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94章 商人翻不了天(2)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第94章 商人翻不了天(2)

    黄家老太爷已经意识到了不对。

    他的这位大侄子是要……是要反!

    “大侄,你……”

    “黄老员外,如果你不愿意加入,还继续待在这里任人宰割,出去让人说是狗娘养的软蛋,那就当侄子没有来过!”

    说罢的严虎就要离开。

    站在原地的黄老员外久久思酌,现如今河南的三支起义军白莲教,明教,不良人都在,杭州听说王家也在叛乱,四处叛乱,朝廷一处都未能平息,足以证明当今的朝廷颓势明显。

    倒是真的可以……可以加入逐鹿的战场上,分一杯羹。

    “大侄子,我黄家跟你干了!”

    黄家老员外似乎终于是下定了决心,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这诚惶诚恐的,苟且偷生的,一贫如洗

    的,随时被人胁迫敲诈的活着,还有什么活着劲?

    正像大侄子严虎所说,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有第三次,朝廷吃到了甜头,后面不把他们敲骨吸髓感觉,是绝不肯放过的!

    还有,他最气愤的一句话。

    ‘自古还没见商人翻过天过。’

    这句话就像回旋镖,在脑海里始终激荡。

    士可忍孰不可忍。

    黄家老太爷让严虎先走,他家里准备准备,即刻招募义士,高举反抗大旗。

    严虎觉得有了第一家支持自己,后面几家也一定会的,毕竟这份屈辱这么深切。

    事实是,他低估了自古以来人的软弱性。

    接连几家,说辞都是含含糊糊,既愤怒,但永远只是嘴上说说,身体上一点行动没有,总是推他出门。

    人心怎么可以散成这样。

    至此严虎才幡然醒悟过来,书中的豪气冲云天,都是狗屁!

    现实中一个比一个唯唯诺诺。

    同时他也明白了,历史上那些悍将是多么的了不起,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拉出来一支忠心耿耿于自己的起义军。

    光是起步阶段,他就已经感觉到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后面了。

    不过也好,还有黄家,有黄家在,只要他们打出声势来,其余扬州城商贾,也都会加入的,一定可以的!

    严虎心中暗暗为自个加油鼓劲。

    可以的,一定可以的。

    不过一天的功夫儿,次日。严虎就听说黄家要搬离扬州城,去到别处讨生活。

    这气的严虎一手捏碎掌中茶杯。

    想他事务的年纪,还有大好青春年华,都不惜要和够朝廷斗上一斗。

    然而那已经垂暮年,没几年活头,什么都享受够了的黄老太爷却畏畏缩缩,都受到了那么多威胁,还在想着逃避逃避!

    人到底逃避到什么时候才算够!

    “啊——!”

    严虎愤怒的打砸着东西,摔瓶子,茶杯,瓷器。

    他要为爷爷报仇,为整个扬州的商贾正名!要夺回家产!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 ,那咱就帮你们一把,帮你们这帮懦夫一把。

    心严虎心中此刻早已经想好了办法,他决定效仿明朝朱元璋皇觉寺当和尚那会,他大明朱元璋也是怕被人告发密函,不得已才反清,这种办法换做任何人身上绝对奏效,尤其是扬州城这帮胆小的商贾身上。

    ……

    杨柳城反了。

    杨柳城搜刮的银子是昨天过来的,杨柳城商人纠集一团,高举反抗大旗的消息是次日到的。

    不过满朝文武包括皇帝,都十分相信赵清廉甩出来的那句至理名言。

    ‘从古至今都只是农民,还没见过商人能够闹翻天的。’

    是啊。

    商人怎么会闹翻天呢?

    一群唯利是图的胆小鬼。

    他们啊也只会躲在角落瑟瑟发抖,遇见利益吃上一口。

    叫板朝廷,叫板朝廷的大军,给他一百个胆子,你看他们这帮商人敢吗?

    本就已经把此话记在心里的乾隆,在看到杨柳城给的折子后,更加的不屑一顾了。

    只见折子上写着:

    “乾隆三十八年,一月初二,杨柳城商贾以严家为首,十余家联合,招募家丁三百人,意图谋反。”

    得知只是在招募人,而还没有任何行动,乾隆只是简单的批阅了一下,调动扬州参将的兵马,过去剿灭。

    如此简单一笔,便合上折子,叫人传递给杨柳城。

    他现在唯一急迫的事只有银子。

    听说和珅从杨柳城拉回来几十马车的金银珠宝,全都送过来了。眼下国库正是缺银子的时候,可谓是雪中送炭。

    乾隆在总管太监李玉的搀扶下,恨不得两步并一步,着急忙慌跨出殿门,朝着户部衙门就过去,他要亲眼看看,好好摸摸那救急的白银千万两!

    此次杨柳城一行,拢共有差不多二十名左右的商贾人士参加,每人五十万两孝敬银,这么一算,可不就一千万两左右。

    一千万两银子,啥事都解决了!

    有这些巨额的银子在,可以撤掉杭州城的改稻为桑,政策一撤,杭州的叛乱自然不就平了?

    简直完美!

    想到这里,乾隆脚下的步子愈发疾快了。

    “万岁爷,您慢点,慢点嘞。”

    太监总管都要跟不上皇上大步流星的脚步了,在身后一个劲嘱咐。

    “朕慢不了,朕要亲眼看到那些银子才能放下信心来。

    朕已经迫不及待要规划这笔银子了。

    拨出五百万两充实国库,剩下的五百万两,朕另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