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98章 杀永乐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98章 杀永乐帝

    陈羽听见朱高煦说的,轻轻叹了一口气道:

    “朱哥,凡事都要动脑子,杀人越货的前提下,是想清楚谁对这件事的阻碍最大?”

    朱高煦听后,微微皱眉。

    见朱高煦思索,陈羽喝了一口最新买回来了的茶。

    沁人心脾!

    好茶!

    相较于陈羽的轻松,朱高煦则是眉头紧皱。

    想着到底该杀谁,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半晌,朱高煦叹了口气说道:

    “陈兄,我实在想不出来,到底杀谁啊?”

    在朱高煦看来,杀了倭寇那帮使臣后,第一个蹦出来的,一定是那帮御史大夫。

    这帮家伙,迂腐!

    当然也不怕自己,甚至巴不得死在自己刀下。

    好流芳千古。

    可杀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杀一个,还会有接二连三的御史蹦出来。

    陈羽轻抿了几口,笑道:“很简单,假设汉王杀了倭寇使臣,那么事后对汉王的影响最大的一定是惩罚汉王的人!”

    事后惩罚自己的人?

    御史脾气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但说御史惩罚自己,无非就是在史书上骂自己两句。

    不疼不痒。

    谈不上惩罚。

    朱高煦细细品味着这句话,突然他脑海中浮现出朱棣的身影。

    顿时脑子轰的一声,像是要炸开似的。

    尼玛!

    杀爹!

    杀了之后,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毕竟事后,自己成为了大明的新任皇帝。

    到那时,哪怕有什么罪责又怎样?

    帝位面前,都是浮云。

    就像杀了亲侄子上位的朱棣一样。

    朱元璋总不可能掀开棺材板爬出来,惩罚朱棣吧?!

    朱高煦试探性的问道:

    “总不可能要杀当今的永乐帝吧?”

    陈羽点了点头,夸赞道:

    “不错啊,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本质上,就是杀永乐帝!”

    刹那间,朱高煦的眼神骤然一狠。

    但眨眼之间,这股杀意就消散的无影无踪。

    仅仅只是升起一个念头。

    实操,他不敢。

    朱高煦甚至回想起方才脑海里面的杀意,背后冒出的一股寒意直达天灵盖。

    主要是朱棣对三位儿子拿捏的太死了。

    而且朱高煦对于朱棣之间的父子情,异常深厚。

    朱高煦只以为陈羽又像来时那样,在打趣他。

    于是埋怨道:

    “陈兄,可不敢这么开玩笑。”

    “让汉王这个做儿子的,去杀永乐帝?”

    “这个主意只要说出口,估计你下次就再也见不到我了。”

    陈羽缓缓开口说道:

    “朱哥,你看你自己都说了,杀永乐帝了,哪怕动一下这个念头,估计此人以后就够呛。”

    “那如果动这个念头的人是倭寇,甚至下杀手的人也是倭寇,试想一下永乐帝接下来该如何做?”

    话落,朱高煦眼睛顿时一亮。

    一时之间脑子痒痒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要长出来。

    朱高煦赶紧给陈羽的茶杯满上,笑呵呵的说道:

    “陈兄,赶快说下去,你可要急死我了。”

    陈羽淡淡的开口道:

    “很简单,只要将这个问题拆解开不就行了,而难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南洋诸国抱团来找大明的汉王走私军需用品:二则是想汉王想对倭寇玩黑吃黑。”

    “过几日不是中元节吗,到那时万邦来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场面,无外乎来源于大明强盛的国力。”

    “可在这种隆重的场合,倭寇大庭广众之下,行刺永乐帝,成不成功都不要紧,只要这个事情发生了,那么你认为永乐帝会做何反应?”

    朱高煦沉声道:“小小倭国,敢行刺大明皇帝,永乐帝必将龙颜大怒,估计会将这日本使臣凌迟。”

    “到那时,估计满朝文武也会群情激奋!”

    华夏自古以来都有一条潜规则。

    不斩来使。

    可若使臣想杀华夏的皇帝,那就另当别论了。

    此时使臣的身份,已经转变为了刺客。

    不斩来使的潜规则,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陈羽点了点头道:

    “南洋小国私下里联合倭寇想与大明走私军用物品,原因就是想要填补自家的国防,以便应对强大的敌人、海盗。”

    “可他们这个小团体其中一份子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认为其他的小国事发后会怎么样?”

    “肯定迅速与倭寇划清关系,对一起走私军用物品的事情,也定然只字不敢提。”朱高煦连忙说道。

    他对这些可太熟悉了。

    草原上的漠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各个部落平日里看上去和睦共处,互帮互助。

    可是大明军队开过去的时候,都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说到底其中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利益。

    当所获取的利益,远远小于损失时,那么这样的关系就会迅速做出改变。

    陈羽靠在了椅背上,笑着说道:

    “那这件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堂堂汉王难道还找不到几名倭寇来做这件事,在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人塞进去,难度对其他人来说很大,但对汉王来说可能压根都不是事。”

    朱高煦默认的没有说话。

    查自己这位王爷,也就是走个过场。

    包括找几名海盗。

    南京城中死囚倭寇还真不少。

    到时候,可以套路两个在那天表演一下。

    陈羽继续说道:“倭寇使者一死,所有参与者撇清关系,相当于人证销毁了,汉王拿到了钱,纯纯白嫖。”

    “至于倭寇,估计事后还要向大明纳一大笔贡品,来平息大明的怒火。”

    朱高煦闻言,豁然站起身。

    果然啊,

    漂泊在外的四弟,不愧是他们老朱家的人。

    这脑子转的真快。

    朱高煦从来没有感觉这样浑身舒坦过。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打仗。

    虽然他不懂政务,但是他知道讨论战术。

    但政务与战术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要动脑子,想办法。

    可陈羽呢?!

    毫无压力,一盏茶的功夫,想出来这样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这就是身边有一位顶级谋士辅佐的感觉吗?

    这就是朱棣身边每次遇到难题,都有大师姚广孝出谋划策的感觉吗?

    自己只需提出问题,然后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

    一时间,朱高煦看向陈羽的目光异常炙热。

    众所周知,私生子在古代没有继承权。

    凭借这一点与陈羽展现出来的智慧,朱高煦对陈羽好感直接爆表。

    果然,自己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命!

    上天在这夺嫡的关键时刻,竟然给自己送来了一位好四弟,来弥补自己在政务上的弊端!

    天助我也!

    陈羽说完之后,看着面前的朱高煦豁然站起身来,下意识的也抬起头来。

    恰好与朱高煦火热的眼神对上了!

    四目相对!

    配上朱高煦一脸标志性的络腮胡。

    陈羽不受控制的打了个冷颤。

    菊花一紧。

    尼玛!

    这家伙,该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