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满身伤,小香猪赠他满身光 第137章 白王已知北消
在大祈,担任主将者,皆会管理一批暗探。
暗探潜入何处,皆由主将自行安排。
作为一线对接人,收到密信后,主将筛选信中内容。
如若事小,无需禀明皇上。
像敌国进犯这种大事,自然是需要禀的。
老皇帝将信拿到烛火上方,将宣纸一角放到烛火上烤,见暗探营独有的标志显现出来后,不再怀疑这信中内容的真实性。
他眉头紧拧,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走了几十个来回,老皇帝的脸上,露出一抹莫名的笑来。
任平康任睢父子对视一眼,垂头静静立在一旁。
他们这位皇帝,大概不是在想怎么对抗三十万大军,而是在想怎么把寮州驻军的兵权给夺回来。
确实,他们猜的没错。
老皇帝原本听到三十万大军要进犯大祈时,第一反应是:惊,第二反应是:收回北军兵权的机会来了。
他转头看向左坤,吩咐道:“去将诸位大臣都叫回来,早朝继续。”
“是。”
左坤躬身退出大殿,叫来一批丫鬟内侍,让他们去宫门口拦人。
等人都离开,左坤看着这些人的背影,眸光略微深沉了几分。
就见他并没有立马回大殿伺候老皇帝,而是几步来到自己平日里休憩的地方,快速写下一封信。
纸上寥寥几个字:“白王已知北消。”
写完,他将宣纸叠好,压在了 一盆绿植下方,然后继续回大殿伺候老皇帝。
任平康父子已经先离开。
“皇上,诸位大臣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回金銮殿了,老奴伺候您更衣。”
老皇帝点头,张开手臂。
宫女上前,为他穿龙袍。
左坤拿了龙冠,亲自为老皇帝戴上。
已经离开的众大臣又被叫了回来,实在是一头雾水。
但没有人敢有异议,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回到了金銮殿,等待皇帝到来。
这次,皇帝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等老皇帝登上龙椅,下头的大臣呼啦啦跪下一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老皇帝高坐龙椅,扫视众大臣一圈,这才解释今日重新召集大家开早朝的原因。
“诸位爱卿,朕今日得到消息,北冥国三十万大军已经前往边境,意图攻打我大祈。此事关乎国家存亡,朕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讨应对之策。”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这……之前完全没有听到一点消息呀,如此突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郭昌林看向立在一旁的任平康,微微拧眉。
这么大的事情,任平康竟然能比他先得到消息?
郭昌林的一名副将出列,义愤填膺:“陛下,北冥国狼子野心,不顾生灵涂炭挑起战争,实在罪不可赦!我等定会誓死保卫我大祈疆土。”
一武将附和:“对,陛下!我等定会誓死保卫大祈疆土,让这些蛮人有去无回!”
见他们只顾着发表豪言壮语,老誉王躬身提醒:“陛下,寮州驻军才十五万,敌军三十万,人数相差了一半。我等必须立刻集结大军前去支援,抵御北冥国的进攻。”
“不可!”
一位文臣站了出来,不太赞同这个提议。
“陛下,北冥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我们若是贸然出兵,恐怕会得不偿失。”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誉王不疾不徐问道。
“臣以为,我们应该争取和平解决,派遣使者前往边境,同北冥国将领谈判,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解决争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将士和百姓的伤亡。”
“哼!谈判?”
之前说话的那名武将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当真满脸不屑的嗤笑出声。
“北冥国既然已经出兵,又岂会轻易罢手?他们要打仗,我们舔着脸求和?你这是涨他人气势,灭自己威风!北冥国那些宵小还当我们大祈无人敢应战!”
“林副将,此言非也,不论是应战还是派人和谈,我们的初衷都是要将敌军赶走。只要能减少伤亡,让百姓得以安定,不受战争之苦,主动谈和也并非什么掉脸面的事。如若成功,那便是比打了胜战还要胜上一筹啊。”
“……”
“……”
文武百官就应战和派使者前去谈判之事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争到后面,都直接吵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首辅张继腾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为两者同步进行比较可靠。军队整装需要时间,且行军至寮州,费时较久。可先安排使者快马加鞭赶至寮州边境,一争取和谈,二可拖延时间。待大军整顿好,后一步前往边境。如若使者没有和谈成功,援军也能及时赶到支援。\"
老皇帝扫视了下头文武百官一眼,终于是开了尊口。
“那张爱卿认为,朝中谁能担任使者一职?武将将领有安排谁比较合适?”
