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 第191章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第191章

    春暖被方爷爷邀请喝茶。

    一直以来,春暖都觉得自己对茶还是有些研究的。

    给张老爷茶楼的凉茶方子,给赵明华茶楼的花茶方子她都用了许多的心思。

    却不想,在方家喝的第一口茶就惊艳了她。

    “看你这样子就有点受凉了,这茶喝了你会好很多。”方爷爷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一个姑娘家大冬天的不在家里好好待着,乱跑出来干什么?”

    “找草药。”春暖微微一笑:“唐铁头说他的家乡有好多的草药,所以就来了。”

    “你这丫头啊,是个能吃苦的,可惜了,小年没这福气。”

    春暖……我可真是谢谢您老的厚爱,三句话不离自己的乖孙儿。

    “方公子会遇上比我更好的姑娘。”

    “那就托你的吉言了。”老爷子道:“要说找药材啊,你还得问小年。”

    “方公子可愿意赐教?”

    春暖其实都有点不好意思的问的。

    主要是方爷爷老在乱点鸳鸯谱。

    “姑娘不嫌弃的话,在下就班门弄斧了。”

    “请方公子赐教。”

    “姑娘要找药材,来汉州是来对了,我们汉州盛产药材,最出名的是汉八味。”

    所谓有的汉八味,即是天麻、西洋参、杜仲、元胡、银杏、附子、猪苓、山茱萸。

    方小年明明是那么斯文的一个人,说起药材来却是头头是道,眉飞舞色,兴奋得像换了一个人。

    春暖想起了她看到书上描述的药圣药怪等别称。

    人痴迷一件事情的时候精神状态都不同。

    不得不说,和兴趣相投的人聊天是一种享受。

    方小年和春暖聊得很投入,转眼一看:好吧,方爷爷坐在椅子上打盹了。

    “你要不要将方爷爷扶回去休息?”

    老还小老还小,还真是这样的,看老人打盹的样子真和孩子没区别,头不停的点,头垂下去的时候眼睛又睁开一下,精神立马又回来了,然后一会儿功夫又打盹。

    “不用,爷爷就这样休息,每天这个时辰都会打盹。”方小年道:“他说白天不能睡得太久,太久会消耗阳气的。”

    “那我们小声点说话。”

    真是怕惊醒了他。

    “无妨,爷爷的瞌睡来了雷都打不醒。”

    这就很任性了。

    一般来说前三十年睡不着,后三十年睡不醒。

    老爷子年近百岁,居然还有这么好的瞌睡。

    春暖问老爷子的生活饮食起居。

    “什么都吃,他的牙现在还挺好的。”

    牙口好,吃什么都香。

    “对了,闲着也是闲着,你等等,我去把爷爷的烟给卷了,要不然等他醒来没卷烟会发火的。”

    烟?

    “是的,叶子烟。”

    方小年去屋里拿出了烟叶,然后一丝不苟的切成细细的丝,再慢慢的卷起来。

    春暖看到做这一切就仿佛是绣花一般小心翼翼的,卷好的烟看起来和普通人抽的烟完全不一样,就觉得是一种艺术品。

    “烟草是爷爷亲自种的,他只抽自己种的烟。”方小年道:“爷爷喝的茶也是自己种的,吃的菜也是自己种的……”

    一句话概之,老爷子这把年纪了完全自给自足。

    “我看这小院里的草药……”

    “都是爷爷看管种植的。”方小年道:“爷爷每天做的事儿比我做的还多。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制药上了。”

    就制药方面的问题,春暖和方小年也讨论了一会儿。

    不得不承认,方小年制药的本事比自己强一些。

    再一次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谁能想到呢,在这深山里会住着这样的一对爷孙。

    唐铁头真说自己和方爷爷不相上下,但是春暖却有自知之明:方爷爷活到这个年纪了是有原因的。

    更让春暖惊讶的是:方家祖上并不是学医的,一切都是方爷爷自己摸索出来的。

    是的,他甚至连拜师都未曾拜过。

    却给村里人指点了许多草药的配伍,什么病吃什么草药有效,经过他指点喝的药都有效。

    春暖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儿。

    看方小年的年纪,她觉得老爷子一定是隐瞒了什么。

    方小年一边和她聊天一边卷烟,卷够十支后就不卷了。

    “爷爷每天抽三支烟,都是饭后抽的,他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这什么理论呀?

