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山河无舟渡 > 第150章 开万民伞

山河无舟渡 第150章 开万民伞

    大理寺卿是这次赵崇山和赵陵洲一案的主审。他在天子的首肯之下,才拿出诉书。

    “隽王赵陵洲,擅杀苏吴布政使吕楠春,按察使吴嵩……定远王赵崇山,擅杀荣王赵陵川……”

    赵陵洲低着头,听着大理寺卿在上面念着他跟赵崇山的罪名,话却没有进入耳朵,而是在想着其他事。

    “……已犯藐视司法,罪至欺君。两位王爷可有什么辩驳的。”

    大理寺卿说完之后就等着赵陵洲和赵崇山说些什么。结果两人一个视线落在百姓之中,一个低着头沉默不语。

    两人,没一个人接他茬。

    参与此次会审的官员也都面面相觑起来。

    不死心的大理寺卿提高声量道:“咳咳……两位王爷可有什么辩驳的!!”

    赵陵洲这才抬起头,他看向上座的皇帝:“父皇,儿臣与定远王无罪。既无罪,何来辩驳一说。”

    会审的官员急了:“隽王,你与定远王在苏吴斩杀苏吴官员一事乃是证据确凿……”

    赵陵洲高声截话:“确实证据确凿。吕楠春,吴嵩马有道以及荣王一行人。偷换税粮,私设矿洞,瞒而不报。

    之后还为了杀人灭口,屠杀百姓,制造地动,传染疫病,致使苏吴死伤不计其数。”

    赵崇山眼神扫过一个个想要给他们定罪的官吏:“诸位坐在这里,可有见过苏吴惨像。

    可有见过为了活命苦苦挣扎,为了让自己孩子活下去,割肉喂血之人。可见过,疫病四起之后,无药可医,只能绝望等死之像。

    可这些,在苏吴遍地都是。平州地动之时,数以万计之人被埋在之下。就连隽王,为了救一孩童,也显些葬身于那废墟之下。

    不知疾苦,却谈疾苦。不见全貌,却予罪责。

    在隽王以身为救苏吴百姓,以身试药之时,荣王却为了想要掩盖其外祖父镇国公之罪行,意在屠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慰苏吴惨死的冤魂。”

    赵崇山情真意切的话,引得在场的百姓,纷纷抹泪。他们知道乐州地动,知道苏吴起了疫病,却没想到其中竟有这么多内情!

    就连赵陵洲也讶异的看了一眼赵崇山。谁说这厮不会讲话来着。

    在场的官吏们则偷偷瞧着天子的神色。

    果然看到天子面如土色。

    事关皇家脸面,天子本就有意掩盖荣王一党在苏吴罪行。

    此次会审,他原来也没想着要让百姓观看的。实在是百姓民意太强,他在左相劝说之下,才决定公开审理此案的。

    他甚至让人去交代了大理寺卿,在审理赵陵洲和赵崇山的过程中,莫要提及荣王赵陵川所涉之案。

    没想到,居然被赵崇山当场把这层遮羞布给揭了出来

    看着下面愤怒的百姓,天子没有说话。他不能当着百姓的面,将火气撒出来。

    还是左相开了口:“一码归一码。荣王的确有错在先,但他毕竟是皇子。就算要处理,也不能越过陛下。”

    左相一开口,与左相一党的官员都有些去微愣。石左相不是支持隽王殿下么,怎么这会看起来反倒是要推隽王一把似的。

    赵陵洲没有看左相,而是看向上首道:“去靖江之时,父皇亲自授予儿臣圣令,持令可先斩后奏,代天子行责。

    当初父皇让让儿臣成立安镇司,赐下朱笔玉匾,尚方宝剑时,金口玉言,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轻重。

    恰恰不就说明父皇,在父皇心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今荣王等人触犯律法,儿臣作为安镇司总使,从职责来说,是秉公处理。作为持圣令出使的钦差来说,是依法处置。儿臣不知何罪之有。”

    说到后面赵陵洲叹气道:“仅仅是因为荣王是权贵,就可以逃脱律法之责,那大昭律法必将被践踏。

    如果父皇认为,儿臣之罪,是没有放过荣王等人。那么儿臣认罪。儿臣愿受那刑罚囹圄。以己身断世道权贵为贵之枷锁,护大昭律法之严。”

    赵陵洲说完,朝着天子跪下:“望父皇成全。”

    官吏们看着隽王如此,眼中晦涩难辨。

    “臣,愿同隽王受过。”赵崇山也对着天子说道。

    天子握紧了座椅两端把手:“老五,你这是在逼朕么?”

    赵陵洲心里想着的:原来你老还能看出来呀。还以为你老眼昏花到,啥也看不到了。

    但面上恭敬道:“儿臣不敢!!”

    于是两方就这么僵持住了,最受煎熬的要属在场的官员了。

    “草民,胡之衍,有陈情之书奏请圣听!!!”

    胡太傅被李幼娘之父一路护送过来。

    人还没有下马呢,声音就传了过来。

    胡道沅见自己祖父过来,赶紧迎了上去:“祖父。”

    胡太傅的出现,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在场官员们,都想不到这是哪一出。怎么连已经辞官的老太傅都出马了。

    “太傅,你有何陈情之书?”天子看着跪在下方的胡之衍。

    胡太傅让人把一箱箱东西搬了上来。随后还抬上来一个巨大之物,用布所盖。

    “陛下,这些都是靖江苏吴还有南洲夷族陈情血书。”胡太傅从箱子中,拿起其中一本双手呈上。

    贴身太监忙不迭下来,接过胡太傅手中的陈情书呈递给天子。

    天子打开陈情书,就看到陈情书里通篇为赵陵洲和赵崇山喊冤。最刺目的是那一个个血指印。仿佛字字泣血。

    而这样的陈情书,有十箱之多。

    胡太傅随后让人打开那巨大之物。

    众人这才发现,这是一把巨大的万民伞。要打开这把万民伞,得数十个壮汉才行。

    李幼娘之父带来的人,将万民伞慢慢展开。

    霎时间,那挂在万民伞上的布条纷纷垂下。随风飘荡的布条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万民伞一开,有冤必清。

    在场之人被这如此巨大的万民伞给震得呆若木鸡起来。

    做出这么大一柄万民伞,得多少人呀。

    赵陵洲此时看着那随风而扬的布条,却觉双目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