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 第259章 活下去的动力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第259章 活下去的动力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一块刚插秧不久的稻田里,楚东良两口子戴着草帽,正在挥汗如雨地拔草。

    距离上百米,楚思雨就认出了他们,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了下来!

    ……

    李卫民并不是冒险,敢来,就是有把握。

    之前让张海山帮忙打听楚思雨爹娘的情况,已经有了结果。

    两口子过得还不错,和农场的人一起干活,除了不能随便外出之外,几乎没受什么虐待。

    农场干活的可不是只有下放干部,职工才是主力军。

    其实,下放的人大致情况都差不多,把人往死里整的事情,当然是有,但不是大多数。

    之所以有些人挺不住,一是心理上接受不了,二就是身体太弱,干不了农活。

    楚思雨的爹娘岁数不大,满打满算今年也才四十出头,加上从小在农村长大,下放之后很快就适应了农场的生活。

    五一农场的下放干部,大部分都是新城或者新原本地的,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

    上级有要求的时候,就拉出来批一顿,如果要求不严,也没人天天整活!

    张海山不但打听了楚东良两口子的情况,还在李卫民的提醒下,偷偷找人打听了一下上头的政策。

    李卫民听到的居然不是谣言,真的有地方正在陆续平反!

    这条消息,险些没把张海山炸死。

    下放干部要平反,要恢复工作,那他们这些没有下放的干部怎么办?

    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都是有数的,那些下放干部要回来,自己这些正在位置上的干部不就得腾位置吗?

    张海山惊讶地发现,那些善于专营的投机者,似乎已经嗅到了什么风声,正在上蹿下跳跑关系。

    既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张海山哪里还能坐得住。

    本来以为正主任退休,自己可以顺利接班。

    现在不行了,一旦下放干部恢复工作,自己别说更进一步,能保住现在的位置就不错了!

    想想也是,老子特么都下放了,你还坐在位置上吃香喝辣,不干你干谁?

    张海山很是烦恼,很可能那些下放干部大规模返城之时,就是自己这些没有下放的干部下台之日!

    于是,张海山最近非常忙。

    一是打听具体政策,二就是找同盟,不能轻易认输啊!

    可惜,张海山没有把这些东西告诉李卫民。

    如果他找李卫民商量,李卫民一定会淡定地告诉他,没事,回家睡吧。

    当然,不是绝对没事,是大概率没事。

    毕竟张海山不是那种喜欢整人的投机者,被清算的概率并不大。

    五一农场这些新城辖区里的农场,对下放干部并不是多么苛刻,有吃有喝,一般也不会挨打,除了不太自由,生活似乎还不错。

    就算下放干部恢复了工作,应该也不会把张海山这种没有收拾过他们的人往死里整。

    何况,有李卫民的提醒,张海山已经在积极准备了。

    比如悄悄给楚东良两口子送东西。

    借口很好找,就说是他们女儿的同学拜托的,并没有说是自己惦记老领导之类。

    张海山不傻,更不认为楚东良比自己傻。

    看望老领导?

    这两年都干什么了?

    早不来,晚不来,自己快平反了,你来了,这不是摆明了图谋不轨吗?

    或许现在楚东良不知道,还会感激张海山。

    可是,等平反的那一天,楚东良就会明白过来,那就把人得罪死了!

    用求托的名义就不一样了,是你女儿的同学求我帮忙的,并不是我溜须拍马!

    没办法,谁让自己得到消息的时间比较晚呢,要是早半年知道,就不是这种处理方式了!

    除了给楚东良两口子送东西之外,张海山还打听清楚了,现在农场管理比较松,即便是下放干部,也允许家人探望。

    张海山聪明,农场的干部也不傻,谁还不会看点风向?

    听说有些地区的农场,已经有下放干部回家了,自己还梗着脖子较什么真。

    真要是把人得罪狠了,一旦这些下放干部恢复了工作,自己还当个毛的农场领导。

    于是,李卫民就来了。

    非常顺利。

    带着楚思雨,提着大包小包,根本就没人问,更没人检查!

    这一下,李卫民更加确定,楚思雨的老爹很可能最近就能回家。

    能不能马上恢复工作不好说,最起码不用再呆在农场干活。

    ……

    楚东良两口子晒得很黑。

    天天在田里干活,风吹日晒,哪里还有两年前的细皮嫩肉,怎么看都是两个中年农民。

    即便这样,楚思雨还是一眼就把他们认了出来。

    如果不是害怕惹麻烦,非冲过去扑进爹娘怀里大哭一场不可!

    “爸,妈……”

    刚一开口,楚思雨就哽咽了,什么都说不出来。

    看见是日思夜想的宝贵女儿,楚东良两口子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思……思雨,是……是你吗?”

    两口子不怕干活,就是想女儿。

    下放的时候,女儿高中还没有毕业。

    一想到从小娇生惯养的女儿,两口子就心痛如绞,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

    当然,这些还不是两口子最担心的,最担心的甚至想都不敢想。

    说句不好听的,离开了父母地照顾,一个尚未成年的小丫头,还能不能活下来,完全就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楚东良哪怕再想闺女,也不敢在老婆面前提起,生怕媳妇坚持不住。

    即便这样,楚思雨的老妈也是经常在夜里流泪。

    两口子天天盼着有女儿的消息,又害怕听到女儿的消息。

    在他们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对女儿的牵挂,才是他们坚持活下去的动力!

    楚东良两口子根本就不敢想象,如果有朝一日,得知女儿不在了,自己还有没有勇气继续活下去!

    老天保佑。

    前几天,两口子收到了一个大大的包裹。

    送包裹的人告诉他们,东西是他们女儿的同学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