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319章 万大军前往新疆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319章 万大军前往新疆

    凛冽寒风呼啸着席卷黑龙江畔。

    营帐内烛火摇曳。

    黄光义正俯身查看行军地图。

    眉头微蹙。

    思考着下一步的练兵计划。

    忽然。

    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是卫兵的高声通报:

    “将军,加急军令到!”

    黄光义猛地抬起头。

    眼中闪过一丝精锐的光芒。

    大步上前掀开帐帘。

    只见一名信使浑身尘土。

    神色焦急。

    双手呈上一封盖着鲜红印章的加急文书。

    黄光义迅速接过。

    展开阅读。

    随着目光的移动。

    他的表情愈发凝重。

    “传令下去,”

    黄光义声音洪亮,斩钉截铁。

    “一万精锐骑兵,即刻整顿装备,准备出发!

    半个时辰后,务必在营地外集结完毕!”

    营地里瞬间沸腾起来。

    士兵们如训练有素的机器。

    迅速行动。

    马厩里。

    战马嘶鸣。

    士兵们熟练地为它们披上鞍具,检查马蹄。

    兵器库中。

    长刀、长枪被一一取出。

    擦拭得寒光闪烁。

    短短半个时辰。

    一万骑兵已在营地外整齐列队。

    盔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与此同时。

    远在贝加尔湖附近的草原上。

    薛岳正跨坐在一匹高大的蒙古战马上。

    亲自指导着蒙古骑兵进行骑射训练。

    广袤无垠的草原上。

    骑兵们如疾风般奔驰。

    弯弓搭箭。

    箭无虚发。

    “忠勇侯,有紧急军令!”

    一名信使快马加鞭赶来。

    大声呼喊。

    薛岳勒住缰绳。

    接过军令。

    快速浏览后。

    眼神中透露出兴奋与坚定。

    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

    高声宣布:

    “弟兄们,威远公有令,咱们三万精锐蒙古骑兵,即刻收拾行装,前往新疆与大军会合!

    此次任务艰巨,咱们务必全力以赴!”

    将领们纷纷领命。

    各回各部传达命令。

    一时间。

    草原上尘土飞扬。

    骑兵们迅速收拾好营帐、兵器和粮草。

    翻身上马。

    三万骑兵很快集结完毕。

    薛岳骑在马上。

    扫视着眼前这支气势恢宏的队伍。

    心中豪情万丈。

    就在这时。

    李二和江啸骑马赶来。

    李二神色凝重地对薛岳说:

    “你去吧,贝加尔湖这边的战事我们来负责攻略。”

    薛岳微微点头。

    抱拳回应:

    “是得,二位放心,我定不会让威远公失望!”

    说罢。

    他猛地扬起马鞭。

    高呼:

    “出发!”

    三万骑兵如汹涌的潮水。

    朝着新疆方向奔腾而去。

    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而在登州府。

    两万大军早已在城门前整装待发。

    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

    士兵们身着崭新的铠甲。

    手持锋利的兵器。

    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

    随着一声令下。

    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

    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征程。

    在朝廷中枢。

    接到李云的命令后。

    兵部官员们立刻忙碌起来。

    一道道调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山西大同。

    孙传庭接到军令后。

    没有丝毫耽搁。

    迅速点齐五万大军。

    备好充足的粮草辎重。

    城门缓缓打开。

    五万大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

    从大同城鱼贯而出。

    队伍绵延数里。

    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他们日夜兼程。

    向着新疆奔赴而去。

    只为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大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大明的广袤版图上。

    局势如暴风骤雨般严峻。

    新疆的战火熊熊燃烧。

    催生出一场波澜壮阔的军事行动。

    登州府、黑龙江、大同、顺天承明府倾巢而出。

    数万大军如汹涌洪流。

    向着西北边陲奔涌。

    支援陷入苦战的李自成部。

    登州府城门大开。

    两万将士铠甲锃亮。

    长枪如林。

    军旗烈烈作响。

    一声令下。

    整齐的脚步声踏出坚定的节奏。

    大军踏上西进的漫漫长路。

    而登州府火器局内。

    热火朝天。

    工人们汗流浃背。

    将一箱箱弹药、武器迅速搬出。

    巨大的红衣大炮。

    精巧的开花炮。

    整齐的手榴弹。

    依次被抬上特制船只。

    迎着长江汹涌的逆流。

    奋力驶向四川成都府。

    黑龙江边。

    寒风呼啸。

    黄光义的一万精锐骑兵严阵以待。

    战马嘶鸣。

    刨动着雪地。

    骑兵们身着厚重皮甲。

    腰间长刀寒光闪烁。

    背负硬弓。

    眼神坚毅。

    号令声起。

    万马奔腾。

    铁蹄扬起漫天风雪。

    如黑色狂飙。

    直扑遥远的新疆。

    大同城。

    城门缓缓开启。

    发出沉闷声响。

    孙传庭亲率五万大军。

    步兵方阵步伐整齐。

    每一步都震撼大地。

    骑兵于两翼护卫。

    威风凛凛。

    粮草辎重车连绵数里。

    浩浩荡荡向西进发。

    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顺天承明府。

    军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动。

    轻装疾行。

    借着月光在寂静道路上飞奔。

    向着战火纷飞的新疆日夜兼程。

    这日。

    登州府的议事厅里。

    气氛凝重压抑。

    李岩双眉紧皱。

    起身拱手。

    向众人说道:

    “诸位。

    登州距新疆太过遥远。

    战线拉得这般长。

    粮草补给和兵力调度都极为艰难。

    长此以往。

    绝非良策。”

    他暗自心想。

    威远公李云哪儿都好。

    可为何如此执着于战争。

    这般巨大的消耗。

    大明的国力恐怕会不堪重负。

    李云神色平静。

    目光坚定。

    望向远方缓缓说道:

    “李岩。

    你的顾虑有理。

    但倘若此刻不战。

    难道要把这战火与危机留给后世子孙?

    我如今能做的。

    就是拼尽全力。

    为大明续上百年国运。

    将周边强敌连根拔起。”

    此时。

    李岩再度抱拳,补充道:

    “如今登州火器局即便连夜加工,也无法满足需求。

    属下建议,在先在开封府和武汉府设立火器局。

    开封府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能辐射北方战线。

    武汉府扼守长江中游,水路运输发达,利于支援南方进军线路。

    如此一来,可以减少长途运输带来的时间损耗。

    人力损耗也能大幅降低。

    两地可迅速组织工匠,调配资源,投入火器生产。

    为前线源源不断提供武器支持。”

    一位将领起身附和:

    “李岩所言极是。

    当下新疆战事紧急。

    支援刻不容缓。

    但李岩将军提出的补给与战线问题。

    也切中要害。

    依末将之见。

    我们可在行军途中。

    选择合适的据点。

    建立稳固的补给站。

    确保大军粮草无忧。

    稳步推进。”

    另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发言:

    “不错。

    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加强情报收集。

    了解敌军动向。

    灵活调整行军路线与作战策略。

    避免陷入被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各抒己见。

    最终达成共识。

    一场关乎大明未来命运的军事行动。

    在争议与共识中。

    继续坚定地向着远方推进。

    大军们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

    迎着未知的挑战。

    踏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