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是慕容复的舅舅 > 第1章 赏功

我是慕容复的舅舅 第1章 赏功

    皇宫,崇政殿。

    赵顼的小朝会如期举行,文官待制、武将横班以上皆在其列。

    眼下南征大军即将回朝,如何犒赏,还是要议一议的!

    原本大宋朝廷对交趾并不看重,甚至都不承认他的政权,一个蛮夷藩属而已!

    虽说我皇宋前些年出兵,大败而归,但这并不影响我看不起他!

    此次用兵也是因为邕州惨剧所致,不过是一次复仇之战而已!

    打胜了也就胜了,随意封赏一下也就是了!

    但没想到最近民间风向有些不对,市井间都在传言交趾之害不下西贼,还信誓旦旦的用太平兴国五年,太宗发兵征讨交趾的旧事为例,来佐证此次大胜的功绩!

    吴充得到消息后,鼻子都气歪了!还太平兴国五年,你们怪懂的啊!

    连当时宋军将领刘橙、孙全兴的名字都知道,更是对当年战场的变局张口就来!

    老夫做过枢密使还需要查一下资料呢!

    王珪对此却是默不作声,这手笔让他感到很熟悉,不由的想到去年让他汗流浃背的往事。

    那次是针对赵颢的,通过逼迫朝堂,让二大王出宫!

    这次呢?

    裹挟民意来逼迫朝堂?

    这到底是哪个老狐狸的手段?

    王珪狐疑的打量起各位同僚。

    蔡确眼观鼻鼻观心,耳中听着众人的议论,目光不时看向赵顼,民间风向、朝堂意愿,重要吗?能比的过皇帝的意志?

    一番讨论之后,很快对郭逵做了定性,大战虽胜,但其嬉于战事,确有其事,贬为左卫将军。

    而对于赵卨,众人态度却是一变,虽然身为副帅,应该承受连带责任,但他是被主帅裹挟的。

    众所周知,一军之中,主帅的话语权是很大的!他只是无力反抗,而且最后关头,也整军大败交趾大军了不是吗?

    若是如此都要罚,那日后哪还有文官敢忠于王命!

    至于燕达,这个该杀的武夫,身为大军副总管,怎就不知劝谏主帅!斩了啊!

    一旁的众武将,震惊的看着侃侃而谈的文官们,底线就这般灵活?反复横跳?

    最后就连赵顼都看不下去了,阻止众臣对武将的口诛笔伐。

    让你们继续说下去,大宋就没人打仗了!

    最终郭逵遭贬,安置西京,赵卨、燕达另有任用。

    随后又谈到王冈,作为此战力挽狂澜的功臣,如何封赏却是一个难题。

    他去年刚中的状元,做官甚至还不足一年,资序太浅,可他偏又立有大功,不赏或者赏赐太轻,难免会被人说成刻薄寡恩。

    虽说在场的都是待制以上的朝堂大佬,按理对于一个小小的京官不用太费心,但王冈不同,他还有个状元出身,天生就在升迁的快车道里。

    当年吕蒙正可是七年就进了宰执圈!

    而王冈在南边的所作所为,他们也都知道的,无论是重建邕州,还是收服溪洞,无不彰显出名臣气象。

    这也让众大佬热烈的议论起来。

    吴充思索片刻出列道:“官家,臣以为对王玉昆的擢升不宜太过!”

    当朝宰相一言既出,众人纷纷噤声,便听他说道:“一则其年纪尚幼,骤然高升,难免志得意满,于往后恐非幸事!”

    赵顼闻言,微微颔首,“此乃老成之言!”

    吴充又道:“二则是其心性未定,行事多爱行险,委以重事,怕多生祸端!便如此次奇袭升龙府,固然大胜,然以臣观之,却是过于冒失!”

    原本这话说到前半段时,赵顼还是频频点头,但后半句一说,赵顼眉头就皱了起来。

    什么叫过于冒失?

    他是在朕的指点下,立的奇功!怎么就冒失了!

    朕虽远在千里之外,但朝堂庙算,运筹帷幄,那是有充分的依据的!

    原本我都准备深藏功与名,让那小子独享荣耀的!你怎么能这么污蔑,朕有奏章为证!

    眼见赵顼神色不豫,蔡确出身道:“臣蔡确劾吴充公报私仇,打压朝廷有功之臣!”

    “唰!”

    众人纷纷打起了精神,又有热闹看了!虽然在大宋弹劾宰相不算什么事,甚至一个御史要是连宰相都没弹劾过,都称不上称职。

    但蔡确不同啊,这哥们专打高端局!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其中就有他的手笔,随后的三司使沈括,更是他一手撸下去的!

    早就听说他与吴充两人不对付了,眼下终于出手了!

    王珪见状也是乐呵呵的,你吴充什么档次,也敢跟我同为宰相,还是地位比我高的左相!

    我早就看蔡持正这小子不错!是能干大事的!

    赵顼缓声道:“相公为官清正公允,怎会行这等事!”

    蔡确奏道:“吴充其人实乃小人,早年与王安石交好,结为儿女亲家,后因政见不同而反目,因不满新法而迁怒与儿媳,可见其卑鄙狭隘!”

    吴充脸色涨红,他极其痛恨蔡确这个小人,他与王安石确实闹翻,可以他为人,又怎会做这等事!

    不过是儿子、儿媳之间的口角,他不好参与,还让老妻去劝慰过。

    可眼下被蔡确当众提出,这种家宅之事,他如何能够自证!

    蔡确又道:“王玉昆乃是王安石族侄,素来被其看好,依为王家麒麟子!吴充因此嫉恨,在其高中状元时,将其发配安南征讨司,战场之上本就兵危战凶,岭南又多瘴疠!可见其用心险恶!”

    赵顼有些尴尬,让王冈去岭南是他的主意!

    吴充怒道:“老夫是为国养才!”

    “既是养才为何不让吴安持去?”蔡确针锋相对。

    吴充哑然,大宋御史攻击人素来喜从私德入手!便是没有阴暗心思,都会被他们牵强附会出了,更别说他当时确实有!这都是被王拱辰带坏的风气!

    蔡确又看向赵顼道:“如今吴充见王玉昆于交趾非但没死,还立下大功,便再次打压其功劳,肆意抹黑,其心可诛!臣请斩此獠,以正朝堂风气!”

    赵顼目光看向吴充等待他自辩。

    “臣请辞!”吴充无奈,只能出此大招。

    “不允!相公为人,朕还是信得过的!”赵顼挥手拒绝吴充的辞职,淡淡道:“擢升王冈为太常博士,其余封赏另议!散了吧!”

    说罢,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