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218章 后宫的客人:许妙锦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218章 后宫的客人:许妙锦

    第218章 后宫的客人:许妙锦

    太子府。

    今日朱高煦可谓大出风头,但这却苦了朱高炽。

    他单独召见夏原吉一同处理审查着今日贪污案件的后续事宜,一直处理到巳时。

    朱高炽无奈的说道:“都察院一事,恐怕会造就大明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案。当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身为太子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是没想到,刘观十几年如一日,清廉自守、节约度日……竟深藏的如此之深。”

    “唉,这天底下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人,我竟一点都没有警觉,哪怕这次赈灾粮饷失踪的如此之怪,我也没有怀疑到都察院身上,我的过错啊!”

    “这一切都要多亏了陈羽,给我了一个警醒,越是标榜这种清廉的人,说不定暗地里越是腐败、堕落!”

    刘观的罪行敲定之后,朱高煦就带领着锦衣卫开始大肆抓人。不用说也能猜到,被抓捕的大部分人都是文官。

    隶属于太子党一方势力。

    夏原吉听见太子的一番自嘲,没有接话,朱高炽顿时意识到了什么,急忙找补道:“夏原吉,我不是说你,你的为人我还是清楚的。”

    经过这件事情,朱高炽本应怀疑一下夏原吉。

    但夏原吉可是在之前的抄家中,经受住了考验。

    不仅如此,

    就连朱棣抄完夏原吉家之后,都愧疚的留下五百两。

    可见夏原吉才是真真正正为官者里的一股清流。

    夏原吉并没有将方才的话放在心上,沉吟片刻之后说道:

    “太子殿下,眼前对您情况很是不利。前些日子陈羽发明了复合弓,如果大明军队装备上之后,整体实力将会上升数个等级,我本来的意思也是将部队里面弓弩一类来次全面迭代,以应对来年皇帝的御驾亲征。”

    “但与他国交易军火兜底,虽然能赚钱可一时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成交额,还是需要从国库中拿钱,谁成料到赈灾银出了这样的事情,导致耽搁了。”

    “好在赈灾一事终于告以段落,臣建议复合弓一事,就殿下亲自执行,争取在皇帝回京之日,部队能有大半都装备上!”

    夏原吉身为户部尚书,国家财政方面的能力自不必多说,但国家政务也不差。

    如今都察院出了这档子事,必然会牵扯到朱高炽。

    相较于好战的永乐一朝,他考虑民生与国力后,认为接下来一个坐镇朝堂的皇帝,更适合大明后十几年的国情。

    他坚定不移的支持朱高炽,并不是因为利益,而是从外界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

    所以,针对眼下的情况,他献出了自己的计策。

    朱高炽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夏原吉这件事情就拜托给你了,我会全力支持你去办。”

    “如果真能全军装备上,来年与漠北一仗,我大明将士也可少些伤亡。”

    听到太子储君语重心长的感慨,夏原吉心中更加坚定大明下任皇帝朱高炽最合适不过。

    拱了拱手,行了一礼。

    “殿下放心,为了大明,臣一定全力以赴。”

    外面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朱高炽亲自提着灯笼将夏原吉送上了马车。

    等人离开之后,朱高炽这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整个人看上去很是疲倦。

    “唉!陈羽……大明有此人,实乃大明之福!”

    “只是这次确坑惨了我,不出意外的话,爹回来的吐沫星子能把我淹了……”

    但无论怎样,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

    顿了顿,他就回到书房中,准备给远在江浙地区的朱棣写一封奏疏,将朝廷近日发生的事情告知。

    奏疏里他可不敢偷工减料,毕竟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时候锦衣卫的奏疏早就在路上了。

    …………

    接下来的几日,朝廷热闹的很,每日都有锦衣卫忙着在官员家中抄家。

    要是像之前言官员遇到这种事情,定然会上奏疏参朱高炽与朱高燧。

    但谁让锦衣卫一抄一个准,都是赈灾银的既得利益者。

    这种时候,谁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帮助贪官?

    而朱高炽也没有闲着,锦衣卫负责抓人,抓人之后的事情全部压在了这位太子爷身上。

    朱高炽已经根据线索,推算出来江浙一带士绅的影子。为了让朱棣看到他与皇帝站在一条线上的决心,他是一点也不敢耽搁,想要尽早揪出一些证据,以用来打击士绅,帮助摊丁入亩的推行。

    工作量压的他现在每天都少吃了三碗米饭。

    反观陈羽与朝廷中紧张的气氛不同,他一点也没受到影响,依旧每天按照原来的生活节奏该吃吃、该喝喝。

    打理酒馆,捣鼓发明。

    日子也算过的潇洒、自在。

    …………

    三日后,后宫。

    徐皇后正在组织宫女宦官们筹备晚宴。

    并不是永乐帝回来了,也不是为了纪念前些日子破获的赈灾银一案,而是她的亲妹妹徐妙锦,从外面游玩回到了京师,特意来找她相聚。

    她的亲妹妹身份可不一般,明朝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的小女儿,为人贤良聪慧、天生丽质、舞文弄墨、满腹诗书、且有沉鱼落雁宛若天仙之貌。

    徐妙锦身在武将世家,深受徐大的影响,外表看似柔弱,性格却很是刚烈。

    按照历史的正常进程,五年后朱棣深爱的皇后徐妙云离世。朱棣十分悲恸,情难自已,堂堂天子居然如同孩子一般伏在妻子身旁嚎啕痛哭。赐谥号‘仁孝’,发誓从此不再立后。

    朱棣为徐妙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脱去龙袍,穿白衣丧服一年来纪念妻子,群臣纷纷跟随。

    为了止住思念,朱棣更加勤于政事。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帝王再也不会爱上其他女子了。

    谁知,没过多久,朱棣便一心要把徐妙云的妹妹徐妙锦迎进宫去,立她为后。

    徐妙锦惊才绝艳,其才貌甚至超过了她的姐姐仁孝皇后。在燕王府时,聪慧美丽的徐妙锦就深得朱棣和王府众人喜爱。

    此时的徐妙锦已二十八岁了,这个年纪还未婚嫁,只因她一心学习琴棋书画。

    朱棣把对徐皇后的思念,纷纷投射在了徐妙锦身上。朱棣认为,也只有徐妙锦,能够继承她姐姐的后位,母仪天下。

    皇命难违!

    但谁知却出现了变故,徐妙锦宁可削发为尼,也坚决不进宫做朱棣的皇后。

    由此可见徐妙锦的刚烈性格!

    但在这之前,她们两姐妹之间并没有任何嫌隙。反而关系非常亲近,徐妙锦常来后宫做客,陪徐皇后聊天解闷。

    令徐妙锦感到可惜的是如今姐姐虽贵为皇后,但却不能像之前那样自由。

    想要出一趟远门,各种繁杂手续麻烦的要死。

    最关键的就是徐皇后病了,寻遍了天下名医也没有办法。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棣平日里更加不放心徐皇后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