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20章 对外贸易,将蛋糕做大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20章 对外贸易,将蛋糕做大

    陈羽耸了耸肩,说道:“很简单的事情,永乐帝的志向就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奉天靖难没错,那么总要功绩。”

    “但是想要完成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哪有这么简单,首先就是需要大量的金钱。”

    “如果永乐帝发现下西洋的财富,你认为他会跟其他阶层的权贵共享吗?”

    “所以老朱,我建议你趁着第一次情况不明朗的时候,多放置一些货物拿到国外去贸易,保证你赚的盆满钵满。”

    郑和看着陈羽当着朱棣的面,说朱棣‘抠’……霸道,而且非常的自然,心中有无数个为什么在头顶上飘了过去。

    随后后知后觉的想起来永乐帝目前只是陈羽口中的‘老朱,看来是对陛下的身份真的不知道。

    否则也做不到这么随意。

    郑和可不敢附和陈羽的话,只是在心中表示了赞同。

    陈羽说的没毛病。

    郑和下西洋朱棣还交给了他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向大明周围国家宣扬大明国威。

    打造盛唐时期万国来朝的场面。

    如果真的让朱棣发现其中暴利。

    那么毫无异议,单干!

    毕竟国威不能当饭吃,归根到底还是钱来的实在。

    朱棣怔了怔,好家伙,我一个皇帝在陈羽面前像是被摸透了一样。

    紧接着轻轻咳嗽了一声,问道:

    “掌柜的,这样有什么不好吗?”

    “这些钱最后还是会用到国家财政上面,用在征伐漠北,还大明边疆稳定,修运河造福天下百姓。”

    陈羽不由失笑道:“整个国家只有皇帝一个人同意,老朱你认为这个生意能长久吗?”

    华夏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控制,自朱棣之后几乎断绝。

    要知道当时大明的国力,在世界称第二,几乎没有国家可以称第二。

    但是就这么放弃了海洋霸权,把广阔的海洋让给了西方的殖民者和东方海盗。

    着实可惜。

    朱棣皱眉:“如果有利益,为什么不会坚持?”

    陈羽叹了一口气说道:“因为大明所有阶层的权贵也好,士大夫也罢,都没有从其中获取利益,所有好处全都都由皇帝一个人占了,他们当然会以各种理由反对。”

    “其实这也没有办法,永乐帝确实算得上一代雄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确实眼界看的不够长远。”

    “要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利润,不要说皇帝了,哪怕是捆绑上整个大明举国之力,还有很大的剩余。”

    “而且只要永乐帝把握住了海上丝绸之路,不要说汉唐了,六合一统的始皇帝也能与其并肩,甚至超越。”

    朱棣呆了呆,眨了眨眼,然后拿起身前的酒给自己倒了一杯。

    几杯烈酒下肚。

    还全然沉浸在刚才的话语中。

    陈羽也认为后世过的实在太憋屈了,在最适合进行大航海的时期,只堪堪进行了几场下西洋后就海禁了。

    大清时期做得更加过分,直接来一手闭关锁国。

    如果明朝花费一部分精力用来维持大航海,哪里还有欧洲殖民海上霸权什么事。

    说不定以后汉语还替换掉英语,成为世界主流语言。

    但事情没有如果。

    陈羽吃饭时说的话,吹的牛,全然都是有感而发。

    身处皇宫之中的永乐帝注定无法听到。

    陈羽喝了一口酒之后,沉声说道:“永乐帝要想完成千秋大业,那么一定会收取大量税赋,说白了,就是在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但是压榨饱经战乱的百姓意义确实不大,扣田赋能扣多少银子出来?”

    “百姓早就成穷鬼,没油水可榨了。”

    朱棣与郑和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双方眼中的懵逼。

    什么叫做百姓没有油水可榨?

    田税不是自古以来的事情,而且他们对百姓收取的税与元朝相比,已经很好了。

    但陈羽说的话还是让朱棣有些难堪。

    其实不论是下西洋,还是征伐漠北,朝中每天上书反对的声音从来没有断过。

    说天下百姓历经几年靖难。

    好不容易战争停息。

    应该施恩于天下,让天下休养。

    朱棣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外出征战所需的军粮和士兵的武器锻造、伤药和身上所穿的铠甲,都是需要从国库中支取银钱。

    而国库中的这些银钱又来源于百姓们的赋税。

    但无论如何,漠北又不能不打。

    毕竟,草原上知道大明靖难之后,都非常的不安分。

    要是让漠北看出大明的疲态,估计损失更大。

    行军打仗,估计真要苦一苦百姓了。

    但他能怎么办?

    国库没钱啊!

    如果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让朱棣搞到钱,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去搞。

    哪怕发动战争。

    毕竟,战争的本质就在于获得利益。

    漠北战争其实也是在与大明获利。

    只是很难体现在百姓身上。

    朱棣忍不住问道:“难道将大明税收转移到海上丝路,就可以减免大明百姓负担?”

    陈羽想了想,指着桌子上的一盘菜说道:“这桌子上有三盘菜加中间的一个羊肉火锅。”

    “我们先抛开这盘羊肉火锅,围着火锅的三道小炒就像是大明的税收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田税占据八成,商税占据一成,盐税占据一成。”

    “假设我一个人需要吃掉两个小炒才能饱,那么留给老朱与老马的只剩下一盘小炒。”

    “这个时候外界又有了新的食物:‘羊肉火锅’,那么我们三人吃半份羊肉火锅就可以撑的发慌,那么这三道小炒是不是就不用吃了。”

    朱棣眼睛一亮,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如果大明的财政收入有额外的地方,那么百姓每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田税,大明财政不仅不空虚,还会因为海上丝绸之路有富余。”

    陈羽点了点头:“对,不苦百姓其实很容易,那就是将菜做多就行,也就是额外收入。”

    这一点就跟后期欧洲国家高福利政策一样。

    欧洲先祖通过大航海时代的海上殖民,掠夺了大量其他国家财富。

    这才有了高收益来保障欧洲本国百姓高福利。

    要知道大清的所有赔款加起来,按照购买力进行换算,可以给二十一世纪的华夏百姓每人两百万。

    上一世就是海禁,让他成为了无限内卷的九九六一员。

    好在穿越到了大明不需要加班。

    否则穿越之前整天加班,穿越之后还加班的话,那不是白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