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 第181章 拜师学医(3)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第181章 拜师学医(3)

    于是,不等江大夫继续出题。

    她一脸认真且带着一丝倔强地提醒江大夫。

    “师傅~您可以出难一点儿哦。”

    江大夫听到三月的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他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好,有意思,行,那老夫就给你出个难题,若是你能解答出,说明你确实有学医这方面的天赋。

    至少老夫还在你这般年纪时,只知道和泥巴呢。”

    江大夫毫不在乎的拿自己说事儿。

    端坐在古朴的木椅上,微微倾身向前。

    “届时老夫便收下你如何?”

    三月听闻此言,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师傅您出吧。”

    一旁的叶青女抱着五月听着二人的对话。

    从两人的对话中,她已经明白了江大夫的意图。

    明显能察觉到江大夫是刻意出简单的题目,其用考察三月的目的早已是不言而喻。

    但三月对事的认真态度也让叶青女感到意外。

    叶青女没有小看任何人,也不会高看任何人。

    对于三月拜师的事情,她不打击,甚至还鼓励。

    在她心中,毕竟三月才仅仅三岁左右,就权当是陪着孩子玩一场充满意义与挑战的游戏罢了。

    可眼下的情形,明显是三月确实有着这方面令人惊叹的天赋。

    正在叶青女思绪如潮、百感交集时。

    江大夫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

    “今有一病患,高热不退,且伴有剧烈咳嗽;

    咯出之痰色黄且黏稠,呼吸急促而困难,脉象洪数有力,然其腹部胀满,按之疼痛。

    且多日未行大便,小便短赤。

    此症复杂,当以何方先治?又需如何随症加减?且详述其理。”

    江大夫的话音刚落,周围安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皆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仿佛呼吸声都会惊扰到三月的思考。

    三月那原本明亮得如同星辰的眼眸中此刻也闪过一丝凝重。

    她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之前江大夫所出的题目,在医书上都能寻得较为详尽的讲解。

    只需稍加记忆与理解便能作答。

    但是这次出的题目,却绝非那般简单。

    是需要将医书上的众多内容融会贯通,巧妙地结合起来,方能找到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难度相较于之前,提升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小胖悄悄凑到江大丫身边,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好奇地扯了扯江大丫的衣角。

    “大丫,你经常帮你阿爷处理药材,你知道这道题怎么解吗?”

    江大丫轻轻地摇了摇头,小声道。

    “不知道呀,我只知道一些简单的药材的药性和炮制方法。

    这种治病救人的复杂病症判断与治疗,我是真的不会。”

    三月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的桌子。

    疯狂地在记忆中翻找医书上的内容,逐字逐句地剖析着各种药性的微妙作用。

    江大夫暗自偷笑。

    无论三月是否能回答的上来,他都决定收三月为徒。

    看着执拗的三月,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要知道当年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拜了一位高人。

    只是后来高人不辞而别,仅教导他零星半点的医学就让他受益终身。

    时间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缓缓流逝。

    就在江大夫以为三月回答不上来的时候。

    三月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师傅,依徒儿之见,此症乃是肺胃实热,兼大肠燥结。

    当务之急,宜先用白虎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

    白虎汤可清泻肺胃之热,石膏用量可稍重,以退高热,知母助石膏清热滋阴。

    调胃承气汤则能泻下燥结之大便,大黄后下以通腑气,芒硝软坚润燥,甘草和中。”

    江大夫原本平静而深邃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讶。

    那眼神像是平静的湖面被一颗石子打破,泛起层层涟漪。

    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与颤抖:“继续。”

    此时,众人包括叶青女都脸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小胖更是夸张地用手捂住了嘴巴,生怕自己会忍不住惊叹出声。

    三月微微扬起下巴,接着说道。

    “若咳嗽剧烈,可加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化痰;咯痰黄稠,再加鱼腥草、黄芩,增强清热化痰之力。

    待大便通畅,热势稍减后,若仍有腹部不适,可去大黄,加枳壳、厚朴以行气除胀。

    此皆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腑气一通,肺热亦能随之而解,而胃热得清,诸症自可缓解。”

    江大夫听着三月的回答,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三月,嘴巴张得大大的。

    “这这……”

    随后,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叶青女。

    叶青女看到江大夫的失态模样,忍不住用手轻轻捂住嘴,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三月看到江大夫的反应,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小脸上满是不解地问道。

    “师傅?难道徒儿说的不对吗?”

    江大夫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猛地失态地拍了一下桌子。

    “实乃神童啊!老夫行医数十载,从未见过如你这般聪慧且对医学领悟如此之深的孩子。

    你简直就是天生的医者之才!今日得你为徒,实乃老夫之幸,亦是医学之幸啊!”

    闻言。

    周围的小孩儿都惊呆了。

    三月听闻江大夫的夸赞,开心地笑了起来。

    她那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悦耳动听,在庭院中回荡,驱散了之前的紧张与凝重。

    她兴奋地喊道:“师傅!”

    这一次她喊得没有丝毫心虚。

    江大夫哈哈大笑,笑声爽朗而豪迈,在庭院中久久回荡。

    “好好好!没想到老夫于桑榆暮景之际,竟能得此殊遇。”

    叶青女瞧着这大局已定。

    微笑着说道:“瞧您这话,您尚春秋鼎盛,望日后于三月之事多费神劳心。”

    江大夫满意颔首。

    “理应如此,既然老夫诚心收下三月,自当倾囊相授,悉心教诲。

    自古学医如攀岳,非一朝一夕可成。

    三月芳龄年幼,在教书识字、育人方面还得你多加勤勉,慎勿重蹈管仲之辙。”

    叶青女含笑点头。

    这会儿三月已经跑到她的脚边了。

    “嘻嘻娘亲!我厉害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