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 第266章 思维导图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第266章 思维导图

    他说得倒是挺干脆,可那话一出口,旁人听了都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一旁的林聪听了,哭笑不得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

    “你有这么多银子吗?你要是有那金山银山,倒也能这么干,可关键是,咱哪有那么多钱。”

    黄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嘟囔着说道:“我倒是没有,不知道我爹有没有。”

    众人都忍不住嘴角一抽。

    叶青女感叹:好家伙,典型的坑爹户

    这时,白德一脸认真地说道:“多做善事,比如为饥饿的百姓解决温饱;

    为平民百姓建房子,让他们能有个躲避雨雪的地方,这不就是在造福百姓吗?”

    梁文听了,眉头微微一挑,轻轻摇了摇头,评价道。

    “尚可,不过这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能解一时之困,却难以让百姓从根本上过上好日子,还得再往深处想想。”

    他的话让白德心里有些不服气。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那我就多做、经常做,还要找别人一起做,积少成多,总能让更多百姓受益。”

    眼看梁文继续摇了摇头,欧阳松突然想到了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咱们想要造福百姓,不若像叶老师这般,通过创造、发明,帮助百姓寻谋生计?”

    闻言,众人恍然大悟。

    是啊,叶青女现在做的可不就是这些吗?

    教老百姓读书识字、教育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教大家如何谋生计。

    这一桩桩一件件,那可都是实实在在地在为百姓造福。

    “欧阳,还是你聪慧。” 众人都夸赞起欧阳松来。

    欧阳松自嘲的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倒不是我聪慧,而是这些内容,跟咱们科考策论里面的要求大差不差。”

    秦七扶了扶自己的小心脏。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我太过愚钝,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他的话让周围的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此时众人才明白叶老师,和眼前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说了。

    原来这背后都是和科考策论息息相关的。

    “我等受教了。”

    叶青女朝梁文微微点头,而后继续开口说道。

    “我虽未经历过科举,但其内容,我尚知一二。”

    “咱们兔国科举向来是以儒家经典为主的。

    主考四书《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另涉及八股文、诗赋以及策论。”

    叶青女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 “四书”“八股文”“诗赋”“策论” 这几个关键词。

    “策论又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民生。

    我这人并不喜欢教人读死书,而是灵活识书,学以致用。”

    台下众人看着叶青女一边板书,一边讲解,而后点头回应。

    “所以,叶老师平日的教学内容,基本就已经为我等讲解了策论的方向。”

    “是也,比青山书院那群,只知道‘知乎者也’的夫子好多了。”

    知乎者也?

    梁文听了,心里暗自咂舌,他以前也是这么教的。

    回想起以前教学的时候,好像也有那么点儿这个意思。

    不过那也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

    要是让他跟青山书院那帮饭桶比,他当然不会认输。

    能当上太傅,那自然是有一些看家本领,哪能轻易被人比下去。

    “教书育人本为一体,于教书时,助力学子塑造完整且良善的三观;

    于育人中,辅助大家善用书本知识,明辨是非……”

    “趁现在还有时间,我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告知你们,你们可以先看看适不适用。”

    众人一听,顿时打起了精神,一个个挺直了腰背。

    “这个方法呢,就是思维导图,与传统的‘经学注疏体系’不一样。”

    叶青女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下:

    “思维导图” 和 “经学注疏体系” 这两个关键词。

    “如朱熹所着的《四书章句集注》,采用的是以注疏串联之法,也就是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关键知识点,与思想脉络,通过注释、疏解的方式一一呈现出来。”

    学子可循此注疏体系,把握经典架构与内在逻辑,颇类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明晰主次之效。”

    “但与我要教诸位的思维导图不一样。

    诸位可以尝试将其中一本,进行分解,可分为大纲、细纲,先了解正本书的结构框架,在进行逐一学习。

    这种方法比传统死记硬背,要更快熟练书本内容。

    只要记住了这个框架,哪怕是让诸位在以自己的个人见解,书写一本,也不是什么难事。

    经学注疏体系:以文字阐释为主;

    思维导图:以可视化图形呈现,重在辅助个人学习、思考与知识管理,助益提升记忆、激发创新、提高效率。

    大家在青山书院学习已久,想来对四书五经的内容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事要真说起来,叶青女还是捡了个大便宜。

    毕竟大家在青山书院都已经学了那么长时间了,那些经典的内容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叶青女这会儿就只需要教他们如何去总结归纳,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就行了。

    不像教那些零基础的村民,得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一点点地从头教起。

    其次,就是教他们一些关于策论里面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带大家实践。

    梁文惊讶的看着叶青女板书的思维框架。

    对这种新颖教学方法的好奇与思索。

    “确实是个颇为不错的方法。”

    随后,叶青女便开始为大家做起了示范。

    将《大学》与《荀子》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分解、分析,结合。

    “《大学》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好于《荀子》-修身篇幅对应,内容不一样,但主要核心思想是一致,如此学习,亦能学一、知二,举一反三。”

    王智睿听得入神,眼中似有光芒闪烁,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喊道:“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