张继腾垂首道:“陛下,论行军打仗,微臣不懂,不敢妄自举荐。但使者,臣举荐徐尚书家的嫡子徐桉和顾阁老家的嫡孙顾衡之。两人皆为青年才俊,能言善辩,才情斐然。臣认为,他们二人可担此任。”
徐尚书和顾阁老皆诧异的看向张继腾。
着实没想到自太子出事后,一直装鹌鹑的张首辅,竟然主动推荐他们两家的嫡子嫡孙担任使者。
老皇帝已经将目光看向了顾衡之和徐桉。
“顾爱卿、徐爱卿,你们二人觉得如何?可愿担任使者一职,前往寮州,与北冥敌军谈判?”
顾衡之和徐桉出列:“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我大祈的百姓出一份力。”
“好,后生可畏。”
老皇帝欣慰,谈判一事便如此定下了。
至于武将,老皇帝自己有想法。
他看向下头立在武官前列的郭昌林和任平康。
“郭爱卿,任爱卿,你们二人都是朕的得力大将,战功赫赫。现北军无得力主将领导,朕欲派你们其中一人去接管北军,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他话落,下头立着的文武百官大多垂下了脑袋。
张义群在北地屡建奇功,其领兵打仗的才能完全担得起主将一职,陛下竟说无得力主将。
这……
但想到张义群是恒国公宴左尘提拔上来的,大臣们心中明白皇帝的意思,不敢接话。
皇帝见无人回应,不由有几分恼怒,他看向郭昌林和任平康,再次发问:“你们二人谁愿意去?”
郭昌林和任平康忙躬身回应。
“臣愿意。”
“臣不愿意。”
说不愿意的是任平康,他这一回答着实让文武百官惊出了一身冷汗。
皇帝让你去打仗,你说不愿意?
所有人都看向任平康,猜测他这葫芦里是卖什么药。
暗探潜入何处,皆由主将自行安排。
作为一线对接人,收到密信后,主将筛选信中内容。
如若事小,无需禀明皇上。
像敌国进犯这种大事,自然是需要禀的。
老皇帝将信拿到烛火上方,将宣纸一角放到烛火上烤,见暗探营独有的标志显现出来后,不再怀疑这信中内容的真实性。
他眉头紧拧,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走了几十个来回,老皇帝的脸上,露出一抹莫名的笑来。
任平康任睢父子对视一眼,垂头静静立在一旁。
他们这位皇帝,大概不是在想怎么对抗三十万大军,而是在想怎么把寮州驻军的兵权给夺回来。
确实,他们猜的没错。
老皇帝原本听到三十万大军要进犯大祈时,第一反应是:惊,第二反应是:收回北军兵权的机会来了。
他转头看向左坤,吩咐道:“去将诸位大臣都叫回来,早朝继续。”
“是。”
左坤躬身退出大殿,叫来一批丫鬟内侍,让他们去宫门口拦人。
等人都离开,左坤看着这些人的背影,眸光略微深沉了几分。
就见他并没有立马回大殿伺候老皇帝,而是几步来到自己平日里休憩的地方,快速写下一封信。
纸上寥寥几个字:“白王已知北消。”
写完,他将宣纸叠好,压在了 一盆绿植下方,然后继续回大殿伺候老皇帝。
任平康父子已经先离开。
“皇上,诸位大臣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回金銮殿了,老奴伺候您更衣。”
老皇帝点头,张开手臂。
宫女上前,为他穿龙袍。
左坤拿了龙冠,亲自为老皇帝戴上。
已经离开的众大臣又被叫了回来,实在是一头雾水。
但没有人敢有异议,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回到了金銮殿,等待皇帝到来。
这次,皇帝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等老皇帝登上龙椅,下头的大臣呼啦啦跪下一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老皇帝高坐龙椅,扫视众大臣一圈,这才解释今日重新召集大家开早朝的原因。
“诸位爱卿,朕今日得到消息,北冥国三十万大军已经前往边境,意图攻打我大祈。此事关乎国家存亡,朕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讨应对之策。”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这……之前完全没有听到一点消息呀,如此突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郭昌林看向立在一旁的任平康,微微拧眉。
这么大的事情,任平康竟然能比他先得到消息?
