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117章 顺天承明府!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117章 顺天承明府!

    顺天承运启鸿疆,

    浩渺云帆向远航。

    剑指南瀛威远志,

    笔书青史赋华章。

    山川万里皆明土,

    华夏千秋续辉煌。

    承继炎黄威德在,

    明辉熠熠耀东方。

    府堂高筑根基固,

    展翼鲲鹏任翱翔。

    威远筹谋声名着,

    仪范千秋意气扬!

    威远公在书房中。

    周围静谧得只剩下他轻微的呼吸声。

    和手指摩挲纸张的沙沙声。

    他的目光犹如锐利的鹰隼。

    紧紧盯着宝山呈递上来的折子。

    上面那几个为朝鲜南部精心拟定的名字。

    仿佛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未来命运。

    当视线落在“顺天承明府”这几个字时。

    他的眼神微微一亮。

    像是在黑暗中寻得了一丝曙光。

    心中暗自思忖:

    此名既能巧妙地彰显我大明对这片土地无可争议的主宰权。

    让世人皆知其为大明之所属。

    又能潜移默化地在当地百姓心中种下归属大明的种子。

    使其从心底认同这一身份。

    想到此处。

    他微微点头。

    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满意神情。

    旋即唤来亲信。

    神色凝重且不容置疑地吩咐道:

    “速去告知宝山。

    这朝鲜南部的名字暂且就定为‘顺天承明府’。

    现今这天下局势。

    恰似汹涌波涛下的暗潮涌动。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此时若贸然立国。

    无疑是在这险滩之上行船。

    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

    唯有待局势彻底平稳下来。

    如同风平浪静的港湾。

    那时再行立国之举。

    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亲信得令后。

    匆匆退出书房。

    威远公则缓缓靠向椅背。

    双目紧闭。

    然而他的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久久无法平静。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朝鲜周边的形势图。

    那北方的后金势力。

    宛如一只潜伏在暗处的饿狼。

    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对朝鲜南部这片肥沃的土地垂涎欲滴。

    时刻在寻觅着能够一举突破的破绽。

    妄图将其据为己有。

    而朝鲜国内的李倧。

    表面上对大明的指令唯命是从。

    那副恭敬温顺的模样。

    就像一只乖巧的绵羊。

    但威远公深知。

    此人绝非善类。

    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犹如深海中的暗礁。

    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之下。

    让人难以捉摸。

    “李倧啊李倧。

    你这点小心思又怎能逃过我的法眼。”

    威远公的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眼中透射出犀利而冷峻的光芒。

    心中暗自警惕。

    “如今他虽看似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

    然而一旦他的子嗣长大成人。

    继承了那皇位。

    难保不会心生异念。

    妄图摆脱我大明的掌控。

    这对于我们精心谋划的立国大业而言。

    无疑是一颗深埋的定时炸弹。

    随时都可能将我们的心血毁于一旦。”

    远在朝鲜的宫殿之中。

    李倧正独自坐在那冰冷坚硬的王座之上。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当他听闻大明要用“顺天承明府”来管理朝鲜南部时。

    一股愤怒的火焰瞬间在他的胸膛中熊熊燃烧起来。

    双手不由自主地紧握成拳。

    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仿佛要将这无尽的屈辱和不甘都揉进掌心之中。

    他的双眼圆睁。

    死死地盯着前方。

    眼神中燃烧着愤怒与无奈交织的火焰。

    心中暗自咆哮:

    “大明实在是欺人太甚!

    这朝鲜本是我李氏的江山。

    如今却要遭受这般折辱。

    被冠上这莫名其妙的名号。”

    然而。

    理智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

    死死地按住了他即将爆发的情绪。

    他深知。

    以朝鲜目前的实力。

    与大明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只会让国家陷入更深的灾难之中。

    想到此处。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那紧握的双拳也缓缓松开。

    但眼中的不甘却如影随形。

    挥之不去。

    “父王。

    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这艰难的局面?”

    李淏匆匆走进宫殿。

    看到父亲那阴沉的脸色。

    心中不禁一紧。

    满脸忧愁地问道。

    李倧缓缓转过头。

    看着自己的儿子。

    眼中满是慈爱与忧虑。

    他轻轻叹了口气。

    仿佛将心中所有的无奈都随着这一声叹息释放出来。

    然后站起身。

    缓缓走到儿子身边。

    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语重心长地说道:

    “儿啊。

    如今我们唯有韬光养晦。

    隐藏锋芒。

    对大明表现出加倍的恭顺。

    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已经彻底臣服。

    从而放松对我们的警惕。

    在这期间。

    我们要暗中积蓄力量。

    精心培植自己的心腹势力。

    以待来日。

    但切记。

    行事务必谨慎小心。

    切不可有丝毫的莽撞冲动。

    否则一旦被大明察觉。

    必将招来灭顶之灾。”

    李淏紧咬下唇。

    眼中闪烁着不甘与坚毅的光芒。

    用力地点了点头:

    “孩儿定当全力以赴。

    刻苦磨砺自己。

    孩儿坚信。

    有朝一日。

    必能使朝鲜摆脱这受人辖制的屈辱局面。

    恢复我李氏王朝的昔日荣光。”

    而在“顺天承明府”。

    宝山接到威远公的指令后。

    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使命感。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大明对这片土地的期望。

    以及众多移民和当地百姓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仿佛在向这片土地宣誓。

    一定要将其建设成繁荣昌盛的乐土。

    他迅速展开行动。

    有条不紊地调派人手。

    强化对这片土地的管理与建设。

    众多大明官员和士兵井然有序地入驻。

    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城镇的大街小巷。

    维持着当地的秩序。

    同时积极推动着各项事务的发展。

    宝山亲自深入到百姓中间。

    鼓励大明移民与当地百姓携手共进。

    共同开垦荒地。

    他看着那一片片荒芜的土地在百姓们勤劳的双手下逐渐变得肥沃。

    心中满是欣慰。

    仿佛看到了这片土地未来丰收的景象。

    在热闹的集市上。

    宝山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心中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

    他知道。

    商业的繁荣是这片土地发展的重要标志。

    于是他积极鼓励商家们拓展生意。

    引进更多的商品和技术。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中的学堂里。

    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读书声。

    那是孩子们在认真研习汉语和大明文化知识。

    宝山每次路过学堂。

    都会驻足倾听一会儿。

    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

    这些孩子是这片土地的未来和希望。

    只有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才能为这片土地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兵工厂内。

    炉火熊熊燃烧。

    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毅。

    他们精心打造着一件件锋利的兵器和先进的火器。

    每一次锤击都仿佛在为这片土地的安全筑牢一道坚实的防线。

    宝山时常来到兵工厂。

    亲自检查兵器的质量。

    对工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赞赏和鼓励。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于这片土地的重要性。

    造船司中。

    一艘艘坚固的船只逐渐成型。

    如同沉睡的巨兽即将苏醒。

    宝山望着这些船只。

    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知道。

    这些船只将为海上贸易往来和交通出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进一步加强这片土地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

    “顺天承明府”在宝山的悉心治理下愈发繁荣兴盛。

    百姓们的生活日趋安稳。

    对这个新称呼也渐渐认可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