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61:分家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 第474章 这么能忽悠人
热门推荐:
废柴趣妻
重生七零:冷面首长娇宠小辣妻
要我当妾?新婚当日改嫁摄政王
天降男主对我又撩又宠!
武学太内卷,一不小心速通高武
全家嘲讽我装死,得知真相悔疯了!
星辰大道
我只想混宗门补助,可她们非要拜我为师!
叁点壹肆
说到这里他想了一下继续说道。
“省里领导不也说了嘛,这地方搞得好,值得推广。我们哥俩就是想先体验一把,回头好回去宣传宣传。”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连李秋生都忍不住挑了挑眉,心想:这大哥啥时候嘴皮子这么利索了?
居然这么能忽悠人呢?
守门的大爷一愣,明显被这话唬住了,互相瞅了一眼。
其中一个皱着眉,语气稍微软了点。
“打猎?那也不是随便谁都能玩的,得提前预约,交押金!再说,今天真不行,里头全是领导,谁敢放你们进去?”
李东生笑得更深了,往前凑了半步,压低声音。
“大爷,咱实话实说,押金好说,多少我都掏得起。至于领导……”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点狡黠。
“您也知道,领导忙归忙,总得有人先探探路,对吧?”
“我们哥俩就是干这个的,进去转一圈,回来跟领导汇报汇报情况,省得他们白跑。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话半真半假,带着点暗示的味道,偏偏又让人挑不出毛病。
守门的大爷被说得有点动摇,挠了挠头,正要开口,远处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谁在那儿嚷嚷?”
一个粗哑的嗓门从林子深处传来,带着几分不耐烦。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绿色夹克的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腰间还别着把猎刀,气势汹汹。
李东生心头一紧,暗道不好。
这人一看就是农场里管事儿的,八成不好对付。
他赶紧拉了拉李秋生的袖子,低声嘱咐:“待会儿听我的。”
中年男人走到近前,上下打量了兄弟俩一眼。
“你们谁啊?在这儿磨叽啥?不知道今儿不让外人进?”
李东生刚要开口解释,男人却摆摆手,压根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算了,无非就是想进来看的!这地方是你们随便来的?赶紧离开吧!”
这话说得毫不留情,李秋生气得脸都涨红了,刚想顶一句,却被李东生一把按住。
他强压下火气,脸上挤出笑:“这位大哥,别误会,我们就是想来瞧瞧,没别的意思。您看……”
话没说完,中年男人冷笑一声,伸手推了李东生一把:“少废话!再不走,信不信我叫人把你们扔出去?”
李东生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心头火气蹭蹭往上冒。
他攥紧拳头,正要发作,身后却传来一声清脆的喊声:“住手!谁让你这么对客人的?”
众人一愣,齐刷刷转头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的年轻女人从林子里快步走来,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头装满了刚摘的野菜。
她瞪了中年男人一眼,语气里满是责怪:“张叔,你又吓唬人!这都第几个了?”
李东生愣在原地,目光落在女人身上,心头莫名一跳。
这女人是谁?
年轻女人走近时,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
她将竹篮放在一旁,略显不满地扫了张叔一眼,语气里加重了几分质问意味。
“张叔,省里早就说了,我们农场是给全省做示范的,哪有把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再说,这俩人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举动,不是好声好量的商量呢,你又何必摆出这样一副脸色?”
张叔皱了皱眉,显然想反驳,却在女人凌厉的目光下败下阵来,嘴里嘀嘀咕咕。
“松溪丫头,不是我不讲道理,今天场里头全是领导,这地方要是出了点什么事,谁担得起责任?”
女人,也就是李松溪,听后只是冷哼了一声,语气并不客气。
“领导来考察是好事,但堵得死死的,还指望他们真能学到东西?”
“推广模式,宣传理念,这些要不是通过实践展现出来,纸上谈兵有什么用?”
李东生心头震动,听到女人的名字时心中瞬间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绪——敬意,震惊,还有若隐若现的钦佩。
他记得,这农场的名字正是以“松溪”为名,而这个镇也叫做松溪镇难道有什么关联?
在看眼前这个姑娘,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
不管农场的名字跟这个镇的名字如何,就说她年纪轻轻却已经成为农场的负责人这件事。
这种魄力,这种胆识,别说是这年代,就是搁在自己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也十分难得。
李秋生虽表面看似冷静,但眼神中的微微震动显而易见。
他自负了半辈子,可见到李松溪这般果断的处事方式,心里多少有些不服,却又不得不佩服。
他低声嘀咕了一句:“没想到一个女人能搞得这么厉害。”
李松溪注意到了他的话,却并未动怒。
她突然换上一副微笑,转而看向兄弟二人。
“两位,既然来了这里,不妨告诉我,你们想参观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打猎,还是有其他什么打算?”
李东生愣了一下,却迅速反应过来。
他心知这或许是最后一个机会,于是故作坦然地回答。
“松溪姑娘说得对,我们确实是奔着学习来的。这农场的经营模式很新颖。”
“我们哥俩正考虑着筹备一个合作社,想着能不能从这里取取经,为自己也为周围的乡亲谋点好出路。”
李松溪微微一怔,眼里闪过一丝思索。
她低头沉吟片刻,忽然抬头说道:“既然是为了合作社的事,倒不妨进来看看。”
她转向张叔,“你也别说其他的了。”
“农场推广模式的义务,是省里领导特意交代过的。这几位既然是来学习的,我们没理由拒绝。”
张叔听到这里,脸色有些难看了。
他张了张嘴,却终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低声嘟哝了一句:“你说了算。”
李东生顿时心生感激,连忙说道。
“多谢松溪姑娘!我们真的只是想学些东西,不会占你们太多时间。”
随后兄弟二人跟在李松溪后面,迈入农场的大门。
一路上,李东生发现农场的布局异常有序别致,青灰色的打猎小棚掩映在农场外围的绿色林木间。
“省里领导不也说了嘛,这地方搞得好,值得推广。我们哥俩就是想先体验一把,回头好回去宣传宣传。”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连李秋生都忍不住挑了挑眉,心想:这大哥啥时候嘴皮子这么利索了?
