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 第124章 温馨小日常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第124章 温馨小日常

    于是二人便开始打闹了起来。

    外面的稻田里,雨水积聚在田埂之间,形成了一道道潺潺流淌的小溪流。

    稻田里的泥土在雨水的浸泡下,变得更加松软肥沃,为即将到来的插秧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村长其他人站在各自的屋檐下避雨。

    望着那如丝如缕、连绵不绝的雨幕。

    他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后背。

    正如叶青女所说的那样,这几天可能会下雨。

    而且这一下就是整整五天。

    导致修建大坝的进度并没有进展。

    私塾和研究水稻的地方也还好。

    提前做好了防雨准备,还是能有一些进展的。

    叶青女今天哪儿也没去,就安心的在家陪着几个孩子。

    一月正兴致勃勃地摆弄着她那柄木剑。

    那柄木剑在叶青女的帮助下已经被重新精修了一番,如今变成了一柄精美的木剑。

    剑身上的纹理清晰可见。

    摸了一会她把木剑收了起来,屋里不大,没有她舞刀弄剑的空间。

    于是就随便找了一块空地打《八段锦》。

    她小小的身子站得笔直,犹如一棵挺拔的小松树。

    她跟着叶青女教过她的招式,一招一式地舞动着。

    嘴里时不时喊出几声响亮的口号:“喝!哈!”

    二月则是拿着气象瓶东看看西看看。

    她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气象瓶,那模样就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娘亲,这个里面的东西真的可以预测天气吗?”

    二月抬起头,看着叶青女,眼神中带着期待答案的神情。

    叶青女正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她听到二月的问题后,耐心的解释。

    “这个不能说是预测到天气,而是能通过外界的温度改变它内部的状态。

    从而让我们察觉到温度的变化,并做好相应的防范。”

    二月懵懂的点着小脑袋,而后一脸仰慕的看向叶青女。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小星星般的光芒,那是对娘亲满满的崇拜之情。

    娘亲就是她心中无所不能的英雄。

    “那怎样才可以像娘亲一样知道接下来的天气呢?”

    二月眨着大眼睛,一脸期待地问道。

    叶青女瞧着这小家伙对这种东西特别感性,于是带着她学习《百科大全》。

    将书放在腿上,轻轻拍了拍身边的位置,招呼二月过来坐在身边。

    三月想要学医,但是她现在认识的字不多。

    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本简单的识字书,眼神中透着一丝沮丧。

    她试着去看那些关于医学的书籍,可看着满篇不认识的字。

    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小嘴巴喃喃道:“唉,我什么时候才能看懂这些书呀。”

    索性坐在叶青女旁边,和二月一起听她讲解《百科大全》里面的知识。

    二月听到叶青女讲的内容,记性好的她基本都记住了。

    尤其是里面的占卜。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娘亲,这个占卜要怎么学习呀?”

    叶青女也没想到这小丫头会对占卜感兴趣。

    于是借着衣柜的遮掩,从空间购买了一本《易经》。

    然后带着两人一起看。

    “这个动物叫做乌鸦,是一种益鸟,它即代表着阴阳又代表着吉凶的征兆。”

    叶青女指着书上的图片,耐心地讲解着。

    “这个是太极图案,在不同的频率速度旋转下,这两个图案会变成两仪、四象、八卦。

    八卦又可以演申成64 卦和 384 卦,代表着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

    就像我们的生活每日也在变化般。”

    二月点点头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变得越来越好了。”

    叶青女继续细心的教导两个小朋友学习。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叶青女的声音轻柔悦耳,不急不缓地在孩子们的耳畔响起。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微微抬起头,目光缓缓转向坐在一旁的三月。

    “尤其是咱们的中医,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周易》。

    中医追求的医疗效果就是《阴阳平衡》。”

    三月听到说医疗方面,原本就圆溜溜的大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她一下子挺直了小小的身子,原本有些松散的坐姿瞬间变得端正无比。

    小嘴巴微微张开,形成一个小小的 “o” 型。

    一月原本在一旁打着《八段锦》,听到 “兵法” 二字,眼睛也瞬间亮了起来。

    就像发现了宝藏一般,她猛地停下手中的动作。

    三两下就凑了上来一起学习。

    四月这会儿和张悦在厨房跟张氏学习怎么做菜。

    厨房内,灶台上的炉火正旺。

    张氏的厨艺基本都是叶青女教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她跟着叶青女学习了不少新菜谱。

    家里的粮食、蔬菜、肉好似用不完一样。

    张氏虽然心里感到很疑惑,但还是没有过多去问叶青女怎么回事。

    既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那又何必深究呢。

    张氏也感到好奇,这小丫头也就 3 岁左右。

    比自己女儿张悦还要小上一些,可对食材这些那是记得真好。

    “婶婶,我阿娘说要多吃葱姜蒜,这个鱼鱼可不可以多放一点?”

    四月站在灶台边,微微仰着头,眼睛亮晶晶的,一脸天真地看着张氏。

    (葱:提味、去腥

    姜:去寒、去腥

    蒜:杀菌

    这些多吃对身体有益,病人不要吃葱,葱算是另类的重口味。)

    张悦不知道这做菜放葱姜蒜有什么作用。

    反正四月说了,她点头就是了。

    她站在四月旁边,双手背在身后,眼睛看着张氏。

    “阿娘,放。”

    张氏好笑的看着两人。

    “不可以哦,这道菜是清蒸鱼,可以放少量的姜去腥,但是不能太多。

    因为这种做法就是为了保留鱼的原汁原味。”

    张氏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晃了晃手中的锅铲,示意着锅里正在清蒸的鱼。

    四月愣住了:“这样嘛?”

    她微微皱起眉头,眼睛里透着一丝疑惑,小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她的小手指不自觉地放在嘴边,轻轻咬着,似乎在思考着为什么清蒸鱼不能多放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