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131章 再见蔡邕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131章 再见蔡邕

    宦官走后,吕布惊叹道:“君侯的这处府邸当真气派!”

    “怎么?奉先喜欢?”张新笑道:“那就住在这里,我这院子多,奉先挑选一个便是。”

    “真哒?”吕布惊喜道。

    他一个骑都尉,在雒阳只能住官舍,虽说按他的品秩也有一处独立居所,但肯定不如宣威侯府舒服。

    “尽管住下便是。”张新看向其他人,“尔等都去挑个院子。”

    “多谢君侯。”赵云等人谢道。

    张新唤来家仆,令他们带众人去挑院子,随后在管家的指引下,带着韩淑来到大院中。

    院中雕楼画栋,还有一个小花园,从外面引了渠水进来,十分精致。

    楼中家具、衣物等日常用品一应俱全。

    整个侯府中还有刘宏送的百余奴婢,这些奴婢都是官奴,一应开销皆由朝廷负责,张新一分钱都不用出。

    这公家饭吃的。

    真香!

    若非他是穿越者,深知后来的历史走向,恐怕此刻都想为大汉效死了。

    张新令奴婢去准备酒宴,随后卸下甲胄,换了身常服,找了几个认路的家仆,带上典韦便往南宫阙门行去。

    蔡邕是光禄大夫,光禄寺的官署在宫中。

    南宫阙门外就是百官的住所,蔡邕若是下值,一定会走这里。

    宫门外,许多家仆备好马车停在路边,彼此低声交谈消磨时间,等待着自家大人下值。

    放眼望去,一股幼儿园家长接孩子放学的既视感。

    张新左右看了看,也找了个地方,静静的等待着蔡邕放学......哦不,下值。

    自酉时开始,便陆续有官员三五成群,从宫内走了出来。

    张新骑在马上翘首以盼,待看到蔡邕的身影后,下马迎了过去。

    “老师!”

    张新快步走到蔡邕身前,撩衣下拜。

    “子清?”

    蔡邕一愣,惊喜道:“你回来了?”

    随后又连忙将张新扶起,“起来,快起来!”

    张新起身,笑着点点头,“学生回来了。”

    “几时来的?”蔡邕一脸欣喜。

    “刚到不久。”

    这时,蔡邕身边一名老者好奇的问道:“伯喈,这位是?”

    蔡邕看向他,笑道:“此乃我弟子,张新,张子清。”

    随后又对张新道:“此乃大司农张驯,字子隽。”

    “学生张新,见过大司农。”张新连忙行了一礼。

    张驯的名字,张新在渔阳听蔡邕说过,是当初与他一起在东观修书的好友。

    因此张新不敢怠慢。

    “不曾想竟是宣威侯当面。”张驯回了一礼,“见过宣威侯。”

    无论他的心里怎么想,张新也是列侯,金印紫绶,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

    蔡邕又指向身边的两位老者,“此乃尚书单飏(yáng),字武宣,尚书卢植,字子干。”

    这俩人,也是当年和蔡邕一起在东观修过书的。

    单飏垂垂老矣,一副风中残烛的模样,卢植高大健壮,虽是满头白发,却依旧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

    张新与二人见过礼,随后将目光定格在卢植脸上。

    “他就是卢植?”

    卢植垮起个批脸,看着张新。

    自家弟子被他弄死了一个,还弹劾了一个。

    刘备倒也算了,这货在自家门下学习的时候,整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溜鸡斗狗。

    他以为他是高祖啊?

    明明家贫,却偏偏喜欢华丽的衣服,爱听音乐附庸风雅。

    他死了,卢植倒也没什么感觉。

    可公孙瓒就不一样了,卢植对他还是挺看重的。

    公孙瓒混了十来年,才混了个辽东属国长史,结果张新一封弹劾奏疏,就让他被贬去当县丞了。

    这让卢植怎么会对张新有好脸色?

    见礼完毕,张驯好奇道:“伯喈,宣威侯何时成了你的弟子?”

    蔡邕微微一笑,将在渔阳的事情说了一遍,把张新好一通夸。

    张新心中大喜。

    他之所以要拜蔡邕为师,为的不就是这个么?

    无论眼前这三人对他的实际看法如何,只要他们知道了,早晚整个天下都能知道。

    总能有好处的。

    “原来如此。”单飏笑道:“恭喜伯喈收得佳徒,宣威侯年纪轻轻,便能得封县侯,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哪里哪里。”张新连忙谦虚道:“新中人之姿,些许微功全赖将士用命,不过是因人成事罢了。”

    表面功夫做完,蔡邕开口问道:“子清怎么来宫门口了?”

    “渔阳一别,与老师已有半年未见,心中甚是想念。”

    张新笑道:“学生已在府中备下薄酒,特来邀请老师。”

    “宣威侯方到雒阳,未及歇息便来宫门等候。”张驯看向蔡邕,“伯喈好福气啊。”

    单飏亦道:“宣威侯纯孝。”

    蔡邕开怀大笑。

    张新趁机对三人说道:“三位老大人若是不嫌弃,也一同来府上饮一杯薄酒吧。”

    “老夫还有事,就不去了。”卢植硬邦邦的说道。

    “我等也有事,改日吧。”张驯和单飏也婉拒了。

    行礼告别,张新搀着蔡邕登上马车,正想上马,却被蔡邕叫住。

    “子清上车来吧,和我好好说说凉州的战事。”

    蔡邕对张新还是很满意的,听闻他被困凉州时,心中一度担忧。

    直到张新的战报送到,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

    张新将马交给家仆,登上蔡邕的马车。

    巴拉巴拉。

    蔡邕时而皱眉,时而惊呼,时而赞叹。

    大致的情况,他已通过张新的战报得知,但文字描述总不如当事人亲述来的直观。

    张新说完,蔡邕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赞道:“子清有大将之风。”

    “总得想办法活下去嘛。”张新挠挠头,问道:“老师,昭姬呢?用不用我派人去接她过来?”

    “不必了。”蔡邕微微一笑,“昭姬与河东卫氏有婚约,前两月及笄后便嫁了过去,此时不在雒阳。”

    “我派人去渔阳送过信了,只是那时你身在凉州,收不到消息。”

    张新早知历史如此,心中并不意外。

    “恭喜老师,待明日学生再补一份贺礼过来。”

    “哈哈哈,那就不必了,子清有心便好......”

    二人交谈间,马车行到侯府。

    张新先下车,随后扶着蔡邕下车。

    赵云等在门口,见到张新,快步迎了上来。

    “君侯,士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