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丐帝 > 第169章 蠢蠢欲动

穿越成丐帝 第169章 蠢蠢欲动

    “臣鲁凌河,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臣弟平身,赐座。”

    鲁凌河缓慢的坐在凳子上。

    “陛下,宣臣弟来。有何事?”

    “你可知今早朝的事儿?”

    “臣弟多日未曾出府,不知朝中所发何事儿?”

    鲁凌岳看着自己的堂弟装疯卖傻,也不戳穿,只好把今天的事儿全部叙说了一遍。

    “宣王,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如果按以往国师的做法,他是正确的,但又想到他只有几万兵马,哪怕他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呢,陛下所想是正确的。”

    这个滑头,两边都不得罪人。

    “宣王,你就说实话吧,哥不怪罪你。”鲁凌岳想听一句实话。

    宣王坐在那儿,差不多想了一盏茶的功夫,在这缓慢的抬起头来。

    “陛下,草堂之上,根据你所说的,大家都认为华夏乃囊中之物,但是他们想过没有,万一失败了呢?是什么样的后果?”

    鲁凌岳听到这话,许久都没出声。

    “既然公主跟着去了,为什么不叫他来问问呢?”

    “已经问过了,没什么可靠消息,她就知道玩,还和国师一起买了很多套衣服回来,我们见都没见过。”

    “陛下,其实你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臣弟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鲁凌河希望离开这是非之地。

    “宣王。这件事情关系到鲁氏家族是否延续,你也应该出份力吧。”

    这下可好,可把宣王架在火上烤啊,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宣王,你就替寡人出征。”

    “臣弟接旨。”鲁凌河跪下接过接旨,手就有些轻微的发抖。

    ……

    鲁凌河坐在马车里,心里始终感觉到有些不妙,他是知道今日早朝发生的一切,国师凭一己之力,想阻止众人的贪婪之心,但也架不住华夏这块肥肉,实在太肥,不管是谁,都恨不得扑上去咬一口。

    “去国师府。”

    宣王的马车来到了国师府前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外连一个人影儿都没有。宣王坐在马车里,看着国师府三个大字。

    “闭门谢客,我才不相信,去,敲下大门。”

    仆从就快把大门敲烂了,里面也没有人响应。

    “王爷,里面没有人回应。”

    宣王很无奈,坐在马车上挥了挥手。

    “回府。”说完又望了一下国师府,如一名睿智的老人,在那儿看着他们的笑话。

    “本王就不相信,没有你国师,这场战争还赢不了。”

    国师府邸。

    管家对坐在上面的国师郭怀宇回复。

    “老爷,宣王已经走了。”

    “老管家,从今天起,所有人的进出走小门,没事儿千万别出去。”

    “要打仗了吗?”

    “我已经被禁足,就不谈论其他的。”郭怀宇说完从桌上拿出一本书看看。

    “老爷,夫人来了。”

    郭怀宇这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他的夫人。

    “你们都下去吧。”

    “是的,老爷,有什么吩咐,叫一下我就在外面。”

    “不用了,都出去吧,从今以后,大家尽量不要与外人接触。”

    “相公,难道这次……。”郭宁氏看了一下自己的丈夫,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完。

    老管家带着一群仆人走出去,并把门关上。

    郭怀宇看着他的夫人。

    “他们不把这两件事情搞清楚,必败无疑。”

    “相公,这几个国家联盟起来好歹也有百万大军吧,个个兵强马壮,华夏国家就区区的两三万人的兵马,也不够塞牙缝啊。”

    郭怀宇听到这句话,笑起来更畅快。

    “龙山临水两关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人马,他们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你觉得人多有用吗?是有用,声势浩大,是拿来吓唬人的吗?别人打仗,不是这么打的。”

    “仗还能怎么打,不是两军对垒吗?”郭宁氏,虽然不知道怎么打仗,她好歹还是南方宁氏家族的嫡系,家中有很多藏书,也有打仗的,排兵布阵的,讲的还都是两军对垒。

    “我们都是老夫老妻,没必要瞒着你,就这两件事儿,我实在搞不清楚,但又觉得更邪乎。”郭怀宇就会被这两个问题折磨得有些疲惫不堪,只好把这两个问题给他夫人说了一遍。

    郭宁氏听到之后也觉得不可思议,心中想了很多种想法,都不能说服自己。

    “把好的东西卖掉,自己身披藤甲,这是什么意思,主帅的脑袋有病?难道士兵的脑袋也有病吗?相公,会不会是他们的主帅贪污?”

