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48章 火炮威力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48章 火炮威力

    李云突然开口道 。

    “各位觉得新买的战船的火炮应该要配备多少?”

    说话间 ,他眉头微皱 。

    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

    双手背于身后 ,来回踱步 。

    似乎在思索着不同火炮配备数量所带来的利弊 。

    宋应星手抚胡须 。

    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 。

    上前一步说道 :“将军 ,依我之见 。

    此战船规模宏大 ,若是配备五十门火炮较为妥当 。

    可其中三十门为千斤重的重型火炮 。

    用于远程攻击 ,其威力巨大 。

    可在远距离对敌军战船造成重创 。

    另外二十门则为轻型火炮 。

    用于近距离防御和灵活打击 。

    如此搭配 ,既能保证火力的覆盖范围 。

    又不会影响船只的稳定性 。”

    宋应星一边说着 。

    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不同火炮的摆放位置和攻击范围 。

    钱思筹听后 ,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

    随即也开口道 :“宋先生所言极是 。

    不过我认为还可根据战船的具体用途和作战场景稍作调整 。

    若此战船主要用于远洋作战 。

    面对敌方大型舰队时 。

    重型火炮的数量可适当增加至三十五门 。

    以增强远程打击能力 。

    毕竟在广阔的海域上 ,远距离的火力压制至关重要 。

    而若是多用于近海防御或遭遇小规模敌军时 。

    轻型火炮的数量可增加至二十五门 。

    这样在近距离的交战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

    钱思筹双手交叠于胸前 。

    目光坚定地看着李云 。

    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

    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

    一位将领站出来 ,抱拳道 :“将军 ,末将以为 。

    火炮数量并非越多越好 。

    还需考虑战船的承载能力和火炮的操作空间 。

    若配备过多火炮 ,可能会导致战船过于沉重 。

    影响航行速度和机动性 。

    且在作战时 ,过多的火炮也需要更多的士兵来操作 。

    这对船上的人员调配也是一个挑战 。

    因此 ,我建议火炮数量应控制在四十门左右 。

    其中重型火炮二十五门 ,轻型火炮十五门 。

    这样既能保证战船的综合作战能力 。

    又能兼顾其他方面的因素 。”

    另一位将领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将军 。

    从战术层面考虑 ,我们还需根据敌军战船的火炮配备情况来做出相应调整 。

    若敌军战船火炮数量较多且威力较大 。

    我们则需增加重型火炮的数量 。

    以增强我方的火力对抗能力 。

    若敌军战船侧重于机动性和灵活性 。

    我们则应适当增加轻型火炮的数量 。

    以便在近距离的追逐和躲避中占据优势 。

    所以 ,具体的火炮配备数量还需根据实际作战情况灵活决定 。”

    这位将领一边说着 。

    一边用手在桌上的地图上指点着 。

    模拟着不同的作战场景 。

    李云认真地听着各位将领的意见 。

    时而微微点头 。

    时而陷入沉思 。

    待众人说完后 。

    他停下踱步 。

    站定在议事厅中央 。

    缓缓说道 :“各位的意见都有其道理 。

    我们需综合考虑战船的各项性能 、作战用途以及敌军的情况来确定火炮的配备数量 。

    此事不可仓促决定 。

    还需进一步商讨和研究 。

    制定出最为合适的方案 。”

    李云身姿挺拔地伫立在战船指挥舱内 。

    海风透过舷窗吹拂着他的衣袂 。

    他紧锁眉头 。

    目光深沉地凝视着远方的海面 。

    良久 ,缓缓转身 。

    面向齐聚一堂的众将领与谋士 。

    面色凝重地开口道 :“诸位 。

    我们如今所倚重的火炮 。

    在过往的海战中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为我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争得了不少先机 。

    然而 ,随着海战形势的日益复杂和激烈 。

    其弊端也愈发明显 。

    在这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上 。

    火炮的杀伤力显得颇为有限 。

    即便炮弹成功命中敌船 。

    往往也只是造成局部的破损 。

    难以给予敌方战船以致命的打击 。

    使其丧失战斗力 。

    而且 ,火炮的射程不足更是一大掣肘 。

    在远距离交锋时 。

    我们的炮弹常常无法触及敌船 。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方在安全距离外肆意攻击 。

    而我们却鞭长莫及 。

    再者 ,火炮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 。

    射击精度难以保证 。

    炮弹的落点往往偏离目标 。

    这使得我们的攻击效率大打折扣 。

    在接下来我们筹备的海上征伐朝鲜的重大军事行动中 。

    如此状况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隐患 。

    所以 ,今日召集大家 。

    我想听听各位的见解 。

    对于这一困境 ,你们可有什么良策 ?

    是否存在能够替代火炮 ,或者可以有效弥补其缺陷的新型武器 ?”

    宋应星轻抚着胡须 。

    眼神专注地看着舱内悬挂的海战图 。

    上面标记着历次海战中火炮的有效射程和杀伤范围 。

    沉思片刻后 。

    他微微抬起头 。

    神色凝重地说道 :“将军 。

    依在下之拙见 。

    从武器的发展脉络来看 。

    当现有武器遭遇瓶颈时 。

    我们需要另辟蹊径 。

    探寻新的技术路径和物理原理 。

    就当下火炮的问题而言 。

    我们目前使用的火炮大多为传统的前装滑膛式 。

    其火药燃烧效率低下 。

    导致炮弹的初速度受限 。

    进而影响射程和杀伤力 。

    或许 ,我们可以尝试研发后膛装填式火炮 。

    这种设计能够显着提高火炮的射速 。

    并且通过优化炮膛内部结构 。

    使火药燃气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

    从而提升炮弹的初速度 。

    进而增加射程和杀伤力 。

    同时 ,对于炮弹的改进也不容忽视 。

    采用新型的炮弹材质 。

    如质地更坚硬 、密度更大的金属 。

    能够增强炮弹的穿透力 。

    或者设计带有特殊引信和装药结构的炮弹 。

    例如采用延时引信 。

    使炮弹在穿透敌船船身之后再爆炸 。

    从内部造成更大的破坏 。

    以此提升杀伤效果 。”

    钱思筹双手交叠在胸前 。

    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

    接着补充道 :“宋先生所言甚是 。

    此外 ,我听闻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尝试利用新的能量转换原理来研制武器 。

    例如 ,有一种利用压缩空气储能 。

    然后瞬间释放推动弹丸发射的设想 。

    据说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推力 。

    使弹丸获得极高的速度和较远的射程 。

    而且在精度控制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

    我们不妨派遣一些精通机械制造和物理原理的工匠 。

    前往西方学习交流 。

    深入探究这种技术的可行性 。

    再者 ,对于火药的改良也至关重要 。

    若能研制出一种燃烧更加充分 、产生能量更高且稳定性更好的火药配方 。

    无论是对现有火炮的性能提升 。

    还是对新型武器的研发 。

    都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