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 第115章 见不得他人比自己好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第115章 见不得他人比自己好

    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水稻种植方法的心得。

    这是她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水稻种植方法才写出来的。

    小麦倒是没什么,主要就是种子这一块。

    核心还得是水稻。

    “村长,我给你说说需要做的研究方向。”

    “选种就用 2 种类型的种子。”

    一种是大家的种子,也就是您手上这些。

    另一种是大家去山上寻的种子。

    山上的环境复杂多样,那些种子或许有着不一样的特质。

    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咱们用这两种种子分成 2 种育秧方法。

    如此一来,也就会有 4 种结果可以观察,那种效果好,明年我们就用那种。”

    随后,叶青女又详细地给村长还有大家讲解研究的方法。

    北方天气比较寒冷,在这个年代基本都是湿润育秧。

    可这方法有个弊端,那就是只能看天气,听天由命。

    就像这老天爷要是哪天心情不好,那秧苗的生长可就全靠运气。

    而现代常用的旱育秧、工厂化育秧这两种方法。

    它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湿度,这样育出来的秧苗质量也会更有保障。

    所以结合工序,叶青女给这些种子取了个代号,方便后续记录。

    1家种 — 湿润育秧

    2家种 — 工厂育秧

    3乡野种 — 湿润育秧

    4乡野种 — 工厂育秧。

    每说一个名字,她的声音都清晰而响亮,在田间回荡着,让每一个人都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安排好分工后,村长和另一位族老负责湿润育秧,也就是传统方法。

    村长一脸严肃用力地点了点头。

    “放心吧,青女,这湿润育秧的活儿,我们一直都是这般做的,就是你那边……。”

    叶青女负责工厂育秧。

    “不用担心我,我这边也会全力以赴的,争取让咱村的水稻产量更上一层楼。”

    就这样,大家开始了下地劳作。

    工厂育秧需要的人手不多,60 人里叶青女找了 10 个人帮忙。

    她带着这 10 个人,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叶家走去。

    一路上,她还不时地和身边的人说着育秧的注意事项。

    “大家不用紧张,按照我说的做,肯定没问题的。”

    那 10 个人也都认真地听着,他们有的微微点头。

    眼神里透着对叶青女的信任。

    有的则不时地提出一些疑问,眼神里透着好奇与求知欲。

    叶青女也总是耐心地解答着,那态度温和而又专业。

    回到叶家。

    叶青女准备就在土窑旁边再建立一个木制的露天房屋。

    她站在院子里,环顾四周,眼神里透着思索的神情,在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房屋的雏形。

    她先是用脚在地上丈量着尺寸,一边量一边喃喃自语道。

    “嗯,这儿的空间应该差不多。

    既能保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又能在需要的时候方便遮盖。”

    然后,她指着一处空地,对身边的人说道。

    “咱们就在这儿搭建吧,这样既能保持温度,也能让秧苗进行光合作用。

    一旦中途下了大暴雨啥的,就找东西把屋顶遮盖起来。

    可不能让培育秧苗的坏境受了破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基本都是叶青女出理论知识。

    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解着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

    大家按照她所说的,小心翼翼地动手干着活儿。

    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赶忙向叶青女请教。

    叶青女时不时也会去田地里找村长,看看他们的工序进行得如何。

    然后便和村长蹲在田边,仔细地观察着秧苗的情况。

    她会轻轻拿起一株秧苗,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眼神里透着专业的审视,嘴里还喃喃自语道。

    “嗯,这秧苗的生长态势还不错,不过这儿好像还需要再注意一下……”

    接着,她会和村长结合现代知识理论去讨论一番。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村长会摸着下巴,皱着眉头思考着,说道。

    “嗯,你这么一说,好像是这么回事儿,那咱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调整一下……”

    往往这样的讨论都会让彼此有新的收获。

    两人的脸上也时常会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然而,就在这一片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中,却也有着不和谐的声音。

    这是其他地方的一些村民,站在不远处的田埂上。

    看着这边热热闹闹,心里却满是嫉妒与不满,忍不住吐槽起来。

    其中一个体态臃肿的妇女,双手叉腰撇着嘴。

    “长得一脸狐媚子相,不去县里找大富大贵人家,来这里做什么。

    还教村长怎么种地,真是可笑,村长吃的米饭都比你走的路还要多。

    什么湿秧和厂的,尽胡说八道!”

    她没有遮掩自己的声音在田间回荡着,让人听了心里格外不舒服。

    旁边有人杵着锄头附和。

    “铁牛娘说的没错,一个黄毛丫头,这村长还真信了她的话。

    我看啊,她就是拿我们这些庄稼人寻开心。

    到时候大家伙亏了,她甩甩袖子嫁到县里去。

    又哪里还会管我们平头老百姓的死活。”

    说话的这人脸上带着一丝附和的奸笑,那笑容里透着幸灾乐祸。

    他一边说,一边用锄头在地上随意地划拉着。

    那锄头在地上划出一道道浅浅的痕迹,仿佛在发泄着他内心的不满。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大,这些话自然也传到了其他人耳中。

    那些没有参与研究水稻项目的人埋头干活,时不时的还朝叶青女看过去。

    他们有的偷偷地瞟一眼。

    一方面是看看这个俏丽的人儿到底有啥能耐。

    一方面是看看村长他们能不能研究出什么。

    虽然他们没有说话,但内心还是希望不要成功的。

    毕竟他们没有参与,那就不希望看到有人过得比自己好。

    这种狭隘的心理在他们心中暗暗作祟。

    听到这些露骨的话,村长他们可不镇定了。

    村长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下来,那原本就饱经风霜的脸此刻更是黑得像锅底一样。

    大声喊道:“你们说什么呢!有这闲工夫说闲话,还不如多干点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