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 第97章 开工前的准备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第97章 开工前的准备

    跳着脚说道:“难道我说的不对吗?一旦交不上粮,你倾家荡产去赔吧!”

    铁牛娘也在一旁附和。

    她扭动着肥胖的身躯,走到杨大娘身边,阴阳怪气地说。

    “就是,一群眼皮子浅的,都听她说什么是什么。

    要是真能做出来,我才不相信她愿意把法子都教给我们大家。”

    人群里的骚动自然也引起了几位族老的目光。

    一位族老皱着眉头,那拐杖在地上重重地一顿,发出 “咚” 的一声。

    他大声喝道:“都把嘴巴闭上!谁再在这里说闲话看我老头子不扇他!

    各个都闲的是吧?地翻好了?田浇好了?”

    叶青女却没有去理会这些嘈杂的声音。

    在她看来,扶贫先扶志,不是所有人贫穷都值得去同情的。

    有些人就是天生命苦,还不愿意努力改变。

    就算是机遇摆在眼前也抓不住。

    这些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她也没办法。

    她默默地放下手中的笔。

    “好了,大功告成。”

    村长也笑了笑。

    他向前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几步。

    “青女啊,可否都讲一讲,让我们大家心里也有个底儿。”

    叶青女微微点头。

    她转身面朝大家。

    “咱们村 200 户,有 100 户愿意参与。”

    她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给大家时间消化这个信息。

    随后,她接着说道:“田一共有 30亩,地有 200亩。”

    “我计划今日开始实地考察,明日正式开始。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种植方法是:

    4 - 5 月播种,

    9 - 10 月收获。

    这个时间段我们依旧不变,但播种的方式需要改进。”

    “我们得先找到合适的种子,这是关键。”

    “然后把 30亩田分成两部分,分别种植不同的种子.

    撒播这种方式我们也要改进,改成条播和穴播。”

    “这样做便于田间管理,像除草、施肥这些工作都会轻松很多。”

    这两种方法是目前现代较为常用的播种方法。

    能更精准地控制种植密度。

    叶青女继续道:“具体怎么操作我接下来带大家一步一步进行,大家不用担心。”

    这时,人群疑惑地问道。

    “那我们要是真研究出来了,又或者没有研究出来怎么办?”

    叶青女看向他,眼神坚定而温和。

    “这个好办,所有田地统一计算,赚了就统一交税,最后按比例分配。

    亏了,那我先用银子把税补上,大家做劳工再还给我就成。

    我不会让大家陷入绝境的,咱们是一个村子,就得一起承担。”

    那男子听了,眼中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但还是有些犹豫。

    那个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咬了咬牙,像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继续问道。

    “那我们做劳工什么时候开始?又有多少文钱?”

    叶青女看向村长,眼神中带着询问。

    村长心领神会,他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

    “咱们村近几日会开工造大坝,到时候参与修建大坝的人均可以获得文钱。

    等大坝建成功后,有助于我们养田灌溉,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众人听闻,不禁惊呼。

    “这是真的吗?”

    大坝他们不知道是何物,但能养田灌溉就是好事。

    彼此之间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村长点点头,他提高音量。

    “但是!我先提前说明一下,没有参与的就不能享受大坝带来的便利。

    还有咱们村里建造私塾一事,这些事出力的出钱的都记了名字的。

    有付出才有回报。

    也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若是你们不愿意参与。

    那么你们的子孙后辈也没有资格享受这等众人用汗水打造的好处。

    我们不能让那些自私的人捡得了便宜还骂娘。”

    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看向了杨大娘和铁牛娘。

    两人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喃喃道:“看我作甚。”

    众人一阵唏嘘,那些原本在观望、看戏的人心里开始慌了。

    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犹豫和纠结。

    不一会儿,就有人拔腿就跑。

    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回家,想要和家人商量,那身影很快就消失在村子的小道上。

    而这边,叶青女带着村长和几位族老去实地勘察建水坝的地方了。

    叶青女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停下来,仔细观察周围的地形。

    时而蹲下身子,用手拨开草丛,查看土地的质地。

    时而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透着思考。

    像是在脑海中勾勒水坝的蓝图。

    村长他们跟在她身后,步伐稳健。

    一边走,一边和几位族老低声交谈着。

    几位族老虽然年事已高,但走起路来依然精神矍铄。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眼神中充满了对这次勘察的期待。

    途中,叶青女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向村长。

    “村长,有件事情我需要跟诸位族老商议一下。”

    “青女,有啥问题你直说就是了。”

    叶青女这才继续开口:“我需要兼顾私塾、土窑、大坝、研究水稻的问题。

    实在有些忙不过来,所以需要找几个人来帮忙。”

    村长听了,点了点头,他看向几位族老。

    几位族老相视一笑,其中一位头发花白、胡子拉碴的族老笑着说道。

    “青女,不如就这样吧,咱们几个老骨头虽然上了年纪。

    但一想到这造福后代的事情,就感觉浑身是力气,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这可是能让我们青史留名的好事啊,不如就让我等也参与参与,哈哈哈。”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那动作充满了力量。

    他的笑声爽朗而豪迈。

    其他族老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是啊,咱们都还年轻,说不定有望看到以后村里的繁荣呢。”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件事的热情和期待。

    仿佛在他们眼中,已经看到了大坝建成后村子繁荣的景象,看到了子孙后代们幸福的生活。

    村长点头,深邃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庄重与使命感。

    “这水稻种植,可是咱村的大事。

    关乎着每一户人家的肚子能不能填饱,关乎咱全村人的生计,可不能有丝毫马虎。

    咱们得好好跟你学学研究研究这其中的门道。”

    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