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24章 夏原吉硬刚朱棣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24章 夏原吉硬刚朱棣

    朱棣听到这,脸上露出笑意:“前些日子朕说在朝中有关系,怕陈羽嫌官小,还特意告诉他是太子府上的关系。”

    “可陈羽却用时机未到推脱,我能有什么办法。”

    郑和闻言,沉默下来。

    陈羽整的这一出还挺神秘。

    但是以陈羽的能力,他说时机未到,有可能真的是时机未到。

    “既然如此,就全凭陛下安排。”

    “只是,回宫之后,陛下可千万不要忘了下西洋的事情,早一点下海,才能早一点从海上丝绸之路上赚钱,让大明的国库就早一天充盈起来。”

    朱棣看着郑和如此郑重,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朕心中有数。”

    “可出海之后,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郑和掷地有声的说道:

    “臣一定不负皇恩。”

    …………

    …………

    接下来几日,朱棣投入到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中去。

    不多时,侍卫禀告,门外户部夏原吉求见。

    前几日朱棣回来之后,对户部下达了筹备下西洋的命令。

    看来事情应该是有些眉头。

    “宣。”

    朱棣揉了揉太阳穴,只希望待会夏原吉不是进来与自己唱反调的。

    整个朝堂之上的臣子,也只有夏原吉会让朱棣有这种担心。

    夏原吉进来行礼之后,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朱棣放下手中奏折,头也不抬的说道:

    “夏原吉,朕让你准备北伐的事情进展如何?”

    夏原吉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陛下,漠北边线并无战事,为何一定要打。”

    朱棣面无表情,接着拿起另一份奏折,说道:

    “朕自登基以来,曾数次派遣使者,告知鞑靼的大汉,表示大明想与他们修好,可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方连一个字的回信都没有。”

    “什么意思不是很明显了吗?这哪里是不回消息,这分明就是打朕的脸!根据以往经验,漠北那些狼崽子不肯修好,那必定是要犯边。”

    “而且朕收到消息,草原上的鞑靼与瓦剌竟然有联合的迹象,这还得了,朕自洪武十三年起,奉皇命镇守北平以来,未让元人越雷池半步,如今朕自己当了皇帝,怎么能让老百姓受元人的欺负?”

    面对草原的挑衅,必须打回去。

    打到那些草原上的势力服!

    否则,他们要是结合起来,那对大明来说威胁将是致命的。

    到那时起,大明再想要制衡,就需要花费更多人力物力。

    所以,朱棣就是想要通过征伐鞑靼,让草原上的人看看,大明的肌肉。

    打消他们对抗大明的想法、

    话落,大殿之上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夏原吉爱惜国力民生,但是他也知道有些时候你不去打敌人,敌人就会认为你软弱,跑过来打你。

    所以,对于征伐漠北一事,夏原吉在大局上,还是尽心尽力的去筹备所需要的物资,钱财。

    而且朱棣靠奉天靖难成为皇帝,注定以后是一个马上皇帝。

    碍于于民休息,恢复国力。

    朱棣没有在登基第一年立刻下令征伐漠北,已经算是最大让步。

    良久,夏原吉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大明征伐漠北情有可原,可为什么前几日陛下又决定下西洋。”

    “陛下还要编大典,修建运河,修建新都,钱从哪里出?”

    “陛下,永乐一朝同时干的事情太多,还都想着齐头并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这也不是一代人就能做到的,给子孙们留点吧!国力吃不消啊!”

    夏原吉就像倒苦水一样,一股脑的将话说了出来。

    听着夏原吉来哭穷,朱棣的脑瓜子嗡嗡的。

    “朕知道有些事情是做的急了些,致使国库空虚,所以朕才组织下西洋,帮助为大明从另一个地方获取钱财。”

    换做任何一个人,朱棣都不会这样给他解释。

    直接一个字:要么滚,要么死!

    可夏原吉不一样。

    当初他可是一个为了工作,连命都不要的主。

    严格来说,夏原吉也算建文旧臣。

    但是朱棣还是重用他。

    原因就是夏原吉忠心的既不是建文,也不是自己。

    而是天下。

    夏原吉没有不懂朱棣画的画的那些大饼,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这一场靖难大明足足打了三年,陛下知不知道我大明如今有多少户口?朝廷打没了多少人丁?荒芜了多少土地?今年能征收上来多少赋税?除去朝廷开支,皇宫供养,官吏俸禄,水害干旱赈灾之外,还有多少结余?”

    尼玛!

    给你脸了是吧!

    从来都是朱棣质疑其他人的份,何时轮到自己被其他人这样责问!

