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造反从荒沟村开始 > 第96章 精米限量购

造反从荒沟村开始 第96章 精米限量购

    “你们说你们这是在卖粮食?不会又是一斤糙米十文钱的价钱吧?”

    挤在前面的百姓质问道。

    “各位街坊乡亲大可放心,今天城内各家粮铺统一涨价到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

    经过我们的调查,是发现有奸商恶意抬高粮价,欲使县城陷入混乱。

    不过大家放心,县城的粮食充足的很,只要持有身份户籍都可以来县衙买两文钱一斤平价粮。”

    “我呸,平时糙米都只要一文钱一斤,你现在卖到两文,还好意思说是平价粮,这是明晃晃地吸我们老百姓的血啊!”

    魏家家仆不放过任何一个带节奏的机会。

    “谁说我们卖的是糙米了?”

    小队长怒喝一声:“来人,把这恶意挑拨的家伙拉出来,打一顿扔出去。”

    当即有两个差役冲进人群,把那个带节奏的狗腿子拉出来打了一顿。

    “各位,千万不要受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

    我们卖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大白米,保证米粒颗颗饱满。

    若有人不信的话,尽管上来检查。”

    小队长话说完后给了手下士兵一个眼神,士兵会意后直接提起一袋大米当场打开伸手抓出一把米递到众人面前。

    “这……这竟然是白米,还颗颗饱满!”

    挤在前头的人,看着那白花花的大米,小心翼翼地伸手拿了一粒放入口中,缓缓咀嚼。

    “什么?”

    “天啊,这么饱满的大白米真的只卖两文钱一斤?”

    “军爷你们没骗俺们?”

    “那还有假?”

    小队长把喇叭凑到嘴边,再次高声说道:“我们主公查到城内的奸商故意抬高粮价,想让城内的父老乡亲陷入恐慌。意图不轨。

    为了缓解大家的恐慌情绪,所以我们主公特意让我们搬出这些大米在这里卖,就是为了让父老乡亲们都能吃上平价粮,不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奸商坑钱。”

    “好,老爷果然是心向我们老百姓的。”

    “我就说嘛,女老爷就是比以前那些狗官好。”

    “那些可恶的奸商,竟然抬高粮价,意图让县城生乱,以后俺再也不去买他们的粮食,让他们的粮食放在粮仓里吃灰去吧。”

    “对,就该这样,让那些奸商的粮食放在粮仓里吃灰去吧。”

    小队长说的一席话,引起百姓们一片叫好声。

    魏、孙、李三家的狗腿子现在都快看傻眼了,他们本来是想让百姓们恨上那个妖妇的。

    怎么现在屎盆子直接扣回来了?

    “好了,大家要买粮的就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此时,已经有人搬出一张桌子准备记录了。

    人群迅速把队伍排好,排第一个的人直接掏出五十文钱:“军爷,那先给我来二十五斤。”

    负责卖粮的士兵倒是没有第一时间给他称粮食:“你家住哪里,共有几口人,可有户籍册子带在身上?”

    排队买粮的百姓都懵了,这就买个粮,怎么还查起户口来了?

    “军爷,我只是买个粮食而已,咋还要问这个?”

    “因为我们这大米每个人五天内只能买十斤,如果没带户籍册子的话,我只能卖你十斤,而且五天之后你才可以再次购买。”

    负责卖粮的士兵道。

    “这是为啥啊,军爷,是不是真的有粮荒,城里粮食不多才要限量的?”

    排队的百姓紧张地问,如果真的要出现粮荒,那可得早早做好逃难的准备了。

    “对啊对啊,不是说县城里粮食充足吗?

    咋滴有钱还不能多买了,你们是不是骗我们的?”

    眼看人群又要骚动起来,小队长再次举起喇叭高喊:“大家莫慌,想必大家都知道,城里的奸商恶意抬高粮价,就是要让县城生乱。

    我们之所以限量售卖,就是为了防止那些奸商派人到县衙大量购买粮食,等把县衙的粮食买空,他们到时后再涨价售卖。

    最后赚的盆满钵满的是那些奸商,而受苦的确是咱们老百姓。”

    小队长这一席话终于让场面安静 下来,百姓们稍微细想,这军爷说的还真有点道理。

    “父老乡亲们,我也是老百姓的孩子。

    你说我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奸商吃得脑满肠肥,却让咱们老百姓受那些奸商的盘剥吗?”

    小队长接下来的话可谓是完全挑起了百姓们对奸商的仇视。

    “不能,不能。

    奸商该死,那些个奸商整天啪在咱们老百姓身上吸血,都该千刀万剐。”

    “我呸,该死的奸商。

    城里卖粮的都是魏、孙、李三家的人,本来平日里他们修桥铺路,我还以为他们是什么大善人呢。

    原来也是一群趴在我们老百姓身上吸血的蚂蝗。”

    “对对对,这三家人表面看上去挺好,谁知道背地里做了多少缺德事?”

    排队的百姓们对原本名声还不错的三家人破口大骂起来。

    “那军爷,就先给我来十斤吧。”

    知道原因后,排在前面买粮的妇人也觉得这个限量购买很好,那样奸商就没有空子可钻了。

    “行,十斤我先帮你装好,你到旁边登记一下家庭住址和人口数量就行了。”

    “好的。”

    妇人非常配合地去登记信息,最后还向小队长问道:“军爷,如果明天我让我儿子来买,他也是可以买到十斤粮食的吧?”

    排队的百姓也都安静地望着他,他们也想知道能不能这样操作。

    “不错,的确是可以这样,但是有些人想一口气买一家人每人十斤的粮食,那就需要带着户籍册子来登记。”

    许多排在后面的百姓听到后,纷纷离开队伍回去取户籍册子。

    一个人能买完的粮食,就不需要让一家人来轮流跑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