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九皇子 第356章 魏府噩耗
第 356章 魏府噩耗
周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显苦涩的笑容。
这段日子以来,他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吃不下什么东西,晚上也总是难以入眠。
如此一来,原本健壮的身躯如今已变得异常消瘦,整个人看上去都憔悴了不少。
然而,每当他想到再过不久就能抵达北州时,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和兴奋之情。
因为只要到了那里,他就能够率领大军去讨伐那可恶的逆贼周立!
一想到即将要与敌人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并将其彻底击败,周明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仿佛之前所有的疲惫和困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近日来,二皇子周立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啊!原来,吏部尚书魏无忌突然身患重疾,只能卧病在床,无法处理朝中事务。而这对于一直觊觎权力的周立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当机立断,迅速扶持起自己的心腹之人,让其坐上了吏部侍郎这个重要职位。不仅如此,周立还巧妙地在朝廷的各个部门里安插进了自己的眼线,可谓是布下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
与此同时,太子那一方则陷入了混乱之中。先是太子不幸身亡,接着又碰上吏部尚书魏无忌病重无法上朝理事,这下子众人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般,人心惶惶。
一时间,竟无人能够站出来主持大局,于是乎,已有一部分人为求自保或者谋取更多利益,纷纷转投到了二皇子周立的麾下。
然而,朝中有一股势力却始终保持着中立态度,那便是以大学士孔育德和兵部尚书卫洪为首的一群大臣们。
他们心中只有对当今圣上——周仁帝的忠诚,面对二皇子周立的种种举动,至今尚未明确表态是否予以支持。
虽然眼下看似有不少人都向周立表示了支持,但其中究竟有多少人是真心诚意、死心塌地追随于他呢?恐怕就连周立自己心里也没底儿吧。
此刻,周立正堂而皇之地端坐在御书房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用一种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眼神俯瞰着下方的一众官员。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然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这朝堂之上,已有足足三成的官员表示支持本皇子,你们说,本皇子是否已然具备了登基称帝的资格呢?”
听到这话,人群中的郑为国赶紧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殿下息怒,请恕微臣直言。虽说如今确实有众多官员支持殿下,但若无大学士孔育德的鼎力相助,殿下想要顺利登上皇位恐怕还是会面临诸多困难呐。”
周立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说道:“孔育德与卫洪二人,一直以来皆对父皇忠心不二。即便如今父皇昏迷不醒、生死未卜,但他们依旧心怀希望,坚信父皇定能转危为安。”
站在一旁的郑为国听后,低头沉思片刻,却并未言语。毕竟此处尚有众多旁人在场,诸多事宜实难当众言说。
周立目光敏锐地察觉到郑为国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顿时了然。于是,他挥挥手示意其余官员暂且退下,只将郑为国单独留了下来。
待众人离去之后,周立直视着郑为国,轻声问道:“郑大人,此刻仅有你我二人在此,不知方才你究竟想要说些什么呢?”
郑为国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殿下,待到成功平定东洲和西州之乱,并顺利收归其手中兵权之时,凭借那些豪门贵族们的鼎力支持,再加上我们所掌控的军权,届时您完全有能力迫使陛下禅位于您,使其成为太上皇啊!”
周立闻此言论,先是一愣,随即便放声大笑起来,赞道:“哈哈,果然还是郑大人想得周全!其实近些时日,本皇子已开始在中州以及帝都暗中招募新兵,以防万一。如此一来,大事必成!”
就在二皇子周立正沉浸于自己那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时,太子周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北州这片土地。
早已在有所安排的魏青,迅速与属下取得联系,并亲自指挥众人将太子一路护送,确保其安然无恙地抵达了北州的宛城——这座城市乃是北州当之无愧的政治和经济核心所在。
待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魏青深知太子一路舟车劳顿,便建议太子先行歇息调养一番,以恢复精力。
而他自己,则马不停蹄地去联络远在京城的大伯吏部尚书魏无忌。毕竟,眼下局势错综复杂,每一步都需谨慎谋划,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魏无忌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佯装生病,目的便是要迷惑二皇子周立,使其深信太子已然身亡。
为此,他可谓是煞费苦心,每日里不仅要装作重病缠身的模样,还要时刻提防被人识破这精心设计的骗局。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终于等到了魏青带来的好消息:太子已顺利抵达宛城!
得知此讯后的魏无忌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写下一封饱含深意的亲笔信。
这封信,自然是要交由太子周明亲启的,因为其中详细阐述了他所精心布局的后续行动计划。
原来,若想成功夺回失去的皇位,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获取足够强大的兵力支援。而在众多可争取的势力当中,裕亲王和端亲王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对象。
不过,在实施这一系列计划之前,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让自己能够全身而退,顺利离开危机四伏的帝都,平安抵达北州。
对此,魏无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脑海中不断闪过一个个方案,但又随即被他一一否定……
这一天,原本平静的魏府突然被一阵沉重的阴霾所笼罩,一则令人震惊的噩耗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吏部尚书魏无忌因重病不治,与世长辞!
