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76章 调兵遣将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76章 调兵遣将

    卢象升一路马不停蹄,

    风驰电掣般地向着居庸关奔去。

    狂风在他耳边呼啸,

    吹起的尘土弥漫在四周,

    但他的眼神却坚毅如炬,

    死死地盯着前方的道路,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尽快赶到居庸关,

    阻止皇太极的后金铁骑继续深入大明腹地。

    “皇太极此次卷土重来,野心勃勃,

    喜峰口一旦有失,

    居庸关便成为京城的最后一道坚实防线。

    我卢象升深受皇恩,

    肩负着万千百姓的安危,

    定当全力以赴,

    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

    也要将敌军挡在关外!”

    他双手紧紧攥着缰绳,

    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胯下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与决心,

    奋蹄狂奔,

    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一片滚滚烟尘。

    当卢象升终于抵达居庸关时,

    只见关上的士兵们正忙碌地进行着战前准备。

    有的士兵在奋力搬运巨石,

    加固城墙;

    有的在仔细检查各类防御器械,

    确保其能正常使用;

    还有的在城楼上紧张地了望远方,

    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动静。

    卢象升翻身下马,

    疾步走上城楼,

    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周围的地形。

    居庸关地势险要,

    两侧山峦高耸陡峭,

    中间的通道狭窄险峻,

    实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兵家必争之地。

    他微微点头,

    心中稍感宽慰,

    但也深知这场战斗的艰巨性,

    绝不可有丝毫的懈怠。

    “众将士听令!”

    卢象升声如洪钟,

    大声吼道,

    声音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士兵们闻声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

    迅速而整齐地排列在城楼前。

    “皇太极的大军随时可能杀到,

    我们在此严阵以待,

    守护的是大明的锦绣山河,

    是身后无数百姓的安宁生活!

    每一个垛口,

    都要安排最精锐、最勇敢的士兵值守,

    务必时刻保持警惕,

    密切关注敌军的一举一动。

    一旦发现敌军有任何风吹草动,

    立即点燃烽火,

    敲响警钟,

    不得有误!”

    卢象升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和果敢,

    他的话语犹如一道军令,

    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听将军号令!

    誓死保卫居庸关!”

    随后,他们迅速奔赴各自的岗位,

    神情专注而严肃,

    严阵以待即将到来的恶战。

    卢象升则在城楼上不停地踱步,

    不时地眺望远方,

    脑海中不停地思索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战况以及应对之策,

    他的脸上写满了凝重与决绝,

    仿佛已经置身于激烈的战场之中,

    随时准备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

    孙传庭率领着大军朝着大同镇急速前进。

    一路上,他的心情沉重而复杂,

    深知此次蒙古兵南下与皇太极遥相呼应,

    其背后必定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蒙古兵与后金勾结,

    妄图对我大明形成夹击之势,

    若不将他们在大同镇成功拦截,

    京城必将危在旦夕。

    我孙传庭身为大明的臣子,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怎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

    他眉头紧锁,

    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但同时也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抵达大同镇后,

    孙传庭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布防工作中。

    他首先派出了多支精锐的侦察小队,

    深入周边的山区和草原,

    去刺探蒙古兵的详细行踪、

    兵力分布以及作战意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只有掌握了敌人的准确情报,

    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制定出最为有效的防御策略,

    确保大同镇的安全。”

    他对侦察小队的队长们严肃地叮嘱道,

    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接着,孙传庭指挥士兵们在大同镇的四周修筑防御工事。

    他们挖掘了深深的战壕,

    在战壕的前面设置了一排排尖锐的拒马桩,

    犹如一道道尖锐的獠牙,

    阻挡着敌人的进攻。

    又在关键的位置上搭建了高耸的了望塔和坚固的箭楼,

    以便更好地观察敌军的动向和发动攻击。

    看着士兵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

    孙传庭心中暗自思忖:

    “这些防御工事虽然简陋,

    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成为阻挡蒙古兵的重要屏障。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大同镇的地形优势,

    坚守阵地,

    决不能让蒙古兵轻易突破。”

    孙传庭还亲自检查了士兵们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储备情况。

    他拿起一把锋利的长刀,

    仔细地端详着刀刃,

    然后用力挥舞了几下,

    感受着它的锋利程度和平衡性。

    “武器是我们士兵的第二生命,

    在战场上,一把好的武器往往能决定生死存亡。

    一定要确保每一件武器都锋利无比,

    每一支箭矢都充足供应!”

    他对负责后勤的军官说道,

    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同时,他不断地在士兵们中间穿梭,

    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兄弟们,

    我们身处大明的边疆,

    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和亲人。

    如今,蒙古兵妄图侵犯我们的国土,

    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

    士兵们齐声高呼,

    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和坚定的决心。

    而此次蒙古兵南下,

    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他们旨在各地烧杀抢掠,

    抢夺大明的财富和资源,

    然后与皇太极的军队会师于京师,

    妄图对大明的心脏地带给予致命一击,

    彻底颠覆大明的统治。

    但卢象升和孙传庭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

    他们决心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

    坚守各自的阵地,

    粉碎敌人的阴谋,

    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的安宁而战。

    在居庸关和大同镇,

    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士兵们严阵以待,

    时刻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生死考验,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

    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筑起一道守护大明的钢铁长城,

    抵御外敌的入侵,

    守护这片古老而又珍贵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