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 第140章 朱允炆的抉择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第140章 朱允炆的抉择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

    明朝,应天府(今南京)。

    乾清宫外,雪树银花,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银装素裹。

    乾清宫里,内侍太监小心侍弄着唯一的一盆火炉,因今岁白灾肆虐,朱允炆下令削减宫中用度,即便是他也不例外。

    “你先下去吧。”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看着齐泰、黄子澄递交上来再次请求立刻削藩的折子。

    “喏。”

    内侍弓着身子,弯腰低头后退,缓缓出了乾清宫。

    原本冷清的乾清宫,这下更加显得冷清。

    “陛下。”

    方孝孺今日受诏进宫,见朱允炆眉头紧锁,便知他还在烦恼那本记载未来历史之书的事。

    “陛下可是在忧虑,燕王真的会如这本《明史》所载,将于今年七月,在北平起兵造反?”

    “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朱允炆苦笑着摇摇头,“朕忧虑又有何用?只是苦了先生,为了朕,历史上被四叔诛了十族。”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攻占南京之后,多数的文武百官见风转舵。

    唯独方孝孺拒不投降。

    姚广孝曾劝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即位需要草拟诏书,便召方孝孺进宫,方孝孺痛哭不止,朱棣劝说:“先生不要自苦,我只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成王何在?”方孝孺问。

    “他已自焚而死。”朱棣答。

    “为何不立成王之子为帝?”方孝孺又问。

    “他尚年幼,国赖长君,需要有能力的大人来治理。”

    方孝孺步步紧逼,“那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弟?”

    此时,朱棣已经很不高兴,强压怒火:“此乃朕的家事!”

    朱棣命人备好笔墨纸砚,让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高声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诏书。”

    “你就不怕被灭九族?”

    “便是诛十族又如何!”

    朱棣闻言大怒,将其投入大牢,随后诛其十族。(注:关于方孝孺被诛十族一事,历史上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确凿定论,不同史料记载不同。本小说不是真实历史,读者可自行分辨。)

    虽然距离史书记载的这件事,还有大约四年时间。

    但朱允炆却隐隐感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如果他不做出不同于历史的抉择,那么历史就会再次重演。

    “陛下!”

    方孝孺下跪,一脸严肃地拱手说道:“莫说此事尚未发生,即便未来果真如此,臣亦九死无悔。只是遗憾,未能帮助陛下达成盛世之治。”

    “先生,朕既知晓未来,就绝不会让先生陷入此种境地。更何况,比起削藩,如今朕已眼界大开,所思所虑早已超越以往。”

    朱允炆从后世得知的,可不只是大明的未来,还有所谓的全球化。

    他已经知道,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即便朱棣不造反,用宁野的话说,封建王朝到了大明,也快接近顶峰了,接下来,就是一路的下坡,直到大明被满清取代,而后,满清也难逃历史周期律。

    可这些个中内幕,方孝孺此时并不知情。

    他还以为,朱允炆是在担心朱棣果真会如史书记载的那般,起兵造反,夺了皇位。

    “陛下,何不召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黄子澄)问策?”

    此次去后世一事,朱允炆回来后,只告诉了方孝孺一个人。

    就连那本宁野帮忙彩印带回来的《明史》,在大明,当此之时,也只有朱允炆和方孝孺看过。

    方孝孺见朱允炆叹了口气并未回答,急忙说道:“陛下可是在怪罪齐黄二人误国?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太常寺卿判断有误,可以终为始来看,齐尚书的建议几无差错啊。更何况,他二人对陛下皆是忠心耿耿。”

    “朕岂会怪罪旁人。”

    朱允炆摇了摇头,拿起那本《明史》,翻到建文朝,看着上面的文字,朱允炆已不觉得刺眼,反而心中满是羞愧。

    他觉得,他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

    只是,这局棋,他的对手太强大了。

    “那陛下为何不告知他们?”

    “唉,罢了,告诉先生也无妨,朕是怕他二人看到史书,将靖难之役的失败,全部归咎于自己,羞愧难当之下,焉知不会做出轻生之举?”

    历史上,黄子澄推荐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谁知李景隆更加无能,连战连败,丧失军队辎重数十万。

    黄子澄以“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亟诛,何以谢祖宗,厉将士”,请求将李景隆正法,朱允炆没有采纳。江淮诸将连战连败,黄子澄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因此,结合历史,再听到朱允炆之言,方孝孺当下明了。

    “陛下仁心,即便明知未来,亦不忍责怪,臣叹服。”

    此时的方孝孺,觉得无论是未来还是现在,自己的选择都无比正确。

    即便朱棣真的会赢,方孝孺也决定义无反顾,支持朱允炆。

    “陛下,”方孝孺似乎想到什么,走近几步后说道,“陛下说在后世见到另一个大明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和懿文太子(朱标),不知先皇和先太子,有何指教?”

    朱允炆愣了一下,搓了搓有些冻僵的双手,神情有几分黯然。

    “皇祖父和父亲,看起来并不支持朕削藩,但是,他们也有在为朕想办法。”

    方孝孺眉头微蹙,虽然心中略感失望,但朱允炆的话倒也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若是有朱元璋的强势和朱标的班底,年轻的朱允炆哪里还需要削藩呢?

    因此,如果不能真正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即便是至亲之人,恐怕也难以理解朱允炆的处境。

    “那宁校长呢?”方孝孺不死心,“听陛下的意思,宁校长乃千古奇才,想来必有高见?”

    “嗯,宁先生确有高论。”

    朱允炆点了点头,其实,去了两次后世,除了见到了皇爷爷和爹爹,得知了历史,朱允炆也有另外两大收获。

    第一,就是开眼看了世界。

    原来,即便是疆域辽阔的大明,也不过是天下一隅而已。

    第二,便是深深学习了何为权力,以及权力的魅力。

    朱允炆此前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些,而宁野的话,无疑给了他很多启发,也让朱允炆有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想法。

    “先生,”朱允炆突然站起身,“若我想暗中北上,见一见四叔,你可愿随我同去?”

    “陛下岂能去见朱棣那个乱臣贼子?!”方孝孺惊道。

    “说什么乱臣贼子,不过是成王败寇而已。”朱允炆倒是释然很多,“我知先生这么说是出于维护朕之意,但朕既然是大明的皇帝,就该有皇帝的担当。”

    此去北平,不仅将是大明的转折,也将成为这个宇宙里,华夏的转折。

    因此,思考很久的朱允炆,心中早就有了抉择。

    炉盆里的火苗,在慢慢熄灭。

    而朱允炆内心的火焰,却在逐渐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