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 > 第325章 兵临城下

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 第325章 兵临城下

    百济君主沉思片刻后,命令道:“传令下去,将各地城池的兵力全部调回都城,全力防御!”

    他打算把所有部队撤回首都,集中力量守卫这座城市。

    因为都城的城墙坚不可摧,在防守上占据极大优势。

    加上聚集起来的二十多万大军,可以确保都城不会轻易被敌军攻破。

    敌军孤军深入,若短期内无法攻克都城,必定会退兵,届时百济的危机自然化解。

    “遵命,陛下!”

    殿中的大臣们纷纷躬身应道。

    紧接着,一系列指令从都城发出,传达至各处城池,内容均是要求抽调当地的兵力回归都城。

    接到命令的各个临近城池很快作出响应,士兵们纷纷启程前往首都集合。

    同一时间,另一面,易风率领着三十万恶魔军团,离开刚刚攻克的一座百济城池,直奔其他尚未收复的城市。

    易风攻势迅猛,所经之城往往还未收到警讯便已被攻击。

    由于这些地方的防守兵力不多,根本无法阻挡易风大军的脚步。

    只见他手握巨锤,一击碎门,率军长驱直入,杀入城内与敌人展开激战。

    后续三十万恶魔军团紧随其后,涌进城里加入混战。

    在短暂的时间内,这些城市便接连失陷。

    每占一座城池,易风不作逗留,继续进攻下一座。

    夜幕降临时,他才会让军队暂歇一夜,第二天黎明便重新出发。

    就这样,易风和那三十万秦帝国的恶魔军团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一个接一个百济的城池被征服,改悬大秦帝国的旗帜,逐渐变成秦帝国土壤的一部分。

    随后,王翦率领大军接收了 ** 的全部城池后,继续进军百济境内,逐步接手易风所攻克的各个百济城镇。

    随着易风持续进攻并不断推进,他越来越接近百济的核心地区。

    不久,他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情况:靠近百济都城的城镇驻军越来越少,有些甚至几近空虚。

    易风向当地的居民打听后得知,原来这些城镇的将领收到了命令,把大部分兵力调回首都防守。

    此前,因为易风攻占的城镇距离较远,百济都城的命令未能及时传到,所以那些城池在易风到来前未及调整 ** 。

    正因为如此,靠近百济都城的城镇几乎没有重兵把守,使得易风几乎不用费力便能轻而易举地占领这些城镇,几乎像白捡了一样容易。

    这样,易风的进攻速度更快,一座又一座百济的城镇接连落入其手中。

    “传令下去,命大军今晚留在城中休息一夜,养足精神,明日准备攻下百济都城。”

    当易风刚刚拿下另一座百济城镇,并站在城墙上对着身后的将领们发号施令时,天色已晚。

    而且下一座城镇便是百济的首都。

    此次百济当局应该已经调动了不少士兵前往都城,预计会有一场激烈的战斗。

    为了确保士气高昂和战斗力充沛,易风决定让大军休整一夜,第二天再行出击,争取一举攻下百济的都城。

    “是,将军!”

    诸将纷纷领命,随即开始指挥部队休整。

    次日清晨,易风再次集合起三十万恶魔军团,浩浩荡荡地向百济的首都进发。

    “再前行十里便是百济都城了。”

    不到半个时辰,易风凭借其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已经感受到百济首都的气息。

    他还能清楚地觉察到城墙上的军队动向,果然这里部署了不少兵力。

    看来百济方面也早有防备,做了相当充足的准备。

    易风粗略估计,百济都城内大约有二十万守军,而他打算攻打的一侧城墙就有四万之众,其他部队则分散在其它三面城墙以及皇宫之中。

    然而,对于拥有三十万恶魔大军的易风而言,这种数量对他是构不成多大威胁的。

    易风便率部继续逼近百济首都,并清除了沿途发现的一些百济哨卡。

    没过多久,易风依靠他那过人的视力,远远地便望见了百济都城的城墙轮廓。

    这意味着他率领的三十万恶魔军团正式兵临城下了。

    “又一座城池被敌军攻破了吗?”

    在百济都城的王宫大殿中,百济君主和群臣一个个面色凝重,聆听着前来报告情况的士兵汇报。

    这是今天不知道第几名士兵带来关于城池失守的消息。

    他们早就有所预见,这些被攻击的城池难以抵挡如此强大数量的敌人,毕竟敌军此次来势汹汹,约有二十至三十万的大军来袭,而他们的守军却兵力分散且有限,不敌也属正常。

    但令他们震惊的是,敌军攻城的速度之快让人始料未及。

    似乎没多久的时间,就有多座城池连续沦陷。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敌军可能很快就会兵临百济都城之下。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因为信息传播的滞后,实际上大秦帝国的军队早已兵临城下了,可能不久便会发动对这座城池的进攻。

    “查出敌军究竟来自哪国没有?”

    百济君主紧接着询问面前的士兵。

    “启禀陛下,尚未查明。”

    那名士兵摇了摇头,他只是一心要将城池沦陷的消息第一时间带回,根本没有心思打探这支敌军的确切来历。

    “南边那些城市和稍远一些地方的兵力都已经调配回来了吗?”

    百济君主继续问向站在殿下文武百官之一人。

    一名大臣立即出列答曰:“禀告陛下,大多数已经被调回来,但仍有些许南部与更远处城市的守军还未到位。”

    事实上这些位于南部未能撤回的城池此时早为易风攻克成了大秦帝国领土,并且原本应归建的那部分军力也已全数被灭绝。

    对于那些较为偏远的地方来说,由于距离问题它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赶回来。

    “当前都城内究竟有多少守军可以调配?”

    听罢君主再次开口问道,显然对此颇为关切。

    “陛下,加上各处撤回来的力量我们已有二十万大军,其中每面墙各有四万防守,两万驻扎在宫殿中,剩下的人则在市内维持日常秩序。

    一旦战争爆发那剩余的人和宫殿中的部队将会支援其他区域”

    这位官员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