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38章 商税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38章 商税

    “啊?”

    夏原吉轻啊了一声。

    他此时内心有些失望。

    要知道如果士绅阶级拿不出钱来的话,那么这笔钱还是要从户部出。

    而目前对于户部的情况,想要拿出这笔钱,根本不可能。

    看着朱棣的意思,对于从藩王那里筹款,也不现实。

    那没有办法。

    只能将下西洋的事情耽误了。

    朱棣如果想要强行征收,那么夏原吉就死谏。

    农民在田地间忙活一年,收成扣除掉自家所需,总共还剩下多少?

    士绅阶级强大,但是农民阶级同样不可忽视。

    朱棣脸色也有些失望,目前大明财政的税收情况,他与陈羽之前交谈过。

    大部分来自农民土地税收。

    对于刚刚经历过靖难之役的百姓来说,已经没有油水可榨了。

    如果对百姓用强,有可能会收到一些税收。

    但是必将造成民心浮动。

    甚至到时候引起各地方百姓揭竿而起,也不是不可能。

    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百姓是一个王朝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自己父亲朱元璋最为重视的存在。

    百姓的生活状况可以影响到社会是否安稳,统治是否稳固。

    只有让子民过上富足的生活,明朝才有可能更长久的延续下去。

    况且受朱元璋思想洗礼的朱棣来说,他得到父亲认可的其中一条途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阖家幸福。

    而不是看着他们穿的衣衫褴褛,连饭都吃不上。

    这也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陈羽看着老朱跟老夏的脸色有些不太对劲,知道他们想岔了。

    毕竟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一提到税收,首先就是与百姓的田产税挂钩。

    陈羽笑着说道:“我说老朱你是不是想要找农民收税?”

    朱棣听着陈羽的打趣口吻,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不找农民收税,士绅阶级与藩王目前动不了。

    那钱还可以到哪里去搞?

    而且还是用收税的方式。

    陈羽上下打量了一下老朱之后,开口道:

    “老朱我们之间只是简单的交谈,通过聊天解闷,并不会用于到实践当中,待会儿我说什么,你与老夏可不准生气。”

    朱棣与夏原吉看着陈羽这一副神秘的样子,好奇的保证道:

    “掌柜的放心就是,只是到底是什么办法?”

    陈羽不卖关子了,继续道:

    “国家缺钱,那么只要找到一个既有钱,而且力量弱的群体收钱不就好了,就比如商人!”

    “商税!”

    朱棣听闻眼睛一亮,顿时拍着桌子惊呼。

    夏原吉听着感觉脑子痒痒的,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长出来。

    “不错,老朱你我都是商人,可是商人也是有大有小,就像是我们两个差距就很大。”

    陈羽说的不假,如果没有老朱每隔一段时间过来捧捧场。

    那么陈羽估计要喝西北风了。

    但是陈羽当然不会让自己沦落到那副田地。

    再穷不能穷穿越者。

    把自己饿急了,那可就要拿出划时代的产物出来卖钱。

    但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在没有足够的权力之前,陈羽认为自己还是苟一点好。

    而且目前的状况陈羽感觉还不错,悠闲,富足。

    提前过上了退休一样的躺平生活。

    陈羽看向老朱继续说道:

    “老朱,像你这种大商人一日所挣得的利润,可能就是农户一年的收入。但是目前朝廷的税收对商人来说异常的宽松,商税只有三十取一,并且规定了许多免税的商品和交易类型。”

    “商税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大头,如果真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税收系统,将来有可能朝廷的运转,只需要农民只需要交很小一部分,甚至根本用不上田地税。”

    洪武帝朱元璋登基之后的,大明百废待兴。

    朱元璋大力发展农业,不断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帮助更多人脱离食不果腹的困境。

    在朱元璋的努力之下,明朝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上亿亩。

    但是随后朱元璋制定了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将商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商人流动性过强,为基层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要是打压商人的话,就对商人多征收一些税,可洪武帝却恰恰相反,对商人的税收采取了极度宽松的政策。

    明确规定了商税的征收比例为 1\/30。

    国家的大部分财政压力,全部压到了农民身上。

    朱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如果商税收取的好,那么以后有可能将不会让农民征税?!

    这放在历朝历代,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如果成了,不要说千古一帝,朱棣相信哪怕是万古一帝的位置,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掌柜的,说的不错,有的商人一天的税收,确实抵得上平常百户一年的收入,这简直就是踏马的离谱。”

    “那些商贾不从事生产,不从事体力劳动,却能获得如此丰厚的钱财;而那些农民呢,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的都是重体力,吃的也是粗茶淡饭,肉对农民来说完全都是奢侈品。”

    朱棣越说越有些激动:

    “而且,明明已经这样不公,可是百姓辛苦一年下来劳作的粮食,除了要上交给朝廷,还有一部分还要卖给商人来补贴家用。”

    陈羽看着朱棣这副样子,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朱也太狠了。

    有没有可能,你自己就是一个大商贾!

    还没喝酒呢,就像是发酒疯似的对着自己狂喷。

    要是喝起酒来,又该会是什么样子?

    边喝边扇自己大嘴巴?!

    想着老朱是从前线退伍下来的老兵,心中装有家国情怀,有这些反应很合理。

    于是想了想,笑着说道:

    “老朱,你还挺……忧国忧民。”

    “原本我以为你听到收取收税,会拍着桌子接受不了。”

    “看来是我多虑了,你的格局让在下佩服,待会儿我一定陪你好好的喝几杯。”

    朱棣一怔,对啊,我现在的身份是商人。

    朱棣瞅了夏原吉一眼,意思是说:

    你们每一个人进来之前,我都会对你们万分提醒。

    可是轮到我失态的时候,你们连轻轻咳嗽一下都做不到。

    朕对你们太失望了。

    夏原吉没有附和陈羽的话,反而说道:

    “对商人收税,恐怕会遭受很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