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 第9章 去镇上改名叶青女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第9章 去镇上改名叶青女

    翌日。

    青男手持文书和户籍用一块褪色的布包起,往村头走。

    村头的李大牛作为村上的牛夫,靠拉人着实赚了不少文钱。

    青男走到李大牛面前,递上 2 文钱后,便坐到了人群之中。

    此时,村头已经聚集了不少要出行的人。

    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出发的时刻。

    有的人轻声交谈着,谈论着此行的目的或是镇上的新鲜事儿。

    有的人则沉默不语。

    大约行走了半个时辰。

    众人终于来到来到镇上。

    李大牛高声喊道:“各位乡亲们,老规矩,我午时在此处等诸位。

    若是错过了午时(11 时至 13 时)。

    那就只能等酉时了(17 时至 19 时)。”

    众人确认好时间后,便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们当中有来镇上做工的,有来售卖自己编制的草鞋、竹筐的。

    青男找人询问了县衙在镇上开设的户籍办理点的位置。

    她按照指引来到了办理户籍的地方。

    男人一脸严肃地拿着她的文书和户籍,仔细确认无误后又问道。

    “确认好了是吗?”

    青男回应道:“是的,官爷,小女子还需要更换名字。”

    男人接着问:“可以,不过需交 50 文的手续费。”

    青男点点头,拿出 50 文递给了他。

    男人接过钱后才露出笑容,询问道:“你要更换为何名?”

    青男说道:“叶青女。”

    她在现代就叫这个名字。

    那 “青男”,一听就像是重男轻女的产物。

    也不知钱老六那般喜欢儿子究竟是为了什么。

    传宗接代吗?

    万一哪天犯下滔天大罪,直接九族起步。

    最后还不是一场空。

    不过这个年代喜欢男孩确实是时代所迫。

    男子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劳动力,多一个儿子就多一份劳动力。

    而且平时若有什么矛盾,儿子就是战斗力。

    很快,男人将新的户籍递给她。

    看着上面的信息:叶青女。

    她心满意足了。

    随后,她前往书店。

    这个时代的女子不能入朝为官,而且地位十分低下。

    重男轻女也是这个朝代的特色。

    她记得在华国,有一位姓毛的伟人曾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昨天她便已想好,要将现代文化与这个朝代的背景相结合,去实施教育。

    不过在此之前,她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律法和历史。

    镇上仅有一家书肆,因而很容易找到。

    走进书肆,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书架。

    书肆分为两层,一楼有一半区域是座位,另一半是书籍。

    二楼则全是书籍。

    此时,正有十多人坐在一楼的位置上抄写着什么。

    还有些人在书架之间来回穿梭。

    叶青女一眼望去,全是男子,并无女子在内。

    书肆掌柜看到来者是一名扎着妇人发髻的女子,衣着并不是很干净。

    女子脸上满是痘痘,着实辣眼睛。

    但他还是礼貌地开口问道。

    “夫人可是要来购买书籍?”

    叶青女微微一笑,将布包从身后取下,摊开在掌柜面前的桌子上。

    “不知掌柜的可收这些东西?”

    掌柜的好奇地看着她的动作。

    随着破布摊开,一支又一支毛笔出现在眼前。

    掌柜的顿时来了兴趣。

    这些毛笔静静地躺在破布之上,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毛笔的笔杆大多由竹子制成,颜色呈现出自然的淡黄或深棕。

    笔杆表面光滑细腻,有着竹子特有的纹理,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有的笔杆上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或文字,增添了一份艺术的韵味。

    笔毫部分洁白如雪,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笔毫纤细而整齐。

    尖端微微聚拢,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当轻轻触摸笔毫时,能感受到它的柔顺与细腻,仿佛在指尖舞动。

    “好好好,老夫自从开设这家书肆以来,从未见过如此巧夺天工的毛笔。”

    叶青女心中一亮,看来能卖出一个好价钱了。

    她并不急于开口,因为她并不清楚行情。

    所以必须沉住气,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反正她最擅长伪装了。

    掌柜的见她迟迟不开口,急忙问道。

    “夫人可是要将这些毛笔全部卖出?”

    叶青女微微颔首,气质这一块被她拿捏得死死的。

    “是的,这些毛笔均是我亲手制作,价格方面您老看着给就行。”

    掌柜的一惊:“自己做的?”

    他在心中暗自打算。

    平时普通的毛笔都在 200 文一支,价格贵了在镇上根本卖不出去。

    但眼前这 10 支毛笔不仅十分精美,触感更是极佳。

    如果拿去县里或者府城,价格至少也是 10 两起步。

    于是深思了片刻后说道:“5 两可好?”

    青女愣住了,她原本以为 10 支毛笔至少可以卖个 10 两银子。

    叶青女轻轻叹了一口气:“行吧。”

    掌柜的以为她对这个价格感到不满意,又开口问道。

    “老夫瞧夫人年龄不大,可是家中有孩子要读书?”

    叶青女点点头。

    “不知可有律法、历史、启蒙书籍?”

    “有的,稍等片刻,老夫给您去拿。”

    掌柜的没有拿多,每种类型各拿了一本。

    将书籍摆放在桌子上,他一本一本的解释。

    “律法书籍分为上册、下册两本。

    虽然书籍内容都是老夫精简过的,但是里面的内容并没有遗漏。

    历史也是如此,有上下两册。

    启蒙书籍可以先学《千字文》《弟子规》。

    等令郎去书院时,书院会提出需要什么样的书籍。

    夫人到时候再过来买即可。”

    他以为叶青女是女流之辈,并不懂这些。

    买书也是为了儿子买,所以讲解得十分详细。

    叶青女没有跟他解释这么多,让他直接从毛笔的钱里面扣就行。

    等掌柜算清后,拿出了一个大布袋子。

    里面装的有 50 两银子。

    叶青女接过手后微微一沉。

    心里暗道 5 两银子这么多吗?

    等她打开布袋才发现不是 5 两。

    当即开口:“您老是不是给多了?”

    掌柜的笑了笑,开了个玩笑。

    “夫人莫不是要质疑老夫的算数?”

    看见她疑惑的面孔,解释道。

    “律法和历史各 2 本,500 文一本,一起 2 两银子。

    《千字文》《弟子规》400 文一本,一起 800 文。

    你一支毛笔 5 两银子,10 支就是 50 两。

    老夫打算厚颜将你这些毛笔卖到府城去,定然能赚不少。

    这些书籍就当是你卖毛笔的钱,如何?”

    闻言,叶青女一愣。

    这老头这么和善的吗?

    不是说无商不奸吗?

    看来事情并非绝对。

    “那我就感谢您老了。”

    掌柜的抚摸着自己的胡须。

    “夫人不怪罪老夫就行,不知夫人怎么称呼。”

    眼前的女子实在是让他好奇。

    不仅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毛笔。

    语言谈吐还十分从容,一点儿也不像是农家女子。

    可她身上的衣着确实不体面。

    青叶女将银子包好,“免贵姓叶”。

    掌柜点点头微笑道:“老夫姓韩,夫人若还有好物,可尽管来找老夫。”

    “好说。”

    随后打了声招呼,抱着一堆书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