    “你觉得他们像贪污的人吗?偌大的一个朝廷,难道这个就没被发现吗?而且他们的制度里面还有一个叫检举制度,如果真的被发现贪污,这个事情捅到先生那儿,估计会被灭族的,何况我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下,你估计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不会是哭穷吧?”郭宁氏瞪着两只眼睛。

    “夫人真是冰雪聪明,一猜就对了,你相信吗?”

    “我不相信,你说他们那儿一个月的工资,就能达到一两左右,还穷吗?”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我已经把藤条的事情告诉了先生,他并没有发火,而是微微一笑,给我说还不是钱闹的嘛,那就说明先生是知道的,说不定还是出于先生之手,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扮弱也不像啊,你没有看见他们的菜刀在钢铁,比我们武器的钢铁还好。”郭怀宇一口气就把这些事情,完全说给他夫人听,仿佛心中的沉闷一下就散开了。

    “相公,既然陛下就已经让你禁足,就安安心心的在家待着吧,陪陪我们。”

    “说实话,也是这么想的,家中的几个小子还有闺女们,应该让他多读读书,别外出闹事,谁要是违背这条命令,就逐出家门。”郭怀宇虽然心里的沉重已经放下,但是感觉到大事不妙。

    ……

    宣王回到府里。

    “去,把所有的东西收拾一下,本王要搬去军营常驻。”

    一时间,宣王府里鸡飞狗跳,他的夫人小妾。个个都泪流满面。

    “有什么好哭的呢?说实话我就去走走,走个过场而已,丞他们都已经开始分配华夏的利润。”

    “王爷,这一次小妾的堂兄,跟着国师去了一趟华夏回来,感觉到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要小心点。”一名小妾,有些担忧。

    “他怎么跟你说的?”宣王一下来了兴趣。

    “你把他叫过来,本王好好问问。”

    “好的,王爷,妾身马上就去。”

    不到一刻钟,一副商人打扮的人跪在他面前。

    “小人叩见王爷。”

    “起来说话吧,我就问问一下。”

    这个人才站了起来,有些忐忑,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你不用害怕,说错了我也不怪你,我问你,你如实的说就行。”

    “好的,王爷,你问吧。”

    “你们从红谷关进去,遇到的都是身穿藤甲的人吗?”

    “王爷,的确是,就连这个事情我们商人当中也有想不通的,他们将军都是身披藤甲,难道这个藤甲是另外一种东西,看着也不像啊,藤甲表面已经用的蹭光滑亮,看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造出来的。”

    “这个的确是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宣王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你们确定那是藤甲吗,用藤子编织着而成的?”

    “王爷,我们的眼神很好的,你要是不信,问问从都城过去的几名商人,就是说我们以身穿藤甲将军,还与士兵相差之间的距离,不过一米左右的,那是看得一清二楚,肯定是藤子编织而成的。”

    “好吧,我会去问的。”宣王看着这名商人不像撒谎,紧接着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华夏帝都的商人都不知道,现在的华夏是怎么攻进临水关的嘛?”

    “王爷,你不得不说,这个我们很多商人都问过,这些商人都还曾回忆过,还有些不相信,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改变,他们说头一天还是夏国的,第二天都变成华夏的了,这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只知道总兵和太守府全部给抓起来,经过宣判大会,送到菜市场斩首,紧接着派出其他士兵去攻占县城,那些县城甚至连打都没有打,就就进去了,或者知县已经跑路,甚至有的地方,听商人说还是百姓把县城攻下来,押着知县出来送给他们的,这种现象,连我们都听了不太相信,最后便是测量队和审计组的开始测量,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在分配的时候又重新造册,就是现在的户口本。”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呀 ?”宣王站了起来,来回的走来走去。

    “难道他们真的是,人人皆兵吗?”

    “人人皆兵,我看不是,至少老人和小孩是禁止军事训练的,只有中青年,每年有两个月的集训。”

    “看来我还是小看了他们,国师说的,说不定还真有道理。”宣王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看来我原来的想法有些差池,不过也无大碍,毕竟我们几个国家人多啊,就是他们全民皆兵又怎么样?能和正规军队比吗?”

    有时候,自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信过头,那就会坏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