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137章 赵清廉革职(3)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第137章 赵清廉革职(3)

    啊切~

    宴席上的赵清廉狠狠打了个喷嚏。

    “不知道哪个还在骂我赵清廉呢。”

    赵清廉打了个哈哈,自开玩笑道。

    “赵兄你别在意,刘墉那种狗就是逮人就咬!”

    和珅一向以好脾气着称,过去的十多年里每天刘墉纪晓岚的诅咒恶毒话早就让他麻痹了。

    只是今天这样重要的场合刘墉还过来专门嘲弄一番,未免太过!

    好歹大家同朝为臣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拍了拍赵清廉肩膀的的和珅鼓励道:

    “如今你被革职,只是办了件错事让万岁爷误会了。又不是被他刘墉打败了,咱不用在意。”

    “而且只要万岁爷不点头,谁也奈何不了咱。

    万岁爷对你革职也是小惩一下,不会真办了咱,离开了我们,大清的一箩筐事它就办不了!”

    和珅这句话一语中地。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身为乾隆朝第一巨贪能够安然无恙几十年的原因。

    伺候好了皇上,帮皇上他老人家解决问题,甭管其他人参的再厉害,绝对安然无恙。

    “是啊是啊,咱们在场的哪一个不是从当官开始就被那帮人逮着骂十多年的。”

    “大清国要想长久,还得用咱们这些人。”

    “刘墉耿秉忠张衔纪晓岚他们能干吗?天天张口一个清廉,闭口一个清廉,殊不知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染缸,不同流合污是办不了事的,人性就是如此。”

    “他们啊顶多就是我大清的吉祥物。”

    “在理,说的在理。”

    众同僚附和。

    宴席开始的时间不久,说话间门庭又来了两位,即将出征的张广泗和如今对洋航海贸易的负责人王大富。

    都说人走茶凉。

    可赵清廉家里如今这副盛况又作何解释呢?

    人走茶凉说的是那些在其位,不为周围人谋取利益之人,赵清廉恰恰相反。

    张广泗和王大富两个人先后入了庭院,拱手一个施礼。

    张广泗来的理由很简单,他得尽快和赵清廉拉拢关系,赶快加入到这个关系网中来,不然待到去南方指挥汉八旗,才不至于士兵们排外他这个外人。

    王大富来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是赵大人的兵,无论赵大人是革职与否,始终忠诚!

    赵清廉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这么多人都站在自己这边。

    满朝贪污派官员,加上强行拉入队伍的张广泗,负责航运运输的王大富,还有南方那五万汉八旗,这些都是自己身后坚固的力量!

    说话间。

    家中管家老福一脸惊喜之色。

    跑过来对着赵清廉耳边喃喃几声低语汇报道。

    “老爷,阿桂大将军也来了。”

    听到这句话,赵清廉赶忙站起身去迎接。

    众人见到阿桂也踏入赵府大门,不由得连连城称奇。

    这阿桂可是当朝大将军,虽然自南京一役之后遭到雪藏,革职在家,可曾经的威望还是在的。

    阿桂大将军常年在外打仗,对于朝廷大臣尤其文臣少有结交,对于人情往来更是没有半点,在朝几十年大臣之间的宴席从来不参加,不送礼也不结党,为人刚正不阿。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众人的目光聚焦在阿桂这位已经年过六十的老将军身上。

    记得自从南京战役失败加上被皇上革职,阿桂大将军就陷入了垂暮状态。如今这一见,可以证明都是谣言。

    简直容光焕发啊这阿桂!

    “欸你这就不知道了吧,

    咱阿桂大将军自从不从军打仗后,就在家里做生意了。”

    “做生意?”

    “对啊,你买过彩票吗?京城第一家彩票店也是唯一一家,就是我们的阿桂大将军开的。每天都是日进斗金,都说钱能养人,咱们的桂将军在战场厮杀是一把好手,在商场之上同样也是,每天不愁银子,日子过的美滋滋的,一个月前刚又纳了一房小妾。”

    “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彩票店的主意你知道是谁出的吗?

    当然是我们的赵大人!”

    “噢噢噢,怪不得,怪不得今天连桂将军都来了。连他这样平日不近人情,刚正的人都可以顶着流言蜚语过来送别,可见赵大人对其帮助之大啊!”

