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 第82章 考察民情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第82章 考察民情

    赵光耀听了凌天的问话,赶紧解释道,“不是购买,紫家是兑换,一斤二两普通麦子可兑换一斤麦种,而且只限咱们梧桐村。”

    凌天三人听了这话,都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虽然结果是差不多的,但性质却是截然不同。

    紫大山这个人,他们还是很看好的。

    “全村都兑换了吗?”凌天饶有兴致地继续追问。

    “哪儿能呢,”赵光耀摇摇头,回道,“咱们梧桐村共有八十五户人家,愿意兑换麦种的只有二十七户。”

    一家人还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呢,更何况是一整个村子。

    赵光耀暗暗鄙视着这位年轻得有点过头的县令大人。

    根本就是个不懂农事的!

    “赵村长,”凌天直起腰身,一本正经地问道,“你刚刚是在偷偷鄙视本官吗?”

    哼,别以为他看不出来。

    那是什么眼神,他可是都看得一清二楚。

    绝对是赤裸裸地鄙视,不做他想。

    赵光耀也学着刚刚紫大山的样子,不卑不亢道:“大人误会草民了。”

    他怎么会偷偷鄙视,他可是光明正大地在鄙视。

    说完,赵光耀又光明正大地看了凌天一眼。

    “咳咳咳……”

    凌三捂着嘴巴,掩饰性地咳嗽了几声。

    “走,去那边看看紫家的田地。”

    凌天说完,也不等赵光耀回应,就率先朝山脚下走去。

    “咦?”凌二指着正在田地劳作的一个壮硕男子说道,“那边那个是不是紫大山的儿子?”

    那青年男子的背影,几乎和紫大山长得一模一样。

    赵光耀看着凌二手指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说道:“对,那是紫家大郎。”

    “那也是他家的田地?”凌天真正做到了不懂就问,“他家不是已经种完了吗?难道是岳家?”

    “噗……”

    这次轮到赵光耀喷了。

    这位县令大人想象力还真够丰富的了。

    赵光耀猛咳两声,方才说道:“那块田地,是咱们村胡寡妇家的。”

    “紫家大郎看上寡妇了?”

    凌天真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赵光耀刚就着竹筒喝了口水,还没等咽下去,就……

    “噗……”

    “噗……”

    “噗……”

    后面的两声“噗噗”声,当然是凌二和凌三的。

    凌二和凌三听到这话,像是被突然戳中了笑点,连锁反应般的,接连跟着赵光耀“噗”了起来。

    他们家少爷这八卦毛病,又犯了。

    赵光耀看着凌天,满头的黑线。

    这真的是县令大人吗?

    确定不是冒牌的吗?

    这念头刚起,赵光耀就一拍脑门。

    一开始就是他自己先入为主,说他是县令大人,但是人家从头到尾,也没有明确承认啊。

    “敢问这位大人名讳?”赵光耀缩了缩脖子,壮着胆子试探着问道。

    凌天:……

    这是怀疑他的身份了?

    凌二、凌三:……

    这下好了,看自家少爷怎么回答。

    好好的大人不做,非要惹得人家怀疑才肯罢休。

    “本官正式自我介绍,”凌天咳了下,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把折扇,“唰”地打开扇了扇,“本官姓凌,单名一个天字,凌安县新上任的县令。”

    赵光耀抹了把并不存在的虚汗,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不是冒牌货。

    他是知道新县令的名字,的确是叫凌天。

    “本官回答你的问题,可你还没有回答本官的问题呢?”

    赵光耀:……

    这还没完了,是吧!

    “哎,”赵光耀叹了口气,说道,“这个胡寡妇的丈夫,原本也是和紫大山他们一起入伍的。”

    “可是,战争结束后,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朝廷颁发的抚恤银两也没有她的份儿,这么些年,都是紫家在帮衬着,孤儿寡母的,才能活到现在。”

    凌天一听,却是沉默了。

    凌二、凌三也沉默了。

    他们都知道,当年确实是有这么一批人,没有得到朝廷的抚恤银两。

    朝廷给出的理由是:死因不明,谁知道是不是投敌叛国去了!

    实则呢?

    却是国库穷得叮当响,能省则省。

    朝廷的不作为,带给普通百姓的,却是连生存都艰难。

    凌天带着凌二、凌三在赵光耀的带领下,踏着泥泞的路,围着梧桐村转了一大圈儿。

    村里的男女老幼,就都知道新上任的县令大人,来他们梧桐村考察民情了。

    一大群的年轻姑娘、小媳妇们都兴奋起来,激动得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

    听自家的男人、父兄说过,那县令大人长得可是如花似玉,哦呸,长得那是貌比潘安、风流倜傥。

    都想要一探究竟,竟然还真有比潘安更漂亮的男人吗?

    紫宝儿却不管这么多,趁大人们都下地播种,她就带着自家的萝卜头们,来到上午紫、王两家开战的地方。

    就在刚刚,她听到野公鸡招人烦在腹诽:“奇怪,奇大怪了,怎么那么多晕倒的小动物呢?”

    它这段时间在紫家吃喝不愁,都忘记当初自己也是晕倒的时候,才被人逮住的。

    紫宝儿听到后,立马就想到上次和宋如意挖野菜时,也是因为灵泉水洒在地上,她们才抓到那么多的野鸡、兔子。

    于是,就有了刚才的一幕。

    紫宝儿就背着家里大人,把萝卜头们召集起来,拿袋子的、拐竹筐的、背背篓的,小手一挥,霸气地吆喝道:“走着。”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就溜出了篱笆门。

    果不其然,出门就能看到两家开战的小路上,有着凸起物。

    不到近前,却是根本发现不了的。

    因为挣扎得和泥土融为一体,完全看不出来是啥,只能根据形状来判断。

    “快捡。”紫宝儿小声命令着。

    一干萝卜头们都激动了,呼啦啦,一人一只往自己带来的袋子、背篓、竹筐里塞。

    不管是什么,赶紧塞的就对了。

    杨铁宝年纪最大,手脚也最麻利,就属他捡的最多。

    紫宝儿背着小手手,溜达着,四下萨摩,看着点有没人来。

    萝卜头们速度很快,“小姑姑,捡完了。”小五也是小小声地报告着战果。

    “归队。”

    紫宝儿依旧是背着小手手,仰首挺胸地走在最前面。

    “是。”萝卜头们小声应和。

    杨铁宝:……

    还有这一套?

    怎么没人教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