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140章 所以免费的东西,都在暗中标记好了价码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140章 所以免费的东西,都在暗中标记好了价码

    徭役之苦,十倍于赋税?

    此番言论一出,朱棣与夏原吉对视一眼,眼中皆是不信。

    陈羽将二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想了想问道:

    “老朱,老夏,不知在你们眼中,何为徭役?”

    朱棣顿了顿,理直气壮地说道:

    “徭役自然就是朝廷人手不足,然后征集天下百姓一同建设大明。百姓们修筑城池、疏通河道、建造宫殿,这些就是徭役。”

    “此乃国家运转之需,为了让大明江山更加稳固,而实施的一种办法。”

    这时,站在一旁的夏原吉也不在沉默,出言附和道:

    “此言极是。”

    “徭役之苦,十倍于赋税这种说法不妥,徭役看似是百姓负担,实则是为了长远的福祉。”

    “通过徭役,各地的基础设施得以完善,交通便利,水利通畅,农事便有了保障,商业也能繁荣发展。”

    陈羽听着老朱与老夏脱离实际的发言感到诧异,但是想着两位商贾从来没有参加过徭役,又感觉都在情理之中。

    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永乐初期朝廷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家事务,默认商贾通过缴纳一定的钱财代替服徭役的情况。

    陈羽沉吟片刻之后,淡淡的说道:

    “老朱,如果徭役真的像你说的这么好,那么也不会成为压垮大秦的最后一根稻草!秦朝男子从17岁就要开始服役了。刚才说的修路、修水利以及修宫殿这事儿,一去就是一两年的时间。”

    “从古至今,男性一直都是耕田的主力,家里的男人都去服徭役,一走一两年,那么家里只剩下女人、小孩和老人,家中的妻女会不会遭遇旁人的欺辱暂且不论,光是这一两年的收成必然会出现问题。”

    “收成不好,那么和赋税就没办法交上去。你能去跟朝廷讲我今年收成不好,然后交不上税吗?定然不行!因为历朝在这方面的律法非常严苛,根本不会给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以摆在百姓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干、要么死!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华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天下纷纷响应,揭竿而起,奋六世之余烈的大秦,就这样二世而亡。”

    陈胜、刘邦的起义,都与徭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看陈胜,秦二世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就在这征发之列,还被任命为屯长。

    那时候徭役制度严苛,百姓们苦不堪言。

    陈胜在服徭役途中喊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意思是说服徭役去了是死,不去也是死,既然如此,干脆反了吧!

    这句话的杀伤力,可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多了。

    因为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活着,可是秦朝连苟活的机会都不给百姓。于是无数被徭役压迫的百姓纷纷响应,反秦的浪潮就此掀起。

    再瞧刘邦,他担任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可是一路上队伍中的人都不愿意服徭役,不断有人逃跑。

    刘邦眼看交不了差,索性在芒砀山落草为寇,赶上了陈胜掀起的反秦浪潮,这才有了后来的汉高祖。

    …

    朱棣与夏原吉二人听后沉默了,陈羽所讲述的问题虽然不好听,不过说的确是事实。

    农民赖以生存的方式就是土地,而徭役则是让他们远离了土地,而且还……没有工钱!

    在陈羽这一番话中,他们不得不承认:

    徭役之苦,十倍于赋税!

    历朝历代为了防止土地兼并问题,都会颁布相应的措施,但对于徭役几乎没有人提出意见。

    只因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陈羽继续问道:

    “老朱,你说徭役是因为朝廷人手不足,所以征召百姓。可是朝廷真是因人手不足,才这样做吗?”

    “……”

    朱棣轻轻咳嗽了一声,脸上有些尴尬。

    在朝廷出钱也雇佣不到百姓务工的情况下,才能叫做人手不足。

    但是朝廷他压根不想……出钱!

    所以,才诞生了徭役!

    可我不想花钱这种话,朱棣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好意思直接说出口。

    半晌之后,

    朱棣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摒弃掉。

    不是他不想停止徭役,而是如今哪怕知道徭役之事错误,他也要错误的进行下去。

    毕竟无偿徭役一经取消,恐怕国库吃不消啊。

    陈羽见老朱与老夏一直不说话,还以为二人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于是沉吟片刻之后,对着老朱再次问道:

    “老朱,你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说过,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吗?”

    朱棣微微颔首:

    “记得,这是一个商业手段,如今精盐按照这样的计策,知名度已经打响。”

    陈羽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之所以说免费的贵,那是因为所有免费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免费,而是已经在暗地里标好了价码!”

    “就像贩卖精盐,先送一部分试吃,相当于为咱们宣传;”

    “徭役的本质很简单,无非就是朝廷想让百姓免费干活!可将这个道理放在徭役上面,那价码就是一个王朝的寿命!”

    不等朱棣与夏原吉插话的机会,陈羽继续说道:

    “之前说过王朝即将覆灭的末期,国库空虚。可是隋朝却是一个例外,隋朝崩溃灭亡之后,国库里还有一大堆粮食与钱财。”

    “国库充盈的隋朝都覆灭了,着实罕见,可是要看隋炀帝做了什么事情之后,你就感觉这一点也不亏,简直就是秦朝覆灭的模板。”

    “覆灭隋朝的根源,就是徭役。秦朝和隋朝都是想在短时间内做很多的事儿,都需要短时间大量人力的投入。”

    “徭役是压垮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隋朝农民起义的导火索。”

    “彭~”

    正坐着的朱棣豁然站起身来,坐下的椅子应声而倒。

    说到这里,饶是之前一直对徭役一事不重视的朱棣,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因为隋炀帝与自己……有点像。

    隋炀帝某种程度上是个很有抱负的君主,他渴望在短期内成就前无古人的大业。

    兴建洛阳城,开凿大运河……

    可要做到这些必然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隋炀帝强制征派百姓服徭役。

    当时全国人口大概有四千多万,像建大运河就用了五百多万人,兴建洛阳城也用了两百多万人,更别说还有那么多人当兵了。

    而自己如今所做的事情呢!

    下西洋、大兴北平都城、兴建运河……

    这些功绩的背后,原来在暗中已经被标注好了价码吗?!

    朱棣皱着眉头,双手叉腰的沉思着。

    可这些是他想停就能停止的吗?

    他现在真想将老大经常对自己说的话,说给陈羽听。

    陈兄弟,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