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207章 我全都要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207章 我全都要

    “要钱?”

    齐国相愣住。

    这么直接的吗?

    “哦不。”

    似乎是察觉到自己有些太直白了,张新换了种说法。

    “是借钱。”

    东汉齐国早在刘秀时期就已建国,至今已传六世。

    和乐安刘氏一样,现任齐王刘承并不是刘秀的后代,而是刘秀他哥刘演的后代。

    汉朝的诸侯王在经过景帝的削藩、武帝的推恩令、酎金夺侯、以及刘秀搜捕诸王宾客等一系列的手段下,已经从西汉开国时的位高权重,变成了一只只被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他们没有任何权力,自由也受限制,但食租税而已。

    一个只被允许吃喝玩乐的人,哪花的了那么多钱?

    齐国传承一百五十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肯定很多。

    司马俱虽然带来了很多钱财,但这些钱财用在百万黄巾身上,还是稍显不足。

    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只要乘以百万倍,就会变得很大很大。

    因此张新便盯上了齐王宫内的财富。

    “牧伯。”

    齐国相迟疑道:“臣子找诸王借钱......这不妥吧?”

    “再者说了,司马俱投降,西安财富尽归牧伯取用,何需再借?”

    齐国大族被司马俱屠了一多半,西安城内几乎聚集了整个齐国的一半财富。

    有这么多钱,怎么还借?

    “青州有百万黄巾。”

    张新看着他,“这些黄巾皆是失了土地,没有粮食的百姓,若要安置,光凭西安的钱财能够么?”

    “到时若是不够,黄巾再闹起来,你给我补?”

    齐国相连忙摇头,随后惊讶道:“百万黄巾,牧伯皆欲招抚么?”

    如果只是安置齐国境内的二十万黄巾,西安城内的财富绰绰有余。

    但要是整个青州,百万黄巾,恐怕还真不够。

    “不然呢?”

    张新反问道:“都是我大汉百姓,难道尽数屠了?”

    “也不是不行。”齐国相心中暗道。

    当然,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来。

    在张新的一再要求下,齐国相只能带着他去觐见齐王。

    东汉的诸侯王不但没有权力,还要时刻受到国中百官的监督。

    若其行为有何不妥之处,即便是一个小吏,都能检举揭发。

    州牧有监察之权,监督诸侯王本就在职权之中,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张新卸下甲胄,换了一身官服,在齐国相的带领下进入了齐王宫。

    在大殿中等了一会,一名年约六旬的老者来到殿中。

    齐国相起身,对张新介绍道:“此乃齐国傅。”

    傅,原名太傅。

    汉初之时,诸侯王国中皆有三公九卿,文武百官。

    一切礼制与朝廷一般无二。

    七国之乱后,景帝下令,不准诸侯王再治国,随后改丞相为相,改太傅为傅,余者皆省。

    后又经过武帝、成帝的调整,诸侯国的结构基本就和郡差不多了。

    郡有太守、郡丞、郡尉,边郡则是太守、长史、都尉。

    而国则是国相、长史、中尉,权力职责皆与郡同。

    唯一的区别,便是国中有傅。

    傅之职责,说是教导诸侯王,使其向善,实际上就是皇帝派来监视诸王的人。

    诸王但有僭越,傅即可上奏弹劾。

    张新与齐王见面,傅是必须在场监督的。

    二人见礼,又过了一会,一名大约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从后面走了出来。

    男子身穿王服,头戴冕旒,胸前挂三百首赤色绶带,在一名宦官的陪同下缓缓行来。

    张新见他如此打扮,便知他是现任齐王刘承了。

    “下官,青州牧张新,拜见齐王殿下。”张新起身行礼。

    “臣等拜见大王。”

    齐国相、傅亦是行礼。

    刘承见到张新,十分高兴。

    黄巾乱起,他在王宫之中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天黄巾杀进城中,就把他给宰了。

    尤其是在司马俱大杀特杀的时候。

    心里就更怕了。

    前几日齐国相汇报,说新来的州牧平定了齐国黄巾,他还兴奋的一宿没睡着觉。

    若不是诸王不得交通大臣,他早就让张新进宫来见了。

    “张青州平定齐国,乃是孤与齐国上下的恩人,就不必多礼了,快快请起。”

    刘承笑着想要上前扶起张新,突然瞥见齐国傅不善的眼神,脸上笑容一僵,尴尬的把手缩了回去。

    “谢殿下。”

    张新起身,往后瞥了一眼,心中了然。

    看来刘承平时的日子也不好过。

    东汉诸侯王的日子过得如何,完全取决于傅的性格。

    若是碰上个好说话的傅,把关系打好一点,就算平时有什么违规之处,只要不是什么大事,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若是碰上个严苛之人,那日子可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一旦被弹劾,皇帝可不会听你辩白,轻则削户,重则降爵。

    从刘承刚才的表现来看,齐国傅应该是较为严苛的那种。

    这么一来倒好办了。

    “来来来,都坐吧。”刘承招呼众人坐下。

    “谢殿下。”

    三人落座,张新坐在上首。

    刘承见张新年轻,心中惊异,又见张新长得好看,不由更是喜欢。

    “张青州年纪轻轻,便能领兵平定青州,实乃少年英杰也。”

    刘承笑容满面,“不知青州进宫见孤,可有要事?”

    “确有要事。”张新点头。

    刘承一愣。

    我就客套一下,你还真有事啊?

    不对,你一个主宰一州的州牧,来找我一个没有权力的诸侯王,能有什么要事?

    你不是要害我吧?

    想到这里,刘承瞥了一眼齐国傅,干笑道:“不知青州有何要事?”

    “齐国黄巾二十余万尽数投降,这么多人,安置所费甚巨,州府无力负担。”

    张新起身行了一礼,“故下官厚颜前来,斗胆找大王借些钱粮,用以安置黄巾。”

    就这?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

    刘承松了一口气,拍着胸脯道:“没问题,青州需要多少,尽管报个数来,孤无有不允!”

    当着齐国傅的面,刘承大方的很。

    诸王作恶,傅能上疏弹劾。

    同样,诸王行善,傅也需上疏褒扬。

    在刘承看来,安置几个黄巾而已,能花几个钱?

    他齐国一百五十多年的家底,还能没钱?

    若是能得齐国傅上疏褒扬,皇帝一高兴,说不定还能再给自己加两个县的食邑呢。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值。

    “大王爽快!”

    张新见齐王如此大方,也不客气。

    “不知大王府库中有多少钱粮,下官全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