,只需三四个月就能有收成,就比如大山村,已经在臣返京之时将这黄豆种下,霍氏说只待来年二月就能收了,预计亩产达三百斤左右。”
“它虽然比不上水稻土豆这种饱腹感极强的粮食,但对于百姓民生依旧是有很大的好处,今日这豆腐宴,若是让寻常百姓也能吃上,于家中又何不是一项进项?”
“老臣认为,这种东西的出现,于家于国都是百利无一害,再加上今年天清府种植新水稻成功,霍氏两次捐粮给朝廷,头者让百姓过了个有温饱的年,后者解决了朝廷粮食短缺的困境。”
“霍氏大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臣为霍氏请功!”
宁子彦见状,心中暗喜,机会来了,立马附和道:“微臣附议!霍氏贡献的作物,拯救了边境百姓的和将士于水火之中,微臣为霍氏请功!”
宁安王和逍遥王见状,也跟着为霍氏请功。
大臣之中唯有兵部和户部,与他们有一样的动作。
霍启君捐来的粮食有多震撼,户部尚书王大人最为清楚。
他等不及想让全国百姓都种这种将士,所以他为霍氏请功。
兵部尚书也深知将士的难处,所以难处化解的时候,他也是最有感触的,所以他也同意请功。
“启奏陛下,今日之事实在是太过突然了,微臣以为还需再次详细商议。”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霍氏虽有功,但功不至此,况且霍氏一介女流,怕是担不起陛下的龙恩!”
“微臣也认为如此,但若无嘉奖,怕是会寒了霍氏的心,不如让她家男丁接受嘉奖……”
“陛下……”
众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宁家和沈家已经跟霍启君来往很多年,关系算密切。
宁家老二加盟了霍氏的店铺,开在京城也是什么秘密。
况且店铺开业一年多的时间,霍松年一家都在京城待着,帮着让店铺走上正轨。
所以宁家和沈家都了解霍家的具体情况。
霍启君丧夫,上无公婆父母,下只有五个儿女,三个成婚,两个未婚。
长子霍松年是在京城,但若真要嘉奖,怕是他也不合适。
甚至他会拒绝这个嘉奖。
霍家以霍启君为首为尊,几个孩子都听娘的话。
思来想去,若真要给嘉奖,只有霍启君合适。
这一点,宁子彦很早就跟帝王隐晦的提过,这一次张农官请功,也是说的霍启君本人,而非他人。
有人帮帝王解决燃眉之急,给一番嘉奖自然是应该的。
可若是给不对人,那不就成了笑话了吗?
宁子彦是自己的侄儿,宁安王府一心向着自己,自然不会坑自己。
听说自己那侄女生下侄孙,也是有这霍氏的功劳。
帝王带有压迫感的声音响起:“朕以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不论男女高低,诸位爱卿以为呢?”
“陛下……”
一个持反对意见的臣子还想说什么,被旁边的人手疾眼快的捂住了嘴。
帝王讳莫如深的看了他一眼,又赞赏的看了一眼捂他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