郭昌林的一名副将出列,义愤填膺:“陛下,北冥国狼子野心,不顾生灵涂炭挑起战争,实在罪不可赦!我等定会誓死保卫我大祈疆土。”
一武将附和:“对,陛下!我等定会誓死保卫大祈疆土,让这些蛮人有去无回!”
见他们只顾着发表豪言壮语,老誉王躬身提醒:“陛下,寮州驻军才十五万,敌军三十万,人数相差了一半。我等必须立刻集结大军前去支援,抵御北冥国的进攻。”
“不可!”
一位文臣站了出来,不太赞同这个提议。
“陛下,北冥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我们若是贸然出兵,恐怕会得不偿失。”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誉王不疾不徐问道。
“臣以为,我们应该争取和平解决,派遣使者前往边境,同北冥国将领谈判,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解决争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将士和百姓的伤亡。”
“哼!谈判?”
之前说话的那名武将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当真满脸不屑的嗤笑出声。
“北冥国既然已经出兵,又岂会轻易罢手?他们要打仗,我们舔着脸求和?你这是涨他人气势,灭自己威风!北冥国那些宵小还当我们大祈无人敢应战!”
“林副将,此言非也,不论是应战还是派人和谈,我们的初衷都是要将敌军赶走。只要能减少伤亡,让百姓得以安定,不受战争之苦,主动谈和也并非什么掉脸面的事。如若成功,那便是比打了胜战还要胜上一筹啊。”
“……”
“……”
文武百官就应战和派使者前去谈判之事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争到后面,都直接吵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首辅张继腾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为两者同步进行比较可靠。军队整装需要时间,且行军至寮州,费时较久。可先安排使者快马加鞭赶至寮州边境,一争取和谈,二可拖延时间。待大军整顿好,后一步前往边境。如若使者没有和谈成功,援军也能及时赶到支援。\"
老皇帝扫视了下头文武百官一眼,终于是开了尊口。
“那张爱卿认为,朝中谁能担任使者一职?武将将领有安排谁比较合适?”
张继腾垂首道:“陛下,论行军打仗,微臣不懂,不敢妄自举荐。但使者,臣举荐徐尚书家的嫡子徐桉和顾阁老家的嫡孙顾衡之。两人皆为青年才俊,能言善辩,才情斐然。臣认为,他们二人可担此任。”
徐尚书和顾阁老皆诧异的看向张继腾。
着实没想到自太子出事后,一直装鹌鹑的张首辅,竟然主动推荐他们两家的嫡子嫡孙担任使者。
老皇帝已经将目光看向了顾衡之和徐桉。
“顾爱卿、徐爱卿,你们二人觉得如何?可愿担任使者一职,前往寮州,与北冥敌军谈判?”
顾衡之和徐桉出列:“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我大祈的百姓出一份力。”
“好,后生可畏。”
老皇帝欣慰,谈判一事便如此定下了。
至于武将,老皇帝自己有想法。
他看向下头立在武官前列的郭昌林和任平康。
“郭爱卿,任爱卿,你们二人都是朕的得力大将,战功赫赫。现北军无得力主将领导,朕欲派你们其中一人去接管北军,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他话落,下头立着的文武百官大多垂下了脑袋。
张义群在北地屡建奇功,其领兵打仗的才能完全担得起主将一职,陛下竟说无得力主将。
这……
但想到张义群是恒国公宴左尘提拔上来的,大臣们心中明白皇帝的意思,不敢接话。
皇帝见无人回应,不由有几分恼怒,他看向郭昌林和任平康,再次发问:“你们二人谁愿意去?”
郭昌林和任平康忙躬身回应。
“臣愿意。”
“臣不愿意。”
说不愿意的是任平康,他这一回答着实让文武百官惊出了一身冷汗。
皇帝让你去打仗,你说不愿意?
所有人都看向任平康,猜测他这葫芦里是卖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