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166章 宝山出征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166章 宝山出征

    历经漫长的三个月筹备,

    登州水师和南洋水师的战船终于如林立的巨鲸般,

    整齐地排列在登州港口,

    船帆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仿佛在奏响出征的战歌。

    港口岸边,

    士兵们身着闪亮的铠甲,

    身姿挺拔,

    队列整齐,

    个个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

    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

    威远公神色凝重地站在岸边,

    身旁是即将出征的李二、周世昌和李岩等将领。

    他逐一望向这些肩负重任的将士们,

    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海风轻轻拂动他的衣袂,

    他微微抬起手,

    示意众人安静,

    然后清了清嗓子,

    声音低沉而有力地叮嘱道:

    “诸位将军,

    此次出征日本,

    意义重大。

    我们大明如今正处多事之秋,

    急需各类资源来重振国力,

    安抚百姓。

    此番前往,

    首要之务便是抢夺资源和财物。

    日本虽弹丸之地,

    但多年来也积累了不少财富,

    这些对于我们大明而言至关重要。

    若能在抢夺资源的过程中,

    遇到合适的时机攻城掠地,

    自然是再好不过,

    但也要切记,

    不可贸然行事,

    一切当以保存我军实力为要。

    如果形势不利,

    难以实现攻城掠地的目标,

    也绝不勉强,

    切不可因小失大,

    陷入敌军的重围之中。”

    李二上前一步,

    双手抱拳,

    神色坚定地说道:“大人放心,

    我等定当牢记您的嘱托,

    不辜负大人的信任与期望。

    我军必定奋勇杀敌,

    夺取足够的资源,

    为大明的复兴贡献力量!”

    周世昌亦是满脸决然之色,

    用力地点点头:“大人所言极是,

    我等定会审时度势,

    谨慎行事。

    那日本虽有防备,

    但我大明水师也绝非等闲之辈,

    定会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厉害!”

    李岩则微微仰头,

    目光望向远方的海面,

    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战火硝烟,

    他语气沉稳地说道:“大人,

    我军将士早已摩拳擦掌,

    士气高昂。

    我们定会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既要抢夺到足够的资源,

    也要尽可能地减少我军的伤亡,

    平安归来向大人复命。”

    威远公听着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

    心中稍感宽慰,

    他再次扫视了一圈这些英勇的将领,

    语重心长地说道:“好,

    我相信你们的能力。

    但战场之上,

    瞬息万变,

    一定要互相照应,

    紧密配合。

    若遇到难以决断之事,

    务必共同商议,

    切不可意气用事。

    我在大明等待你们凯旋而归,

    愿诸君旗开得胜!”

    说罢,

    威远公郑重地向各位将领拱手行礼,

    将领们见状,

    连忙回礼,

    随后转身大步迈向战船。

    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号角声响起,

    战船缓缓驶离港口,

    向着日本的方向破浪前行。

    那一艘艘战船在海面上渐行渐远,

    逐渐化作一个个小黑点,

    最终消失在天际线处。

    而威远公则依旧站在岸边,

    久久凝视着远方,

    直到那片海域再也看不到任何战船的影子,

    他才缓缓转身,

    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期盼与对未知的忧虑,

    心中默默为出征的将士们祈祷着……

    在阳光的映照下,

    那一艘艘战船如威武的巨兽,

    缓缓驶入了顺天承明府的港口。

    船身划破水面,

    带起层层白色的浪花,

    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仿佛是在向岸边的人们宣告着它们的到来。

    此次大明出征的阵容颇为可观,

    海军共有两万人,

    他们久经训练,

    熟悉海战的各种战术与技巧,

    无论是操控战船在波涛中灵活转向,

    还是精准地操作船上的火炮、弩箭等武器,

    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这些海军将士们个个身姿矫健,

    眼神坚毅,

    身着轻便却坚固的护甲,

    在战船的甲板上迅速而有序地忙碌着,

    检查着船只的每一处细节,

    确保航行的安全与顺畅。

    陆军则有五万人之众,

    他们是从大明各地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师。

    士兵们身披厚重的铠甲,

    手持锋利的长枪、大刀等兵器,

    队列整齐划一,

    步伐沉稳有力,

    尽显威武之师的风范。

    每一位士兵都经过了长时间的严格训练,

    不仅具备出色的战斗技能,

    更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性,

    无论是在陆地战场上冲锋陷阵,

    还是坚守阵地,

    都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而朝鲜方面也派遣了三万人的海军前来支援。

    这些朝鲜海军将士同样不容小觑,

    他们熟悉东亚海域的水文地理情况,

    在海战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战术与技巧。

    他们的加入,

    无疑为大明的出征舰队增添了一份重要的力量,

    使得整个舰队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宝山早已率领一众将士等候在港口多时,

    他身姿挺拔地站在岸边,

    目光紧紧地盯着那越来越近的战船,

    眼神中透露出期待与急切。

    待战船靠岸,

    船锚抛下,

    士兵们有序下船之时,

    宝山赶忙上前迎接,

    与各位将领相互抱拳行礼,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

    便安排将士们前往早已准备好的营地休息。

    这三天里,

    营地中一片忙碌景象,

    士兵们抓紧时间养精蓄锐,

    检查武器装备,

    补充粮草物资。

    军医们也没闲着,

    在营帐间穿梭,

    为受伤或是身体不适的士兵诊治。

    而将领们则聚在一起,

    商讨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反复推演。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声响起,

    战船再次起锚,

    缓缓驶离了顺天承晋府的港口,

    向着太平洋深处破浪前行。

    战船的帆在海风的吹拂下鼓得满满的,

    带着舰队快速前进,

    那气势仿佛要将沿途的海浪都统统征服。

    与此同时,

    在日本沿海的各个隐蔽角落里,

    那些如同鬼魅般的日本探子正瞪大了眼睛,

    密切注视着大明战船的举动。

    他们乔装成渔民、商人或是普通的海边百姓,

    巧妙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

    却又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当看到大明的战船朝着江户、京都等地的方向驶去时,

    他们的心中一惊,

    深知这情报的重要性,

    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

    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

    快马加鞭地将这一信息送回了日本国内。

    消息传入日本的幕府与宫廷之中,

    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天皇听闻后,

    脸色变得煞白,

    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龙椅的扶手,

    声音颤抖地说道:“这大明果然是冲着我国的要害之地来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德川家光也是眉头紧锁,

    来回踱步,

    一边思索着应对之策,

    一边恨恨地说道:“这帮大明人,

    还真敢来啊!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与我日本一较高下了,

    不过我们也绝不能坐以待毙,

    必须得赶紧加强那些地方的防御才行。”

    于是,

    整个日本再次陷入了一片紧张的备战氛围之中,

    各地的军队加快了向江户、京都等地集结的速度,

    百姓们也被组织起来帮忙运送物资、修筑工事。

    而那遥远的海面上,

    大明的战船正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朝着日本的方向不断逼近,

    一场大战似乎已无可避免,

    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儿,

    仿佛已经提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残酷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