    王大富缩在最角落的位置,满目震惊的看着这满堂大人物。

    在场的随便一个人动动嘴就能让他王大富吃不了兜着走。

    就连传说中的大清第一将军阿桂他今天都见到了!

    这就是圈子吗!

    果然,搭上赵清廉赵大人是他这辈子的幸运!

    另一边,和王大富一个桌子上的张广泗几次想要挪动屁股站起身和桂将军说上两句话。

    他和桂将军纵然都是带兵打仗的,可对方是日月,他只是火烛。自己的崇拜,仰慕之情就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没成想身为文官的赵清廉和武将之首的阿桂大将军都这么熟络!

    看着阿桂大将军和赵清廉亲昵的样子,张广泗更加不敢反抗了。

    他不被皇上信任,若是再不被赵大人信任就真成了没有人管的孤儿了。

    一个孤儿是不可能在朝廷长久生存下去的。

    “大,大将军好。”

    阿桂挨个和在场的人简单打过招呼,张广泗没想到也有自己的份,当看到面前真真切切的阿桂大将军时,语气都结巴起来。

    “张广泗……”阿桂努力回忆,但只憋出来一句话,“就是你即将前往蜀地继续对抗起义军吧。”

    “是的大将军。”

    “哈哈,我可不是什么大将军了。”

    “在我心中,您一直都是。”

    “好,会说话。”

    “好好努力。”

    阿桂拍了拍张广泗的肩膀,张光泗心里觉得,眼下这种局面也并非绝境,和赵清廉牵扯上关系也并非糟糕事,连阿桂这种大人物都开始结交朋党,他来一趟赵府又算得了什么呢。

    同时,张广泗也看清楚了赵清廉这棵大树有多繁茂!

    枝枝叶叶连接着大清朝的各文臣武将。

    最关键的是赵大人的党羽和历史上的党羽有着一个巨大的差别。

    军队!

    文臣结交朋党本就可怕,背后有支军队就更可怕了。

    简直骇人!

    在这一刹那张广泗内心生出一个可怕的想法,若是赵大人造反,他跟着。又或者联合周围其他人鼓动造反,成就从龙之功!

    可怕的想法只产生了一刹,便被自己打消。

    他不由得看向赵清廉,努力的想从其瞳孔,神色,状态,言语判断对方有没有这个可怕的想法。

    “赵大人。”

    正在和其它大人把酒言欢的赵清廉听到背后谁这么喊了一句,扭过头去。

    “赵大人,广泗敬您一杯。”

    “好,来。”

    对饮完毕的张广泗浑身烂泥一把摊在椅子上。

    心里一个劲嘀咕:

    “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之相!”(《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自己没有看错,绝对没看错,刚刚赵大人回头身体两肩没有动,脑袋能够完全转到背后!这种动作只有像狼一样狡诈的猛兽才会有!

    鹰视狼顾之相无疑了!

    “彩票店那是赵老弟帮我开的,如今赵老弟即将告老还乡,我能不来吗!不来那就是忘恩负义的畜生!对不对啊大家伙!”

    明显是喝高了,加上联想起自己也被革职,这种心境让阿桂说话的嗓门越来越大。

    恍惚间阿桂瞅见门口有一道熟悉的身影。

    揉了揉眼角。

    “兆慧?”

    一下子阿桂脑中的混沌感瞬间驱离。

    南京战役后,他身为主将被革职,兆智身为副将同样也不好过,被连降三职。

    他怎么过来了?

    门口徘徊的兆慧见桂大将军和在场的诸位都发现了他,不由得提着礼盒硬着头皮进来赵府。

    相较于人情世故方面,他们武夫都是不懂的,也不会做。

    此刻的兆慧就像被强推上台表演的人似的,十分的扭捏,举止状态生硬。

    “诸位好。

    赵老弟,今天也是瞅着机会不请自来了哈。

    这是一点薄礼。”

    兆慧尴尬的抓了抓后脑壳,递给赵清廉一盒上好的沙琪玛。

    正宗的桂顺斋沙琪玛。

    狗奶子加蜂蜜的沙琪玛。

    好吃!