    春暖觉得是歪理。

    正常来说都不宜抽烟的。

    可是方爷爷不仅抽烟,还喝酒,都说上了年纪的人要吃清淡一点,结果,老爷子每天都必须大鱼大肉,无肉不欢的主。

    老年人该忌嘴的他一样没禁,丝毫不影响他的长寿。

    “爷爷说过,如果我想吃,就说明身体需要这方面的东西,你们别拦我,我自己心里有数。”方小年道:“所以家里人也没有谁在意过爷爷要吃什么。”

    总而言之,想吃啥做别啥。

    要是一顿没做到他如意的菜,他就会生气。

    “谁说我生气了?”正打盹的老爷子会突然睁开眼睛:“方小年,你趁我不注意就说我坏话,我可是你爷爷,你这样做合适吗?”

    “对不起,爷爷,是我错了。”

    方小年认错相当的快。

    “爷爷,方公子正在表扬你呢,说你牙好胃口好。”

    “那是必需的,牙口好胃就好,胃好身体倍儿棒。”说起这些老爷子就有发言权了:“丫头呀,你可不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年轻人更要多吃些,以后还要结婚生子呢,娘壮儿肥……”

    好家伙,老爷子直接将女人一生的事儿都说完了。

    关键是,他说得好有道理。

    “爷爷,您以前是大夫?”

    “没有,是农夫。”

    方爷爷矢口否认。

    快得让你都没反应过来。

    春暖回过神来:错不了,老爷子以前肯定是大夫。

    那是什么原因让他来到了深山里避世?

    而且绝口不提曾经当过大夫的事儿?

    年轻人还真是信了,以为他没有学过大夫。

    一般来说,活到他这个年纪的人已经不多了,比他小的人都只是听他说。

    所以,老人掩饰了他的一番过往,可能是精彩,可能是无奈,也有可能是痛苦。

    春暖为自己冒昧的打听很后悔,连忙又将话题转移。

    “我想在这儿收购一批药材,爷爷您看合适吗?”

    “合适,有什么不合适的,药材就是救人的,你能拿去用上就是在做好事。”方爷爷道:“让铁头他们帮你收购药材。”

    “是。”

    “那挺好的。”

    喝了半个时辰的茶,方爷爷聊的更多的是问春暖一些看诊的情况。

    春暖也一一回答。

    老爷子点了点头。

    “可惜啊可惜啊……”

    然后就一直说可惜。

    春暖就不明白,老爷子说可惜的是什么?

    或许,是自己医术不济吧。

    要是祖父还活着,自己在祖父的指点下应该会有更精湛的医术。

    看时辰不早了,春暖准备告辞离开。

    “你等一等。”

    老爷子站了起来,去屋里好一会儿再出来,然后,就见他拿了一本泛黄的手札出来。

    “丫头,这个给你吧?”

    “爷爷……”

    春暖翻了一下瞬间惊讶坏了:这是一本行医手札!

    “您……”

    “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问。”老爷子道:“相遇是缘分,小年只适合做药不适合行医,老头子也不能将它带进棺材里去,你拿去吧,要是能用得上自然更好,用不上……用不上你就当引火的纸捻好了。”

    “多谢爷爷。”

    春暖站起来恭敬的向老爷子鞠了一躬:“爷爷的恩赐春暖不知道要怎么报答。”

    “报答啥,你也别将这事儿往外说了,不值当。”

    “是,爷爷。”

    不用质疑这是老爷子毕生心血,原本也是一代一代往下传的,但是他这儿也断代了。

    就如肖家一样,儿子没有学医,孙子不愿意学医,只制药,老爷子舍得将这东西送与素未谋面的自己,那绝对是一种大爱!

    这让春暖肃然起敬。

    “去吧,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儿,好好的做,老天爷都会向着你的。”

    老爷子这话给了春暖莫大鼓励。

    老爷子还让方小年送春暖下山。

    一行人离开方家的时候,春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她常常在想,是什么让老人避世的呢?

    看老人的谈吐还是见过很多世面的人,不管是医术还是人生都看得相当的通透。

    回到村里看到很多人排队卖粮食。

    “这些是个什么情况?”

