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71章 留守朝鲜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71章 留守朝鲜

    周世昌看到这一幕,

    立刻走了过来,

    瞪了那名士兵一眼:“不得无礼!

    对这些匠人要客气点,

    他们可都是宝贝,

    要是伤着了,谁来给我们大明效力?”

    然后,他又用不太熟练的朝鲜语对老匠人说道:“老人家,您放心,

    我们不会伤害您的。

    只要您乖乖配合,

    到了大明,会有好日子过的。”

    老匠人虽然听不懂他的话,

    但从他的语气和表情中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善意,

    犹豫了一下,

    最终还是被士兵们搀扶着上了船。

    整个码头区域被人和财物挤得水泄不通,

    几乎没有一丝可以自由穿行的空间。

    士兵们在其中艰难地穿梭忙碌着,

    他们的身影在宝箱和匠人之间来回闪现,

    却总是被拥挤的人群和堆积的物品所阻碍。

    一些士兵在搬运珠宝箱时,

    因空间过于狭窄,

    脚步踉跄,

    险些摔倒在地,

    手中的箱子也跟着剧烈摇晃,

    引得周围的人发出阵阵惊呼;

    还有的士兵在试图维持秩序时,

    被人群推搡着,

    手中的长枪也失去了平衡,

    东倒西歪,

    场面一片混乱不堪。

    岸边停靠的船只也被塞得满满当当,

    战舰高大的船身内部,

    原本宽敞的船舱如今被金银珠宝占据得几乎没有一丝空隙,

    一箱箱财宝紧密排列,

    层层堆叠,

    连甲板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箱子和匠人们携带的工具,

    甚至连船舷的边缘都堆满了小型的贵重物品,

    使得船只看起来摇摇欲坠,

    仿佛不堪重负。

    面对如此拥挤的状况,

    负责指挥的周世昌眉头紧锁,

    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最终,他无奈地做出决定:

    鉴于船只的承载能力和当前的混乱局面,

    只能先让一半士兵返回大明。

    命令下达后,

    士兵们开始有序地登船,

    那些被选中先行返回的士兵,

    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

    既有对能够暂时离开这混乱之地的庆幸,

    又有对留下来的战友的担忧。

    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上船板,

    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无数的思绪。

    而留下来的士兵们,

    则默默地注视着船只缓缓驶离港口,

    驶向大明的方向,

    他们知道,自己还要在这动荡不安的汉城继续坚守,

    等待后续的命令。

    在登州那座透着威严气息的府邸深处,

    李云的书房内静谧而庄重。

    雕花窗棂透进的缕缕阳光,

    洒在屋内摆放整齐的书籍与卷轴上,

    尘埃在光线中轻舞飞扬。

    李云身着一袭深色长袍,

    身姿笔挺地端坐在书桌前,

    他的面容冷峻,

    眼神专注地凝视着手中情报局加急送来的密信,

    信上的内容赫然是宝山攻下开城和汉城的捷报。

    此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钱思筹神色匆匆地步入书房,

    他的目光急切地在李云身上停留片刻后,

    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大人,听闻此次我军在朝鲜斩获颇丰?”

    言语间难掩内心的兴奋与期待,

    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财富在向他招手。

    李云微微抬起头,

    神色平静地看了钱思筹一眼,

    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轻轻点了点头,

    声音低沉而沉稳地说道:“嗯,情报局来报,

    宝山他们此番从朝鲜劫掠了白银七百多万两,

    黄金三万多两,

    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

    那些宝物个个精美绝伦,价值连城,

    无论是珍稀的珠宝玉器,

    还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古玩字画,

    每一件都足以让世人惊叹。”

    他的话语在寂静的书房内回荡,

    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笔财富的巨大影响力。

    钱思筹听闻此言,

    眼睛瞬间睁大,

    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

    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与贪婪。

    “这可真是太好了!大人,

    有了这笔财富,

    我们的实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日后行事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啊!”

    他一边兴奋地说着,

    一边不由自主地搓着双手,

    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脑海中已经开始憧憬着这些财富将为他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和广阔前景,

    心中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李云放下手中的密信,

    缓缓站起身来,

    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窗前。

    他双手背在身后,

    静静地凝视着窗外庭院中那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

    眼神深邃而悠远,

    仿佛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布局和谋划。

    片刻之后,他转过身来,

    神色坚定地对钱思筹说道:“此次宝山确实立下了赫赫战功,

    我这就写信对他的行动予以表扬和嘉奖。

    他不仅作战勇猛无畏,

    指挥才能也颇为出色,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攻下开城和汉城,

    并获取如此丰厚的战利品,

    实在是难能可贵。”

    李云一边说着,

    一边再次回到书桌前,

    拿起毛笔,饱蘸墨汁,

    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在信中,李云对宝山此次的英勇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言辞恳切地称赞他为大明的荣耀浴血奋战,

    为他们的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同时,他也明确地部署了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宝山,你继续留在汉城,

    务必用心经营朝鲜南端。

    此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未来我们要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

    使其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和新的根基。

    此外,还要着手安排迁移大明子民前往定居,

    让我们的势力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蓬勃发展。

    你需小心谨慎,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

    务必确保每一步计划都能顺利实施,万无一失。”

    李云的笔触刚劲有力,

    每一个字都写得工整而严谨,

    仿佛在书写着一份决定命运走向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