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220章 困难模式,简单模式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220章 困难模式,简单模式

    张新抹了把眼泪。

    “常侍放心,我这就调兵遣将,起兵勤王!”

    “哎,哎。”

    张让见他毫不犹豫应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张新上前将他扶起,问道:“只是我久不在雒阳,如今雒阳城中形势如何,陛下是否还有其他安排,还请常侍告知。”

    “陛下已令蹇硕诛杀何进......”张让巴拉巴拉。

    “我知道了。”

    张新点点头,“常侍远道而来辛苦,便先在我这里住下,我这就去找医者给常侍治伤。”

    “不必,不必!”张让连忙道:“冠军侯只需拿些伤药过来即可,奴婢自己上药。”

    他是宦官,穿着裤子看不出什么,可若是脱了裤子让医者上药,弹尽粮绝的事情就暴露了。

    倒不是他心有自卑什么的。

    毕竟朝堂百官骂他阉货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

    而是官员私用宦官,那是僭越,一旦传扬出去,会给张新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好。”

    张新也想到了这一层,没有勉强,将他扶到榻上躺好。

    “那常侍就先在这歇息,我这就去找医者开药。”

    “多谢冠军侯。”张让感激道。

    走出后院,张新叫来一个亲卫,让他去找医者开些伤药,随后带上典韦回到州府正堂。

    众人见张新来到,连忙起身行礼。

    “明公。”

    张新看向华歆。

    “子鱼,你即刻着手准备,将州府迁至平原。”

    华歆闻言一愣,正要开口劝谏。

    张新抬手打断。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就这么办!”

    “这......诺。”

    华歆无奈应诺。

    既然张新铁了心下令,他也只能执行。

    同时华歆的心中也有些好奇。

    刚才看张新的面色,好像打算放弃迁移州治了。

    怎么出去一趟见了个人,突然就这么坚决了?

    “雒阳故交?”华歆心中一动,“莫非......”

    在场众人亦若有所思。

    张新看向任嘏。

    “昭先。”

    “臣在。”任嘏躬身。

    “我意扩建平原,民夫征发、调度之事便由你负责。”张新道。

    任嘏是乐安神童,十分早慧,早在拜师郑玄之前,便在当地小有名气。

    此人内敏外恕,推逊恭让,人品很好,可以称得上是标准的谦谦君子。

    张新征辟其至州府,一番交谈后,发现他擅长组织调度,调停矛盾之类的事,因此便将征发民夫之事交由他负责。

    任嘏很仁德,一定会想办法把对民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诺。”任嘏领命。

    张新又看向国渊。

    “子尼,扩建平原之事便由你来,尽快拿出方案来给我看。”

    国渊擅长内政,这种事情交给他来做,最为合适。

    “诺。”国渊领命。

    “军师。”

    张新又看向荀攸,“州府钱粮押送之事,便由军师负责吧。”

    “诺。”

    荀攸应下,随后问道:“明公不和我们一起去平原么?”

    “我暂时先留在临甾,看看陶谦那边是什么情况。”

    陶谦若是不听话,还要把黄巾往青州赶,那么张新在出兵之前,必须先想办法把徐州黄巾处理一下。

    否则大军出征,后方不稳,士卒军心震荡,仗就没法打了。

    “攸明白了。”荀攸点头。

    “退朝。”

    张新安排好事情,宣布散会。

    刺史权轻,州府议事不能如同太守国相那般,称呼上朝,退朝。

    但州牧可以。

    因为从职权上来说,州牧其实就是太守plus,州府吏员拿的也是州牧给的俸禄。

    随着张新一声令下,临甾州府立刻忙碌了起来。

    州治迁移不是动动嘴,把人都带过去就行。

    一些州府专用的器具、仪仗,以及历年的文书档案什么的,都需要全部整理、分类好,一起搬过去。

    尤其是文书档案,全是竹简所写,搬运起来麻烦的不行。

    等到了地方,还得一一分类,重新放置。

    不过有华歆在,这些事情倒是不用张新操心。

    上位者是这样的,只需要知人善用就可以了,而下属要考虑的就很多了。

    张新回到后院,见张让已经上好药睡去,便没有打扰,在院中找了个地方坐下。

    拿出刘宏的密旨又看了一遍,张新长长的叹了口气。

    大哥的恩情还不完啊!

    但张新记得,刘宏驾崩好像没两天,刘辩就登基了。

    他不知道刘宏会不会因为他的到来,做出一些额外的安排,但光凭张让提供的情报来看,恐怕刘辩登基的历史不会扭转。

    蹇硕此人健壮如虎,胆小如鼠。

    如果刘宏没有其他后手,光靠蹇硕一人,是杀不了何进的。

    何进不死,蹇硕区区一个小黄门,即便是有着上军校尉的头衔,如何能与满朝公卿对抗?

    又如何能与何进、党人手中的两万禁军对抗?

    对抗不了,刘辩登基就没有任何阻力。

    刘辩乃是何皇后所出,身兼嫡长,他登基称帝,合法性可以说是拉满了。

    谁也挑不出毛病。

    若是刘辩登基成为既定事实,张新再带兵去雒阳,意义就不大了。

    他手上是有刘宏的密诏。

    但何进完全可以不认,说他是矫诏,再让刘辩以天子名义下诏,定他为叛逆。

    到时候就只能打了。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正统。

    可是这样一来,即便他能成功打进雒阳,也会面对历史上董卓所面对的问题。

    废帝!

    而且这个帝必须废!

    否则刘宏给他的密诏上,写的是扶保刘协,他打进雒阳去,辅佐刘辩算是个怎么回事?

    以张新现在的威望,能行废立之事么?

    显然不能啊!

    他在雒阳,看似风光无限,能与何进、党人斗的有来有回。

    实际上,他就如同那半空中的风筝。

    飞的稳不稳,全看刘宏这根绳子结不结实。

    现在绳子断了,他就是那断了线的风筝,在雒阳毫无根基。

    这种情况下废帝,那不是找死么?

    到时候诸侯讨的就不是董卓,而是张卓了。

    是,张新是可以凭借知晓未来的优势,将袁绍、曹操等人囚禁起来,或者干脆直接杀了。

    但董卓的失败,是因为外部的压力么?

    袁绍袁术被他捶成麻花,王匡曹操全军覆没。

    除了孙坚那个愣头青,其余诸侯谁给董卓上过压力?

    主要原因还是在内部。

    董卓征辟党人名士,为陈蕃、窦武等叛贼平反昭雪,还不计前嫌的给袁绍、韩馥、孔伷、张邈这些后来讨伐他的人,授予太守、州牧等官职。

    他对党人还不够好么?

    然而他摘了党人的桃子,党人又岂能甘心?

    外部诸侯起兵,内部刺杀不断,根本防不胜防。

    张新可不想在雒阳天天被人刺杀。

    反正调集大军、粮草、征发民夫也没这么快,索性先答应张让起兵,蹲在平原看看。

    若是刘宏有其他安排能杀了何进,或者刘协能够登基,他就带兵进京玩困难模式,和党人再斗上一遭。

    也算还了大哥的知遇之恩。

    若是历史没有改变,依旧是刘辩登基,那他就在平原玩简单模式,准备讨董了。

    反正直接干进雒阳,玩地狱模式,那是不可能的。

    “就这么办吧!”

    张新收好密诏,站起身来,看向徐州方向。

    “陶谦啊陶谦,你最好识相一点,别在这个时候给我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