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269章 同化蒙古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269章 同化蒙古

    第二日清晨。

    暖煦朝阳穿透雕花窗棂。

    在威远公府会客厅的地面上。

    勾勒出一片片光影。

    李云身着一袭玄色长袍。

    袍角绣着精致的金线云纹。

    端坐在主位上。

    他身姿笔挺,面容冷峻。

    双眸深邃有神,宛如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

    隐隐散发着上位者的威严。

    “嘎吱 ——”

    随着一声轻响。

    会客厅的门被缓缓推开。

    江啸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进来。

    他身形高大魁梧。

    一袭劲装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

    彰显着常年在草原征战的剽悍。

    刚踏入厅内。

    他脚步一顿。

    随即挺直腰杆。

    双手抱拳,俯身行了个大礼。

    朗声道:“威远公,江啸前来拜见。”

    李云微微颔首。

    脸上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那笑意如同春日暖阳。

    瞬间驱散了几分屋内的严肃氛围。

    他抬手轻轻一挥。

    温和说道:“江啸啊,不必多礼,快坐下吧。”

    江啸直起身子。

    眼中闪过一抹感激。

    恭敬地应了声 “是”。

    这才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

    他微微前倾。

    脊背却挺得笔直。

    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

    目光始终专注地落在李云身上。

    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与好奇。

    此时,他心中暗自揣摩:“威远公特意召见我。

    想必是有重要之事相商。”

    李云轻咳一声。

    双手背在身后。

    缓缓站起身来。

    踱步至窗边。

    他凝视着窗外的景色。

    若有所思。

    片刻后,猛地转过身。

    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江啸。

    一字一顿地说道:“江啸,经过这几日的深思熟虑。

    我有一个重要的决定。”

    江啸闻言。

    眉头微微一皱。

    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他下意识地坐直身体。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疑惑。

    心中暗自思忖:“究竟是什么决定。

    竟让威远公如此慎重?”

    “我打算让你回到蒙古。”

    李云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

    江啸听到这话。

    眼睛瞬间瞪大。

    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微微张开嘴。

    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却又一时语塞。

    过了好一会儿。

    他才结结巴巴地说道:“威…… 威远公。

    您…… 您这是何意?”

    李云微微眯起眼睛。

    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神色。

    再次开口:“未来,蒙古要全部纳入大明版图。

    设立总督府。而你,将出任蒙古总督。

    统领一应事务。”

    江啸震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满脸的惊愕与激动交织在一起。

    他双手微微颤抖。

    嘴唇蠕动了几下。

    才磕磕绊绊地说:“威远公,如此重任。

    江啸…… 江啸何德何能。

    恐怕难以胜任啊!”

    李云走上前。

    轻轻拍了拍江啸的肩膀。

    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江啸,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你在蒙古多年,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

    又深得哈达部的拥戴。

    由你去治理蒙古,再合适不过。”

    江啸深吸一口气。

    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威远公,您的信任。

    江啸感激不尽。只是蒙古部落众多,情况复杂。

    想要彻底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恐怕并非易事。”

    李云微微点头。

    神色凝重地说:“我自然明白其中的艰难。

    所以,对于剩余的部落。

    若他们愿意归降。

    不仅可以保留原有的汗位。

    还能得到大明的庇护和赏赐。

    但若是不愿意。

    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格杀勿论!”

    说这话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江啸咬了咬牙。

    神色坚定地点点头:“江啸明白。

    对待那些冥顽不灵的部落。

    确实不能心慈手软。”

    李云接着说道:“日后,在蒙古要大力设立学校。

    让蒙古的孩子们学习汉语。

    研习儒家思想。”

    江啸微微皱眉。

    面露疑惑之色:“威远公,为何要让他们学习儒家思想呢?”

    李云微微一笑。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睿智:“儒家思想,讲究仁、义、礼、智、信。

    能教化人心,让百姓懂得忠君爱国、遵纪守法。

    一旦蒙古百姓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

    便会从心底认同大明的统治。

    这对于巩固我们在蒙古的统治至关重要。”

    江啸恍然大悟。

    不禁对李云的深谋远虑深感钦佩:“威远公高见。

    江啸佩服。只是推行儒家思想。

    恐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李云自信地一笑:“时间和精力,我们都可以慢慢投入。

    只要方向正确,终有一天能看到成效。”

    “除此之外,还要互通市场。

    让蒙古百姓过上农耕生活。”

    李云继续说道。

    “蒙古百姓长期以游牧为生,生活漂泊不定。

    若能让他们过上农耕生活。

    不仅可以稳定民生。

    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江啸思索片刻。

    说道:“威远公所言极是。

    但蒙古的土地和气候条件。

    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

    推行农耕。

    恐怕需要先解决诸多技术难题。”

    李云点头表示赞同:“这个你不用担心。

    我会安排朝廷的农学家和工匠前往蒙古。

    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我还准备迁徙 100 万汉人过去。”

    李云目光坚定,语气沉稳。

    “汉人带去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

    能加快蒙古的发展与融合。”

    江啸瞪大双眼。

    满脸惊讶:“100 万?

    这可是个庞大的数字。

    威远公,迁徙途中的安全、安置问题。

    都得慎重考虑。”

    李云神色从容。

    微微点头:“这我早有打算。

    迁徙会分批次进行。

    由军队沿途护送。

    到了蒙古,会提前规划好定居点。

    分配土地。”

    江啸眉头紧皱。

    忧心忡忡:“可突然涌入这么多汉人。

    蒙古部落会怎么想?

    他们会不会觉得受到威胁。

    从而引发冲突?”

    李云双手背后。

    在厅内踱步:“所以,这就需要你提前做好安抚工作。

    告知蒙古各部落,汉人是来促进发展、互帮互助的。

    而且,你作为总督。

    要公平公正地处理汉蒙之间的事务。”

    江啸沉思片刻。

    缓缓说道:“威远公,开放汉蒙婚姻。

    会不会也受这次大规模迁徙影响?”

    李云停下脚步。

    目光如炬:“这正是契机。

    汉蒙百姓朝夕相处。

    通婚的机会自然增多。

    你要引导双方相互尊重习俗。

    让婚姻成为融合的纽带。”

    江啸咬了咬牙。

    神色坚定:“威远公放心。

    江啸定当全力周旋。

    确保汉蒙和睦。

    只是招募蒙古骑兵。

    有这么多汉人涌入。

    他们会不会心生顾虑。

    不愿加入大明军队?”

    李云目光深邃。

    微微一笑:“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待遇从优,立功有赏。

    且保证他们在军队中的地位与汉人平等。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踊跃参军。”

    江啸深吸一口气。

    再次抱拳行礼:“威远公,您的这些决策。

    高瞻远瞩,江啸定当竭尽全力。

    不负您的期望!”

    李云满意地笑了:“好,有你这句话。

    我就放心了。

    你回去好好准备。

    不日便启程返回蒙古。

    我会安排一支精锐的护卫队。

    护送你安全抵达。”

    江啸感激地说道:“多谢威远公的关怀和支持。

    江啸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罢,江啸再次行礼。

    然后转身。

    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会客厅。

    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决心要将李云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