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89章 新兵出征!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89章 新兵出征!

    第二日清晨。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威远伯府的庭院之中。

    李云神色凝重地召见了宋应星、情报局以及军事学院管理层的众人。

    议事厅内气氛压抑。

    众人皆知江啸生死未卜。

    这如同一片阴霾笼罩在众人的心头。

    李云坐在主位之上。

    目光扫过众人。

    缓缓开口道:“如今江啸总兵生死不明。

    前线局势愈发紧张。

    但新兵训练任务即将完成。

    这批生力军急需一位得力的将领统帅。

    方可发挥最大作用。

    此次挥师北上。

    责任重大。

    必须要有个信得过且能力出众的人前往。

    此外。

    为了培养人才。

    还要带上三十个学子团作为参赞。

    让他们在实战中历练一番。

    也好发掘出我大明的栋梁之材。”

    军事学院院长微微躬身。

    上前一步说道:“大人。

    我院有一名叫薛岳的学生。

    在各项考核中均名列前茅。

    无论是军事理论的研习。

    还是实战演练的表现。

    都较为出色。

    是个可造之材。”

    李云听闻。

    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立刻说道:“好。

    你去安排一下。

    让他来见我。

    我要亲自考察他的谋略与胆识。

    看看他是否真有担此重任的能力。”

    不多时。

    薛岳大步走进议事厅。

    只见他身材魁梧高大。

    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透着山东大汉特有的豪迈之气。

    一下子就引起了李云的注意。

    在李云的询问下。

    薛岳不卑不亢。

    将自己对于军事谋略的见解以及应对各种战场情况的临场指挥之法娓娓道来。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

    分析透彻。

    虽未曾真正经历过大规模的实战。

    但从其言谈之中。

    不难看出他平日里的刻苦钻研与深厚积累。

    李云听着薛岳的讲述。

    不时微微点头。

    心中暗自思忖:“此子虽还未有实战经验。

    但假以时日。

    必成大器。

    眼下形势紧迫。

    也唯有让他放手一搏了。”

    考察结束后。

    李云神色严肃地叮嘱道:“薛岳。

    此次出征。

    不求你能立下赫赫战功。

    只求你能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保存我大明军队的有生力量是首要任务。

    切不可贸然行事。

    明白吗?”

    薛岳听闻。

    嘴角上扬。

    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问道:“大人。

    此番出征。

    能喝酒吗?”

    李云先是一愣。

    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微微皱眉后又舒展开来。

    说道:“只要你能打胜仗。

    干什么都可以。

    但记住。

    莫要因酒误事!”

    薛岳嘿嘿一笑。

    拍着胸脯保证道:“大人放心。

    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保证完成任务!”

    而这时。

    一名士兵匆匆入厅。

    他身着大明的制式军装。

    铠甲上的鳞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

    脚步急促而又稳重。

    行礼之后。

    神色紧张地禀报:“府外有一个十岁小孩带着一群仆从求见威远公。”

    李云坐在雕花檀木椅上。

    手中正拿着一份军事地图。

    听闻此言。

    手指微微一顿。

    心中暗忖:“这么快就来了吗?陛下这是对我寄予了厚望啊。

    可这战场凶险万分。

    太子殿下年仅十岁。

    这既是信任。

    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啊。”

    原来。

    前几次李云收到崇祯的书信。

    信笺上的字迹刚劲有力。

    措辞间满是对战场的向往与无奈。

    崇祯表示。

    自己看着威远公麾下的各位将军连战连捷。

    读着那一份份奏报。

    仿佛能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

    只觉热血沸腾。

    恨不能亲自上阵杀敌。

    只可惜身为帝王。

    身负江山社稷。

    困于紫禁城这四方天地之中。

    无法亲身体验那金戈铁马的豪情。

    故而。

    崇祯打算让年仅十岁的太子朱慈烺跟着李云学习军事谋略与实战之道。

    期望太子能在这乱世之中历练成长。

    日后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

    李云略作思索后。

    挥挥手。

    示意士兵将人带进来。

    不一会儿。

    只见一个身着华服的小男孩昂首阔步地走进厅来。

    这孩子便是朱慈烺。

    他面容稚嫩。

    皮肤白皙如玉。

    双眸犹如璀璨星辰。

    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尽管身形尚显单薄。

    但举止间却有着与生俱来的皇家气度。

    一头乌发整齐地束在头顶。

    用一顶精致的金冠固定。

    身着绣有龙纹的锦袍。

    腰间束着一条白玉腰带。

    玉佩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动。

    发出清脆的声响。

    朱慈烺此刻心中既有着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兴奋。

    又有着对离开皇宫熟悉环境的不安。

    他想起父皇临行前的嘱托。

    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表现。

    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可毕竟还是个孩子。

    面对这陌生的一切。

    小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衣角。

    李云凝视着他。

    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与期许。

    和声询问道:“太子殿下。

    此次前来。

    想必您也知晓陛下的心意。

    如今前线战事吃紧。

    我欲安排您去新兵营跟随出征。

    您可愿意?”

    朱慈烺微微仰头。

    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

    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父皇既已将我托付于威远公。

    儿臣自当一切听威远公安排。”

    其实他心中也有些害怕。

    但一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

    便将恐惧压了下去。

    李云见他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气度。

    心中颇为赞赏。

    点点头说道:“既如此。

    从即日起。

    您便化名中兴。

    随军事学院的参赞团一起北上。

    但此行艰险。

    还望太子殿下务必听从指挥。

    不可任性妄为。”

    朱慈烺拱手行礼。

    动作虽显稚嫩但却有模有样。

    应道:“中兴明白。

    定不辜负威远公与父皇的期望。”

    李云随即招来一名亲卫。

    这亲卫身形高大魁梧。

    满脸的坚毅之色。

    是李云的得力手下。

    李云低声嘱咐他:“你去安排人好生照料太子。

    务必保证太子的安全与周全。

    不得有丝毫差错。”

    亲卫领命而去。

    李云又转向参赞团的几位负责人。

    这些人皆是饱学之士。

    身着儒衫。

    眼神中透着睿智之光。

    李云神色凝重地叮嘱道:“此次带着太子出征。

    责任重于泰山。

    你们要暗中保护好太子的安全。

    不可让太子陷入任何危险之中。

    同时。

    也要让太子在这过程中真正学到东西。

    明白吗?”

    众人纷纷点头应是。

    他们心中清楚此次任务的艰巨性。

    既担心太子的安危。

    又深知这对太子成长的重要性。

    在众人的忙碌准备中。

    北上的出征事宜逐渐筹备就绪。

    兵器碰撞声、马蹄声、士兵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一场关乎大明命运的征程即将拉开帷幕。

    而朱慈烺站在庭院之中。

    望着忙碌的众人。

    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旅程的好奇。

    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小小的身影在这宏大的出征场景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仿佛一个即将踏上冒险之旅的少年英雄。

    而他的命运也将在这战火纷飞中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