居然这么能忽悠人呢?
守门的大爷一愣,明显被这话唬住了,互相瞅了一眼。
其中一个皱着眉,语气稍微软了点。
“打猎?那也不是随便谁都能玩的,得提前预约,交押金!再说,今天真不行,里头全是领导,谁敢放你们进去?”
李东生笑得更深了,往前凑了半步,压低声音。
“大爷,咱实话实说,押金好说,多少我都掏得起。至于领导……”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点狡黠。
“您也知道,领导忙归忙,总得有人先探探路,对吧?”
“我们哥俩就是干这个的,进去转一圈,回来跟领导汇报汇报情况,省得他们白跑。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话半真半假,带着点暗示的味道,偏偏又让人挑不出毛病。
守门的大爷被说得有点动摇,挠了挠头,正要开口,远处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谁在那儿嚷嚷?”
一个粗哑的嗓门从林子深处传来,带着几分不耐烦。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绿色夹克的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腰间还别着把猎刀,气势汹汹。
李东生心头一紧,暗道不好。
这人一看就是农场里管事儿的,八成不好对付。
他赶紧拉了拉李秋生的袖子,低声嘱咐:“待会儿听我的。”
中年男人走到近前,上下打量了兄弟俩一眼。
“你们谁啊?在这儿磨叽啥?不知道今儿不让外人进?”
李东生刚要开口解释,男人却摆摆手,压根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算了,无非就是想进来看的!这地方是你们随便来的?赶紧离开吧!”
这话说得毫不留情,李秋生气得脸都涨红了,刚想顶一句,却被李东生一把按住。
他强压下火气,脸上挤出笑:“这位大哥,别误会,我们就是想来瞧瞧,没别的意思。您看……”
话没说完,中年男人冷笑一声,伸手推了李东生一把:“少废话!再不走,信不信我叫人把你们扔出去?”
李东生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心头火气蹭蹭往上冒。
他攥紧拳头,正要发作,身后却传来一声清脆的喊声:“住手!谁让你这么对客人的?”
众人一愣,齐刷刷转头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的年轻女人从林子里快步走来,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头装满了刚摘的野菜。
她瞪了中年男人一眼,语气里满是责怪:“张叔,你又吓唬人!这都第几个了?”
李东生愣在原地,目光落在女人身上,心头莫名一跳。
这女人是谁?
年轻女人走近时,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
她将竹篮放在一旁,略显不满地扫了张叔一眼,语气里加重了几分质问意味。
“张叔,省里早就说了,我们农场是给全省做示范的,哪有把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再说,这俩人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举动,不是好声好量的商量呢,你又何必摆出这样一副脸色?”
张叔皱了皱眉,显然想反驳,却在女人凌厉的目光下败下阵来,嘴里嘀嘀咕咕。
“松溪丫头,不是我不讲道理,今天场里头全是领导,这地方要是出了点什么事,谁担得起责任?”
女人,也就是李松溪,听后只是冷哼了一声,语气并不客气。
“领导来考察是好事,但堵得死死的,还指望他们真能学到东西?”
“推广模式,宣传理念,这些要不是通过实践展现出来,纸上谈兵有什么用?”
李东生心头震动,听到女人的名字时心中瞬间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绪——敬意,震惊,还有若隐若现的钦佩。
他记得,这农场的名字正是以“松溪”为名,而这个镇也叫做松溪镇难道有什么关联?
在看眼前这个姑娘,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
不管农场的名字跟这个镇的名字如何,就说她年纪轻轻却已经成为农场的负责人这件事。
这种魄力,这种胆识,别说是这年代,就是搁在自己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也十分难得。
李秋生虽表面看似冷静,但眼神中的微微震动显而易见。
他自负了半辈子,可见到李松溪这般果断的处事方式,心里多少有些不服,却又不得不佩服。
他低声嘀咕了一句:“没想到一个女人能搞得这么厉害。”
李松溪注意到了他的话,却并未动怒。
她突然换上一副微笑,转而看向兄弟二人。
“两位,既然来了这里,不妨告诉我,你们想参观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打猎,还是有其他什么打算?”
李东生愣了一下,却迅速反应过来。
他心知这或许是最后一个机会,于是故作坦然地回答。
“松溪姑娘说得对,我们确实是奔着学习来的。这农场的经营模式很新颖。”
“我们哥俩正考虑着筹备一个合作社,想着能不能从这里取取经,为自己也为周围的乡亲谋点好出路。”
李松溪微微一怔,眼里闪过一丝思索。
她低头沉吟片刻,忽然抬头说道:“既然是为了合作社的事,倒不妨进来看看。”
她转向张叔,“你也别说其他的了。”
“农场推广模式的义务,是省里领导特意交代过的。这几位既然是来学习的,我们没理由拒绝。”
张叔听到这里,脸色有些难看了。
他张了张嘴,却终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低声嘟哝了一句:“你说了算。”
李东生顿时心生感激,连忙说道。
“多谢松溪姑娘!我们真的只是想学些东西,不会占你们太多时间。”
随后兄弟二人跟在李松溪后面,迈入农场的大门。
一路上,李东生发现农场的布局异常有序别致,青灰色的打猎小棚掩映在农场外围的绿色林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