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27章 和珅八万万两(2)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第27章 和珅八万万两(2)

    军机处。

    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这个机关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全国各地往来的折子,这里都是要先被皇上看上一眼的。

    他们的折子统一统一都要呈给和珅和大人过目,再由和珅进行筛选,将大事呈报。

    但今天他们迎来了稀客——赵清廉。

    “嘶……他怎么来了?

    他不是常年在外搞钱,不来理事的吗。”

    “好家伙,太阳从西边上来了。”

    “诶,你们看,和大人怎么看向赵大人的眼神,怪怪的。”

    “和大人怎么也看赵大人似有含情脉脉之感?”

    “本大人和和珅大人有私事,大家回避下。”,赵清廉自然没有时间理会这些碎嘴子,简单交代后,双手抓住门框,嘴角一个邪笑后,关上军机处内部的小房间的门。

    接着,只听见屋内似有喘息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啊!

    啊啊啊!

    和珅越听越紧张,不可思议,这大胆色决定,把他的呼吸都搞急促了。

    “把河南起义的消息暂且搁置?不告诉皇上?

    这不是贻误战机,欺君之罪吗?”

    眼下太皇太后寿诞在即,皇上有多少高兴,这份来自河南的起义折就有多么扫兴!

    让万岁爷扫兴让他老人家不开心,你知道什么后果的。

    我这是在帮你。

    和珅盯着手中的折子沉默,上面是河南知府范和八旗都统隆铎的泣血上书。

    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初四也就是三天前,当地灾民因为缺乏粮食,导致起义暴乱。

    大小规模起义军十几个,其中不良人,明教两个组织规模更是达到了万人。

    折子上是请快速派粮赈济灾民,同时让朝廷派兵武力镇压,做到软硬兼施。

    折子上还说……提了一嘴巴,说是……

    看到这里。

    和珅抬头看向赵清廉。

    “河南知府范丙说,当朝户部尚书,昔日的河南招抚钦差赵清廉你,承诺过会在三个月的今天给他们送去赈济粮,这是你们三人定下的诺言。”

    赵清廉尴尬一笑:“和大人相信这样的酒桌之戏言?”

    和珅还想追问,赵清廉撇开话题:

    “和大人,你放心,罪责我一力承担,不会让万岁爷把怒火发到您头上的。”

    赵清廉把和珅的手拿开,取过来折子,塞到了那一叠折子的最下面。

    当然赵清廉这么做是有自己的打算,如今河南旱灾许久,当地爆发一个又一个起义。

    各区域纷纷是揭竿而起。

    起义组织们就像一棵棵成长的幼苗,这个时候是他们刚刚破土而出的发芽期,一定要保护好!

    所以,让朝廷后知后觉是一定要的。

    “不能这么解决!”

    和珅摇摇头,表达了他心里的想法,虽然打扰了万岁爷的雅兴,但起义可不是什么可以拖延的小事情。

    起义军只需要短短的时间就可以快速成长起来,凡是起义,必须第一时间进行镇压!

    不是凭你赵清廉几句话就拖延的,我大清江山可拖延不得。

    “当真不可以拖拖?”

    “不可以!我要立刻向圣上禀报!”

    见此情形,知道和珅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赵清廉转身就要离开,和珅一把抓住其手臂,越来越紧。

    “别走!

    你还得解释一下,为什么昨天能够说出咱的家产来。

    八万万两,我大清一年赋税才七千万两,整整差不多十年的赋税,也真敢胡吹。

    如果没有证据,我要告你诽谤,告你诽谤我啊你!”

    “咱不光知道你有八万万两的家产,咱还知道,你这死后银子都落在了谁手里。

    八万万两欸,大清国十年的赋税,你也知道啊!

    不过和大人您用了一辈子心血积攒下来的这么些银子,要是最终给别人做了嫁衣,落在他人之手,不知道你现在还坐不坐得住。”

    !!!

    和珅血压飙升。

    他和珅的银子,谁敢拿!

    自己儿子在不没经过自己允许的情况下,都擅碰不得!

    谁敢!

    谁敢觊觎自己银子,谁敢动手!

    “你不能走,你给我说清楚!”

    赵清廉要走,和珅要拉,二人拉扯间衣衫不整。

    “你答不答应,答应我的条件我就说。

    不答应,就放我走!”

    这是赵清廉的让和珅妥协的杀招,事实证明是有用的, 从和珅犹豫不决的面庞就可以判断出。

    “我家说,立刻,马上。”

    这里到底人多眼杂,和珅提出自家见面。

    伴随着门打开,瞅见两人衣衫不整,且匆匆走向屋外的场景,一时之间引的在场其余官员是纷纷议论猜测。

    “各位,我没看错吧,刚刚两位大人的衣衫怎么打开了?”

    “岂止啊,你没看见二人刚见时的那眼神?明显有事。”

    “如今又倒好,匆匆离开也是一起,且神色慌乱,明显是做了什么难以启齿之事。”

    “难不成,赵大人与和大人二人,好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