    朱棣强压着怒意说道:

    “夏原吉,朕出发点是好的,朕要做到四方宾服,万邦来贺,这些你不懂。”

    夏原吉神色坚毅:

    “陛下,杨广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就是那个二世而亡的隋炀帝。”夏原吉一副悍不畏死的样子,接着补充道。

    听着夏原吉拿自己与隋炀帝那个家伙比较,朱棣真害怕一气之下把夏原吉杀了。

    朱棣摆了摆手,大声说道:

    “这天没法聊了,退下!”

    下西洋时陈羽说可以获得暴利,但这让朱棣怎么解释?

    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秀才遇到兵,有口说不出的感觉。

    明明他的武力值大于智力值。

    出现了这种情况让朱棣更加烦躁。

    夏原吉看着自己根本说不动朱棣,于是直接搬出杀招: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百姓疲惫,高皇帝曾经说过,大明乃是与皇帝与百姓共天下。”

    “如今,该让朝廷与百姓歇一歇了。”

    朱棣盯着夏原吉,心中勃然大怒。

    你算老几啊?!

    竟敢拿我老子来压我!

    朱棣一巴掌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生气的大声道:

    “你是说朕今日所为有悖祖训?”

    夏原吉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样子,恭敬道:“臣不敢!”

    朱棣大声斥责:“你已经敢了,来人,将这个藐视皇恩的狂徒拿下。”

    夏原吉也是一个头铁的家伙,看着门外进来的侍卫,对着朱棣拱了拱手。

    “不用了,我知道大狱在哪。”

    朱棣都气笑了,胡子都气的轻微颤抖起来:

    “这个夏原吉,简直就是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真的是宁愿下大狱也不愿意再管大明的户部,好,好的很啊!”

    “纪纲,你速带锦衣卫,去抄了夏原吉的家。”

    纪纲听见这道命令,很想说夏原吉是一个难得的清官。

    可是看着盛怒的朱棣,还是没敢开口。

    “遵旨!”

    …………

    …………

    不多时,纪纲带着锦衣卫完成了对夏原吉抄家的任务。

    朱棣余怒未消,批阅着奏章,看着纪纲进来,沉声问道:

    “讲。”

    纪刚恭敬的答复道:“夏原吉其家无余财,所抄之物,折合白银不足百两,听坊间说,夏府里,每十日……才食一肉。”

    朱棣正在批阅奏章的手停住了。

    没有想到大明这样一位肱骨之臣,生活竟如此清贫。

    朱棣听到这气已经消了大半,叹了一口气,命令道:

    “告知昭狱,要好好待夏原吉,让他每日食一肉,牢房要大,要宽敞透气,晒的到阳光。”

    唐朝李世民手底下有一个官员叫做魏征,天天给李世民那个皇帝找不痛快。

    可是李世民不仅没杀,还给魏征升官。

    李世民有那样的觉悟,朱棣自认不差。

    且夏原吉的出发现确实是为了大明着想。

    更重要的是夏原吉的工作能力,确实没得说。

    户部离开了他,还真玩不转。

    朱棣想了想继续命令道:

    “命人去户部拿没有处理完的公务,让夏原吉在牢狱里面继续给朕批阅。”

    “告诉夏原吉,朕让他在牢狱里面不是白过的这么舒服,要是耽搁了政务,朕要他好看!”

    “遵旨。”

    纪纲领命退下。

    朱棣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当上皇帝之后,他感觉过的并不轻松。

    还不如以前大哥在的日子。

    他在北平镇守边疆,只需要找朝廷要银子粮饷。

    像是国力民生什么的,都不用考虑。

    要是漠北的鞑靼不老实,直接出兵狠狠的揍。

    哪需顾虑这么多。

    想想大明之前的皇帝,想修行宫修行宫,想下江南游玩就下江南游玩……

    汉武帝更是玩出了金屋藏娇的典故。

    可是他呢……

    同样是皇帝,没有将大把的银子用到享乐上。

    用到文治武功上都不行。

    要是下西洋的话,好像还有十几万两的窟窿没有凑齐!

    光想一想就头疼。

    朱棣本来想着等过段时间的中元节,趁所有藩王都在的机会。

    先对他们进行削藩,然后再拉他们下西洋。

    事成之后,让他们看到下西洋的暴利,这样不仅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运转起来,削藩的事情也成了。

    多好的一举两得。

    可如果等到中元节,那么下西洋又要推迟。

    “算了,出去问问陈羽这件事情该怎么办吧。”

    朱棣心中并没有对这次出访,抱有一个结果。

    更多的是找陈羽喝喝酒,宣泄一下压力。

    毕竟政策的事情,陈羽可以提供一个方向。

    但钱的问题,没有那是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