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124章 李自成的大明新征程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124章 李自成的大明新征程

    次日清晨。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房的地上。

    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李云端坐于书桌之后。

    等待着李自成的到来。

    不多时。

    李自成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进书房。

    他的脸上虽努力保持着镇定。

    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不自在。

    见到李云。

    他犹豫了一下。

    随即双膝跪地。

    施展出臣下之礼。

    口中说道:

    “罪臣李自成,拜见大人。”

    这是他第一次以臣子的身份行礼。

    动作略显生硬。

    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多年来身为一方首领的骄傲与不羁。

    此刻在这庄重的礼仪面前。

    不得不暂时收敛起来。

    李云微微欠身。

    抬手示意李自成起身。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

    “李将军不必如此拘礼。

    从今往后。

    你我便是同僚。

    共同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效力。”

    他顿了顿。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凌厉与果断。

    继续说道:

    “如今。

    大明多年的两大害已去其一。

    只剩下在湖广一带负隅顽抗的张献忠。

    此人狡诈凶狠。

    其势力在当地盘根错节。

    为祸不浅。

    若不早日将其剿灭。

    必成大明心腹之患。”

    李自成静静地听着。

    心中明白这是李云对他的一次考验。

    也是他在大明阵营中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微微抬起头。

    目光坚定地看向李云。

    说道:

    “大人放心。

    末将愿领命前往湖广围剿张献忠。

    张献忠虽有几分能耐。

    但末将也并非泛泛之辈。

    定当竭尽全力。

    不负大人所托。”

    李云微微点头。

    满意地看着李自成。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李将军有此决心。

    甚好。

    不过。

    张献忠手下有一员悍将李定国。

    此人勇猛善战且颇具谋略。

    若能将其收服。

    为我大明所用。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至于张献忠的其他部众。

    皆是些乌合之众。

    一概不留。

    以绝后患。”

    李自成心中一凛。

    他深知李定国的威名。

    此人绝非轻易可收服之辈。

    但他也明白这是李云给他的一个特殊任务。

    若能完成。

    不仅能在大明军中树立威望。

    也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资源。

    他毫不犹豫地拱手应道:

    “大人所言。

    末将铭记于心。

    末将定会想尽办法收服李定国。

    若有违此令。

    甘愿受罚。”

    李云站起身来。

    走到李自成身边。

    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语重心长地说:

    “李将军。

    我相信你的能力。

    此次出征。

    我给予你充分的自主权。

    以后遇事不必一一向我汇报。

    你可自行决断。

    我大明的目标不止于国内的平定。

    更要剑指蒙兀儿斯坦和蒙古等地。

    拓展我大明的疆土。

    只要你能在西边打下大明以外的疆土。

    那些土地皆归你所有。

    届时。

    我定会向崇祯皇帝进言。

    封你为王。

    让你名垂青史。

    成就一番不世之功业。”

    李自成听闻此言。

    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多年来的壮志未酬之感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新的出口。

    他单膝跪地。

    双手抱拳。

    声音洪亮地说道:

    “多谢大人信任!

    末将定当肝脑涂地。

    为大明开疆拓土。

    不辜负大人的厚爱与期许。”

    李云看着李自成。

    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

    “好!

    你且回去准备。

    所需的粮草、兵器和兵力。

    我会尽快安排妥当。

    待你凯旋而归。

    我必当为你摆酒庆功。”

    李自成起身告辞。

    走出书房后。

    他深吸一口气。

    抬头望着天空。

    心中暗暗发誓。

    一定要在这场新的征程中闯出一片天地。

    让世人看看。

    他李自成不仅能在乱世中崛起。

    也能在大明的旗帜下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而此时的李云。

    望着李自成离去的背影。

    心中也在思索着未来的局势发展。

    他知道。

    这场针对张献忠的战争。

    不仅关系到大明的安危。

    也关系到李自成在大明的未来走向。

    更关系到整个大明能否在这乱世中重新崛起。

    恢复昔日的荣光。

    他相信。

    自己的决策没有错。

    李自成将会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刃。

    斩断大明前进道路上的荆棘。

    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在京城那威严庄重的威远公府内。

    李云与李岩相对而坐。

    李云的脸上带着几分欣慰与期许。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岩。

    缓缓开口道:

    “李岩先生。

    我久闻你才高八斗。

    智谋过人。

    如今这乱世之中。

    大明正需你这样的贤才相助。

    我诚心留你在这威远公府。

    担任幕僚参赞军事民生之事。

    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李岩微微欠身。

    拱手答道:

    “承蒙威远公厚爱。

    岩愿效犬马之劳。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

    岩虽不才。

    但也愿为这江山社稷出一份绵薄之力。

    只望能助公一臂之力。

    保我大明之安康。”

    李云闻言。

    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有先生这句话。

    我便放心了。

    如今事务繁杂。

    有先生在旁协助。

    我相信必能事半功倍。”

    自李岩留在威远公府后。

    李云顿感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李岩凭借着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谋略。

    在军事谋划上常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使得军队的调度和作战计划更加合理高效。

    在民生事务方面。

    他也能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

    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如兴修水利、减免赋税、鼓励农桑等。

    让百姓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赢得了民心。

    也为大明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然而。

    崇祯皇帝在得知李云留下李岩并委以重任这件事后。

    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一方面对李云的做法感到有些不满。

    觉得李云此举有擅权之嫌。

    但另一方面。

    他也明白李岩的才能确实可为大明所用。

    为了显示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和存在感。

    他当机立断。

    下旨封李自成西北大将军之职。

    并昭告各地。

    当这道圣旨传入各地时。

    整个局势都为之震动。

    远在湖广的张献忠听闻此消息后。

    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心中暗忖:

    “这李自成投降了大明。

    竟还得了如此高位。

    这可如何是好?”

    他深知李自成的厉害。

    如今又有了大明的支持和封号。

    实力必将大增。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张献忠的营地内。

    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的谋士们纷纷围拢过来。

    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对策。

    “大王。

    这李自成如今得了势。

    定会全力来围剿我们。

    我们得早做打算啊!”

    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

    “哼!怕他作甚?

    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大不了跟他拼个鱼死网破!”

    一位武将挥舞着拳头。

    满脸不服气地叫嚷着。

    张献忠紧皱眉头。

    沉默良久。

    然后猛地一拍桌子。

    大声说道:

    “都别吵了!

    从即日起。

    加强戒备。

    广派探子。

    密切关注李自成的动向。

    同时。

    我们也要扩充兵力。

    筹备粮草。

    准备应对李自成的进攻。

    我就不信。

    他能轻易将我张献忠拿下!”

    而此时的李自成。

    在接到崇祯的圣旨后。

    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明白。

    这既是崇祯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暗暗发誓。

    一定要不负所望。

    在西北之地建立功勋。

    为自己和手下的将士们谋一个光明的未来。

    也为大明的稳定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