    春暖皱眉,这不像是大户人家的下人啊?

    “是农户,听说少爷买粮,价格比镇上高,大家都把余粮拿来卖了。”

    唐石头解释。

    “卖了他们吃什么?”

    “这是余粮啊,咱们这儿的人家都很节俭,经常添加一些杂粮什么的,然后就会把省下来的粮卖了换钱。”唐石头道:“少爷给的价格比米行给的还高,在青黄不济的时候镇上米行的价格都没有少爷给的多。”

    所以,这些人家都挑来卖了。

    “可是如果遇上战争或天灾人祸的时候,他们会花上数倍的价格买粮吃,他们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春暖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人。

    这是唐石头兄弟俩的家乡,乡亲们对他又很照顾,这会儿因为唐石头兄弟俩把粮卖了高价会感激他们;但是,当缺粮的时候他们就该骂娘了。

    “姑娘和少爷的说法一样。”唐石头觉得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位主子都是心善之人:“少爷也让我给乡亲们说好了,如果要卖粮家里一定要留足一两年的余粮,不会导致饿饭的情况出现才卖。”

    “那有用吗?”

    “有些人挑回去了,有些没有。”唐石头道:“有些人甚至觉得可以先卖给少爷,然后再去镇上米行买都划算。”

    这……算盘是这样打的。

    但是,若是时局动荡,打起仗来了或者说天灾人祸地里歉收,米行的价格猛涨呢?

    “反正我也给村里的大伯大叔们都说好了,现在卖是他们的选择,以后可别骂我们兄弟俩,而且,就算骂也没用,我们都走得远远的了,饿饭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话是这样说,但……算了算了,忠言逆耳,能听得懂的都是有福之人。

    “有大户卖粮吗?”

    全靠这些农户也收不了多少。

    “我陪着少爷去了曲家,找到了典曲家的管家万叔,万叔说要问过曲老爷才知道要不要卖。”

    “价格有没有高一点?”

    “比米行的多一文钱。”

    春暖点了点头。

    此次收购大户人家的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靠收农户的会很少。

    赵明华见春暖回来了,连忙问情况。

    “如我所料,老爷子是一位隐世大夫。”春暖小声道:“他还送了我一本手札。”

    “不是吧?”赵明华是聪明人,知道那本手札的份量不轻:“你给他什么好处了?”

    “并没有,我甚至都没来得及带一些礼物。”

    去拜访也是很仓促,说起来还是自己失礼了。

    空手而去,带回来的是方小年送的冷香丸还有老爷子的医书,这两样都很贵重。

    “那他一定另有所图。”

    赵明华警觉起来。

    “没有……”

    春暖的心漏跳了半拍,就知道这家伙是一个聪明的。

    “少爷,那个方爷爷可精明了,还想忽悠姑娘去当他的孙媳妇。”庆生可不管,连忙将敌情汇报了:“他有一个孙儿叫方小年,长得很好看,还很会制药……”

    赵明华的脸一下就冷下来了。

    “庆生,你闭嘴。”

    春暖都被这小子气坏了。

    路上就忘记了叮嘱一句,他居然口无遮拦的说了。

    “别,你让他说。”赵明华道:“庆生,你说长得很好看,有多好看,是不是少爷我还好看?”

    赵明华看着庆生问。

    “少爷,其实……”面对少爷的黑脸,庆生知道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了。

    不行,他怎么着也得昧着良心夸自家少爷。

    “少爷,其实那个方小年也不是那么好看,比起少爷来,他只是脸皮更白一点。”

    “传说中的小白脸,暖暖,你喜欢这一款?”

    “胡说什么?”

    春暖气笑了:“人家长得好看与否与我是没有关系的,我又不喜欢他那一款。”

    “不喜欢那怎么会送你贵重的礼物呢?”赵明华伸出了手:“拿来。”

    “什么?”

    “将那两样礼物拿来,我亲自送去方家还他们。”赵明华道:“暖暖,你是一个聪明的姑娘,你当知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你需要什么你讲,我给你买,我给你找,别人的东西,咱们不要,乖。”

    “你别胡闹好不好?”

    真是要命,这人的醋坛子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