    嗯……很好吃。

    也是为难兆慧了,从始至终和赵清廉交情都非常浅。

    今天更是迫于无奈被全家人架着提礼物过来拜见。

    只为了能够从赵清廉这里讨要到一个生财的好生意,就和阿桂的彩票店一样。

    见对方说客套话都这么艰难,赵清廉忙安排就坐。

    其实不用说他都知道兆慧来的目地,无非就是想挣钱。

    这帮武夫平日不贪不占,一旦被革除职位,一大家子的开销都没指望。

    最近就听说兆慧家的两败家子儿子在妓院一花就是五千两银子,这样巨大的开销,摊上自己被降职加上两个败家子,兆慧不缺银子才怪了。

    ……

    数日后,乾隆瞅着太监李玉递过来的折子,不由得发问:

    “南方汉八旗没了?”

    “皇上,没有啊,皇上为什么这样问?”

    “那为什么折子这样多!?当初南京一役大战结束,南方驻军空荡,那些日子递交过来的折子能达到千封。

    眼前这些少说也有二千封!南方发生了什么情况?”

    李玉赶忙解释:“皇上这些折子都是参赵清廉的,和南方战局无关。”

    乾隆眉头一锁,以往不是没有臣子告老还乡丧失权力,也不是没有人痛打落水狗,但他们加起来的折子也没有赵清廉一个人的多吧?

    折子太多了,乾隆扶着额头全然没有心思去细看。

    “挑几个念给朕听听吧。”

    “臣杨柳城知府贺文起奏皇上,昔日赵清廉把扬州城改名杨柳城此番恶举……”

    乾隆皱皱眉,“知府……折子都没经过军机处的筛选吗,小小知府的折子也能呈过来?”

    刚说完的乾隆很快意识到,不是疏忽,怕是刘墉希望他看到。如今整个军机处全是清流一派的官员,他们想让什么折子过来就让什么折子过来。

    “臣杭州城知州张天赐,杭州城经过改稻为桑的折腾后,万物凋零,百姓流走他乡,本州府要想恢复元气非短时间可以,还请皇上严惩罪魁祸首赵清廉……”

    扬州城改名杨柳城,杭州改稻谷为桑这些都过去好久的事都能够搬出来砸赵清廉,足以可见清流一派也是用心了。

    “万岁爷这个折子是刘墉亲自上的。”

    乾隆亲自接过来。

    展开折子,足足两臂长,密密麻麻的字长达万字,上面还有很多错字,墨迹很重,可见下笔时力度之强。

    刘墉是当朝大学士,从小墨水里泡大的,生平所着书无数,未曾这样过。

    通过这份折子的字迹都可以感受到刘墉的怒气。

    通篇看下来,只概述了一件事。

    “朝中文武皆去参加赵清廉的离别宴,有朋党之嫌。”

    乾隆扶着额头只感觉更疼了。

    满朝文武皆有……啊啊啊,刘墉啊,你难道是要朕把满朝文武都给处理了?

    “这刘墉有万般好,唯独差了一点,太偏激太固执。”

    乾隆自然不会理会。

    赵清廉是他乾隆的近臣,罪虽然大但功劳更大,如果在革职对方后立刻又处以死刑,这不妥妥卸磨杀驴行为?

    日后天下还有谁来帮他这个皇帝做事?

    再说目前朝廷一大摊子事,占据蜀地以李狗儿为首的起义军还没消灭,至少也得等到汉八旗和起义军互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结束吧。

    杀了赵清廉,汉八旗就会立刻土崩瓦解,到时候谁来替大清消灭起义军?!

    你刘墉吗!

    这个刘墉想问题太简单!

    “不管这些折子!”乾隆前脚说完不管,后脚稍作犹豫之后叫住正在搬运折子的小太监们,“算了,还是都存起来,或许哪天……能够用到。”

    太监李玉忙上前给额头看的生疼的皇上揉着太阳穴。

    “万岁爷,奴才该死,奴才下次再也不一下子呈这么多折子过来了。”

    乾隆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开,“张广泗到蜀地了吗?”

    “回皇上已经到了。”

    “到了就好,这个张广泗是个汉人一直籍籍无名,如果不是考虑到汉八旗不听满将命令,朕不会用他。”

    “皇上,要是这次战役失败……”

    “不会失败的!朕给了作战攻略图,只需要按照图纸进行,扫荡贼兵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