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 第127章 削藩?废藩?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第127章 削藩?废藩?

    没人会嫌钱多,尤其是刘据。

    经过这段时间,他那小本本早就密密麻麻记满了东西,无奈,他的工资虽然和扶苏并列古人第一,在海量的欲望面前,却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校长,钱就这么点,你可有何建议?”

    苦恼的刘据,懒得再自己琢磨了,索性把难题抛给“有问题肯定有答案”的宁野。

    “你小子,5000块钱还嫌少啊,也不怕噎着!”

    宁野笑着指了指刘据,笑着摇摇头,见大家都充满期待地看向他。

    “行吧,那我就再建议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于不同的时代,带什么粮食作物种子回去,宁野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扶苏,你所处的大秦,农业以粟、黍、稻、麦等为主,我推荐你多买点玉米种子带回去,玉米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比较适合秦朝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杂交水稻可以带一点。”

    扶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刘据呢,你的西汉,铁制农具广泛使用,水利工程不断兴建,农业技术是有很大进步的,多买点红薯吧,红薯产量高,适应性广,可在山地、沙地等多种土地上种植,而且西汉人口逐渐增多,引入红薯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

    刘据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兰陵王,北齐的农业生产已经比较发达了,但是北齐国土面积小,又经常打仗,土豆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而且土豆产量可观,可作为粮食储备,十分有利于北齐的军事和民生。”

    “长恭谢过校长,便依校长之言。”

    兰陵王拱手。

    “小昺,你们现在已经打下海南做抗元根据地了,土豆天性喜凉怕热,海南不太适合或者说要克服很多困难,红薯、玉米的话,也要面临因仓储设施简陋带来的受潮发霉、腐烂变质的问题。再说了,你们现在口粮第一,有粮才有兵,因此,建议你们以杂交水稻为主。”

    赵昺似懂非懂,不过陆秀夫、张世杰完全听懂了,当即颔首,对宁野的分析完全赞同。

    “至于钓鱼城那边……”

    宁野看向冉琎和冉璞,“不知王坚将军可有什么嘱咐?”

    “宁校长、官家,”冉氏兄弟对视一眼,最后由冉琎出来发言,“上个月我军与蒙古大军交战,已按照历史那般杀死了蒙军统帅蒙哥,现在已经在执行造反计划了。”

    “嗯,你们虽然话不多,但行动却很迅速。”

    宁野赞赏地点点头,接下来王坚他们要在南宋还存在的前提下造反,然后在川蜀大搞土地革命来招募兵员成立大宋游击队,因此,粮食很重要。

    “成都乃天府之国,向来物产丰饶,你们就每个种子带点回去,看看百姓喜欢吃什么,就多种什么,如何?哦,对了!辣椒!必须买点辣椒回去,四川火锅可是很有名的!”

    “遵命!”

    冉氏兄弟决定照宁野的话做。

    虽然大明来的三位,这次啥也带不回去。

    但宁野这一波设身处地、因时制宜地帮各朝古人分析带什么粮食作物的种子回去种植,当真是让朱元璋、朱标和朱允炆都大开眼界。

    他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个月的发薪日了。

    “当然,上面的分析只是拍脑袋,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可以先试一试,日后再慢慢改进。反正等你们工资多了还可以继续买。初期就多买点主推,其他的也都买一点带回古代尝试。”

    “谢宁校长赐教!”

    一众古人不约而同拱手言谢。

    宁野见大家都没问题,就将各自对粮食作物的采购计划提交给了系统。系统表示会安排统一采购,让大家去校门口等着,很快物资就会送货上门。

    订了货的古人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唯有朱元璋、朱标和朱允炆还留在校长办公室。

    “宁校长,”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看,我大明,咋弄啊?”

    “还请宁校长\/宁先生赐教。”

    朱标和朱允炆这对父子,当即默契地配合朱元璋的提问。

    朱元璋祖孙三人,虽然来自两个大明,但归根结底,面临的还是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未来过于强悍的朱棣,到底如何处理为好。

    朱标活着,一切都好说。

    但即便朱标没有死,而且顺利当上皇帝,他也要思考把朱棣安置在什么位置上合适。

    朱允炆,那就更不用说了,已经箭在弦上了。

    再过几个月,等朱允炆宇宙的朱棣,在北平发起“靖难之役”,那可就一切都晚了。

    得知朱允炆刚坐上皇位就迫不及待地削藩,朱标眉头皱得可高了,眉心都快拧成川字。

    “允炆,你怎么能这么对待你的叔叔呢?”

    朱标看了一眼朱元璋,生怕朱元璋暴起,又把朱允炆揍一顿。

    毕竟,来之前,朱元璋可是刚刚揍过那个还什么都没干的小朱棣的。

    “皇爷爷,爹。”

    朱允炆倒没那么懦弱,相反,他只是害怕得不到祖父和父亲的认可而已。

    他要是胆怯,又岂会削藩?

    “孩儿并不觉得削藩做错了,削藩是一定要削的,不仅仅是因为部分藩王的确目无法纪,也是为了安定国家,避免汉朝七国之乱在我大明上演。”

    “所以你就把你叔叔们往死里整?”

    朱元璋明显很不认同,他冷哼一声。

    “周王朱橚是否真有谋反之心尚且不论,齐王朱榑、代王朱桂皆乃性格残暴的暴虐之人,多行不法之事,岷王朱楩肆意妄为,咱多少也知道了。别的藩王违法乱纪也就罢了,可是,湘王朱柏做了什么?”

    “皇爷爷,孙儿……”

    朱允炆有心解释,却被朱元璋直接打断。

    “朱柏并没有任何劣迹、恶行,却被你以伪造宝钞的罪名进行削藩,最后又惊又怒,不堪受辱,举家自焚以死明志!”

    朱标先前不知道朱允炆具体怎么削藩的,现在他知道了。

    心中那是又惊讶,又惭愧,总觉得是自己——虽然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的自己——没能陪伴在朱允炆身边悉心教导,帮助朱允炆解决藩王问题,才导致朱允炆和他的藩王叔叔们水火不容。

    其实单方面说朱允炆容不下他的叔叔们也有失公允。

    即便朱允炆不削藩,他的皇位也不能确保坐得稳,毕竟明朝藩王权力很大,有自己的军队、领地以及诸多经济特权,部分藩王仍可能造反。

    “允炆,你十二叔(朱柏),比你不过大六岁而已,你们几乎一起长大,你竟连他也容不下吗?”

    “爹爹,孩儿还未……”

    “你这是削藩吗?还是在以削藩之名行废藩之实?”

    朱标很是生气,他走到朱允炆身前,挡在朱元璋身前,沉着脸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