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98章 多尔衮的水源奇袭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98章 多尔衮的水源奇袭

    在那烽火连天、

    风云变幻的时代,

    凤凰城作为战略要地,

    被李二率领的明军顽强坚守着。

    其城墙高大厚实,

    皆由巨大的砖石砌成,

    缝隙间填满了坚固的灰浆,

    在阳光的照耀下,

    散发着冷峻而威严的气息,

    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它的坚不可摧。

    城外环绕着一条宽阔的护城河,

    河水波光粼粼,

    深不见底,

    成为了阻挡敌军进攻的天然屏障。

    城墙上,

    明军士兵们日夜巡逻,

    了望孔后是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时刻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射箭口整齐排列,

    黑洞洞的口子仿佛择人而噬的猛兽之口,

    随时准备将致命的利箭射向敌人。

    城内粮草堆积如山,

    一袋袋粮食被整齐地码放在仓库之中,

    足够支撑明军长时间的坚守;

    箭矢储备充足,

    羽箭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

    闪耀着冰冷的寒光;

    各种守城器械一应俱全,

    投石机、滚木礌石等静静地等待着发挥它们的威力。

    多尔衮率领的后金军队面对这样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

    屡次强攻都铩羽而归,

    损失惨重。

    但多尔衮并未因此而气馁,

    他深知若要破城,

    必须另辟蹊径。

    经过多日的仔细观察与缜密侦查,

    他敏锐地发现了凤凰城防御体系中一个潜在的致命弱点——水源地。

    凤凰城的水源来自城外数里处的一条溪流,

    这条溪流清澈见底,

    水流潺潺,

    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穿过这片土地,

    为城中的军民提供着生命之泉。

    溪流两岸地势较为开阔,

    没有太多的天然屏障可供隐蔽,

    周围是一片平坦的草地,

    偶尔有几棵树木稀疏地分布着。

    多尔衮意识到,

    只要切断这条溪流,

    城中的明军必将陷入无水可用的绝境,

    届时,凤凰城便可不攻自破。

    于是,多尔衮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水源地的奇袭行动。

    他挑选了一支精锐的突击队,

    这些士兵个个身手矫健、武艺高强,

    皆是从后金军队中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

    他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

    紧身的衣物贴合着他们强壮的身躯,

    便于在行动中灵活自如地穿梭。

    为了确保行动的隐秘性,

    马蹄都被裹上了厚厚的棉布,

    这样在行进过程中,

    马蹄声便会被最大限度地减弱,

    如同夜猫一般悄无声息。

    在行动前,

    多尔衮先派出了数支侦察小队,

    这些侦察兵如同敏锐的猎犬,

    深入到凤凰城周边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仔细地观察着明军的巡逻路线、换岗时间以及各个据点的兵力部署情况,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并将这些情报详细地记录下来,

    回报给多尔衮。

    经过几天几夜的侦查,

    多尔衮对明军的行动规律了如指掌,

    从而精心规划出了一条最为隐蔽、最为安全的行军路线。

    夜幕降临,

    天空中乌云密布,

    月色被完全遮蔽,

    大地陷入了一片深沉的黑暗之中,

    这正是多尔衮等待已久的绝佳时机。

    突击队在他的亲自率领下,

    如同鬼魅一般悄悄地离开了后金营地,

    向着水源地进发。

    他们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

    小心翼翼地前行,

    避开了明军的巡逻队和了望哨。

    士兵们的呼吸都被刻意放缓,

    脚步轻盈地踏在地面上,

    生怕发出一丝声响,

    惊扰了这片宁静的黑夜。

    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

    突击队终于抵达了溪流附近。

    此时,溪流在黑暗中静静地流淌着,

    发出轻微的潺潺声,

    周围一片寂静,

    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这份宁静。

    多尔衮迅速下令士兵们展开行动,

    他们从随身携带的行囊中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工具,

    开始在溪流的上游修筑堤坝。

    士兵们分成几个小组,

    有的负责挖掘沟渠,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铁锹,

    奋力地将泥土铲起,

    一锹锹地挖着,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后背,

    但他们却不敢有丝毫停歇;

    有的负责搬运土石,

    他们两人一组,

    抬着沉重的石块和装满泥土的袋子,

    脚步踉跄地走着,

    将土石堆积在堤坝的基础上;

    还有的负责夯实堤坝,

    他们用沉重的木桩和夯锤,

    一下下地砸着刚刚堆积起来的土石,

    每一下都砸得结结实实,

    确保堤坝的坚固稳定。

    在修筑堤坝的同时,

    多尔衮还不忘在周围布置防御措施。

    他命令一部分士兵在溪流两岸的草丛和树林中隐藏起来,

    这些士兵们手持强弓硬弩,

    箭头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寒光,

    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周围的动静,

    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明军。

    同时,在一些关键的位置,

    还设置了陷阱,

    陷阱中布满了尖锐的木桩和铁刺,

    一旦有人触发,

    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忙碌,

    一道简易而坚固的堤坝终于修筑完成。

    多尔衮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的光芒。

    随着堤坝的建成,

    溪流的水流逐渐被截断,

    开始改道流入旁边早已挖好的沟渠之中,

    向着远离凤凰城的方向流去。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放亮,

    晨曦的微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

    多尔衮知道,

    自己的行动即将被明军发现,

    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

    他迅速带领着突击队隐藏在周围的有利地形中,

    等待着明军的到来。

    果然,没过多久,

    城中的明军就发现了水源被截断的情况。

    李二得知消息后,

    心急如焚,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多尔衮的诡计,

    但此时城中兵力分散,

    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力量。

    无奈之下,

    李二只得派遣一支小股部队出城,

    试图夺回水源地。

    这支部队由一位勇猛的将领率领,

    他们气势汹汹地朝着水源地赶来。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死亡的陷阱。

    当明军进入溪流附近的区域时,

    多尔衮一声令下,

    隐藏在草丛和树林中的后金士兵们纷纷现身,

    万箭齐发。

    箭雨如蝗虫般射向明军,

    明军士兵们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纷纷中箭倒下。

    紧接着,后金的刀斧手们如猛虎般扑向明军,

    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战。

    明军虽然奋勇抵抗,

    但终究寡不敌众,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

    大部分士兵战死,

    只有少数人侥幸逃回城中,

    带回了水源地被重重防守的消息。

    多尔衮望着明军狼狈逃窜的背影,

    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

    凤凰城的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场针对水源地的奇袭行动,

    不仅展现了他的智谋和果敢,

    也为后金军队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关键的一局,

    让他在众多将领中再次声名远扬。

    而凤凰城的命运,

    也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写,

    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后金倾斜,

    历史的车轮在这片土地上缓缓转动,

    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辙印,

    见证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