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294章 思明军事学院上课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294章 思明军事学院上课

    正在议事厅中与众人商讨南洋局势的李云,听闻下人来报:“公爷,思明学校校长派人来,急请您过去给军事学院的学士上课!”

    他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每月定期前往思明学校授课,是他始终坚守的重要事务。

    尽管此刻南洋局势如乱麻般缠绕心头,可面对这些承载着大明军事未来希望的学子,他丝毫没有犹豫。

    “南洋之事,咱们稍后再议。”

    李云迅速整理思绪,向李岩等人叮嘱道,“你们按刚才讨论的,抓紧去筹备相关事宜。”

    说罢,大步迈出议事厅。

    府外,马车早已备好。

    李云登上车,催促车夫快马加鞭赶往思明学校。

    一路上,车轮滚滚,他却在车内不断思索着如何将南洋的严峻形势,与今日要讲授的现代战术知识巧妙融合,让这些年轻学子能深刻理解其重要性。

    不多时,马车稳稳停在思明学校门口。

    校工早已候在一旁,引领着李云快步朝军事学院讲堂走去。

    沿途,学子们纷纷投来崇敬目光,恭敬行礼,他微微颔首回应。

    踏入讲堂,“起立!恭迎公爷!”

    满座学士整齐划一的声音响彻厅堂。

    李云面带微笑,示意众人落座,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朝气与求知欲的面庞,心中满是欣慰。

    “同学们,”

    李云走上讲台,目光炯炯,“今日咱们的课程,要与当下南洋的紧张局势紧密相连。”

    此言一出,学子们立刻来了精神,纷纷挺直腰杆,专注聆听。

    “大家都知道,南洋如今已被诸多西洋列强瓜分。”

    李云神色凝重,详细阐述着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国在南洋的势力范围与恶行,“他们凭借先进的武器与战术,肆意掠夺资源,残害百姓。

    而我们要想扞卫正义,守护大明的未来,就必须掌握更为精妙的战术与先进武器的运用。”

    紧接着,李云开始深入讲解现代战术的应用。

    “在战场上,火炮协同作战至关重要。”

    他拿起一支教鞭,指着黑板上绘制的简易战场图,“火炮并非单独发挥作用,不同口径、射程的火炮,需依据战场形势,精准布置。

    比如在攻坚战中,重型火炮负责摧毁敌方坚固工事,而轻型火炮则用于压制敌方火力点,掩护我方步兵冲锋。

    各火炮之间,要保持紧密配合,依据信号统一开火,形成强大的火力网。”

    学子们聚精会神,有的在本子上飞速记录,有的目不转睛盯着黑板,小声讨论着。

    “再说说燧发枪与转轮手枪。”

    李云拿起燧发枪模型,向大家展示,“燧发枪相比传统火绳枪,点火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强。

    在战场上,士兵们要熟练掌握装填、瞄准、击发的流程。

    而且,当多排士兵呈梯队排列,交替射击时,便能持续输出火力,让敌方难以近身。”

    随后,他又拿起转轮手枪,“转轮手枪则更为灵活,适合近战与骑兵使用。

    在近距离遭遇战中,能迅速连续射击,出其不意地制敌。

    但使用时要注意控制节奏,合理利用有限的子弹。”

    讲至此处,李云话锋一转:“同学们,这些先进武器与战术,是我们在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

    但大家要明白,南洋的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

    西洋列强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在南洋经营多年,防御工事坚固,海军实力也不容小觑。

    我们在运用这些战术和武器时,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应变。”

    讲堂内气氛热烈,学子们纷纷举手提问。

    有的询问在海战中如何精准运用火炮打击敌方战舰,有的探讨燧发枪在潮湿环境下的使用技巧。

    李云耐心解答,与学子们展开深入讨论。

    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国情怀与使命感在年轻一代心中的传递。

    李云深知,这些学子未来或许将奔赴南洋战场,肩负起扞卫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的重任。

    而他此刻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讲解,都可能在他们心中种下胜利的种子。

    授课结束,讲堂内掌声雷动。

    李云面带微笑,向热情的学子们挥手致意。

    随后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中,缓缓步下讲台。

    此时,军事学院院长手捧一叠厚厚的文件。

    快步朝着李云走来,在距离李云几步之遥时,院长停下脚步。

    微微欠身,恭敬说道:“公爷,您的授课真是精彩绝伦,学子们都受益匪浅。”

    接着,他将手中的文件递上,“这是这一期学子的成绩榜!此届学子总计 620 名,这份榜单详细记录了前 620 名学子的综合成绩!”

    李云接过成绩单,目光快速扫过。

    微微点头,语气沉稳有力:“辛苦了。此次成绩整体看来如何?”

    院长挺直腰杆,认真汇报:“回公爷,此次成绩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成绩优异者对您所传授的战术与武器运用知识领悟极深,实践考核中表现出色。但也有部分学子,在理解和文化识字方面稍显吃力。”

    李云思索片刻,说道:“学习本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成绩优异的,要着重培养,为大明储备栋梁之才。对于成绩欠佳的,也不能放弃,安排专人辅导。对了,前三十名每人赏 10 两,以资鼓励。”

    “是,公爷考虑周全,卑职定会妥善安排。” 院长连忙应下。

    李云专注地翻看着榜单,当翻到最后,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出声问道:“这最后几十名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站在一旁的军事学院教官见状,急忙上前一步。

    恭敬地回复:“公爷,您有所不知,这些都是您特别关照招进来的无父无母的孤儿。他们虽学习刻苦,但由于基础薄弱,文化课比较差,所以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成绩暂时不太理想。”

    李云听闻,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