当这个消息如惊雷般传开时,满朝文武皆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周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显苦涩的笑容。
这段日子以来,他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吃不下什么东西,晚上也总是难以入眠。
如此一来,原本健壮的身躯如今已变得异常消瘦,整个人看上去都憔悴了不少。
然而,每当他想到再过不久就能抵达北州时,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和兴奋之情。
因为只要到了那里,他就能够率领大军去讨伐那可恶的逆贼周立!
一想到即将要与敌人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并将其彻底击败,周明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仿佛之前所有的疲惫和困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近日来,二皇子周立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啊!原来,吏部尚书魏无忌突然身患重疾,只能卧病在床,无法处理朝中事务。而这对于一直觊觎权力的周立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当机立断,迅速扶持起自己的心腹之人,让其坐上了吏部侍郎这个重要职位。不仅如此,周立还巧妙地在朝廷的各个部门里安插进了自己的眼线,可谓是布下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
与此同时,太子那一方则陷入了混乱之中。先是太子不幸身亡,接着又碰上吏部尚书魏无忌病重无法上朝理事,这下子众人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般,人心惶惶。
一时间,竟无人能够站出来主持大局,于是乎,已有一部分人为求自保或者谋取更多利益,纷纷转投到了二皇子周立的麾下。
然而,朝中有一股势力却始终保持着中立态度,那便是以大学士孔育德和兵部尚书卫洪为首的一群大臣们。
他们心中只有对当今圣上——周仁帝的忠诚,面对二皇子周立的种种举动,至今尚未明确表态是否予以支持。
虽然眼下看似有不少人都向周立表示了支持,但其中究竟有多少人是真心诚意、死心塌地追随于他呢?恐怕就连周立自己心里也没底儿吧。
此刻,周立正堂而皇之地端坐在御书房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用一种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眼神俯瞰着下方的一众官员。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然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这朝堂之上,已有足足三成的官员表示支持本皇子,你们说,本皇子是否已然具备了登基称帝的资格呢?”
听到这话,人群中的郑为国赶紧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殿下息怒,请恕微臣直言。虽说如今确实有众多官员支持殿下,但若无大学士孔育德的鼎力相助,殿下想要顺利登上皇位恐怕还是会面临诸多困难呐。”
周立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说道:“孔育德与卫洪二人,一直以来皆对父皇忠心不二。即便如今父皇昏迷不醒、生死未卜,但他们依旧心怀希望,坚信父皇定能转危为安。”
站在一旁的郑为国听后,低头沉思片刻,却并未言语。毕竟此处尚有众多旁人在场,诸多事宜实难当众言说。
周立目光敏锐地察觉到郑为国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顿时了然。于是,他挥挥手示意其余官员暂且退下,只将郑为国单独留了下来。
待众人离去之后,周立直视着郑为国,轻声问道:“郑大人,此刻仅有你我二人在此,不知方才你究竟想要说些什么呢?”
郑为国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殿下,待到成功平定东洲和西州之乱,并顺利收归其手中兵权之时,凭借那些豪门贵族们的鼎力支持,再加上我们所掌控的军权,届时您完全有能力迫使陛下禅位于您,使其成为太上皇啊!”
周立闻此言论,先是一愣,随即便放声大笑起来,赞道:“哈哈,果然还是郑大人想得周全!其实近些时日,本皇子已开始在中州以及帝都暗中招募新兵,以防万一。如此一来,大事必成!”
就在二皇子周立正沉浸于自己那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时,太子周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北州这片土地。
早已在有所安排的魏青,迅速与属下取得联系,并亲自指挥众人将太子一路护送,确保其安然无恙地抵达了北州的宛城——这座城市乃是北州当之无愧的政治和经济核心所在。
待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魏青深知太子一路舟车劳顿,便建议太子先行歇息调养一番,以恢复精力。
而他自己,则马不停蹄地去联络远在京城的大伯吏部尚书魏无忌。毕竟,眼下局势错综复杂,每一步都需谨慎谋划,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魏无忌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佯装生病,目的便是要迷惑二皇子周立,使其深信太子已然身亡。
为此,他可谓是煞费苦心,每日里不仅要装作重病缠身的模样,还要时刻提防被人识破这精心设计的骗局。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终于等到了魏青带来的好消息:太子已顺利抵达宛城!
得知此讯后的魏无忌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写下一封饱含深意的亲笔信。
这封信,自然是要交由太子周明亲启的,因为其中详细阐述了他所精心布局的后续行动计划。
原来,若想成功夺回失去的皇位,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获取足够强大的兵力支援。而在众多可争取的势力当中,裕亲王和端亲王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对象。
不过,在实施这一系列计划之前,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让自己能够全身而退,顺利离开危机四伏的帝都,平安抵达北州。
对此,魏无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脑海中不断闪过一个个方案,但又随即被他一一否定……
这一天,原本平静的魏府突然被一阵沉重的阴霾所笼罩,一则令人震惊的噩耗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吏部尚书魏无忌因重病不治,与世长辞!
当这个消息如惊雷般传开时,满朝文武皆瞠目结舌、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