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13章 皇上如数奉还豪绅三七分成(2)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第13章 皇上如数奉还豪绅三七分成(2)

    “赵清廉,这就是你的办法?!

    让朕捐款?!

    朕内库(皇帝私人小金库的统称)的银子留着是有大用的!”

    乾隆勃然大怒。

    和珅对自己说赵清廉有办法,也就赦免了这家伙的罪。

    没想到所谓办法就是让自己出银子?

    大胆!!!

    潜力犹如咆哮的狮子。

    和珅赶忙就要按着赵清廉的头磕头谢罪,万岁爷这一辈子最在意的无非两件事,其一,没有银子花;其二,别人觊觎自己的银子!

    赵清廉这是触及到了万岁爷逆鳞中的逆鳞了!!!

    不知死活的东西!

    和珅骂了一句。

    赵清廉却不慌不忙,“臣信上说的那句话,皇上您没看吗?”

    怒火中烧的乾隆哪里还顾得上回忆,背过身甩袖道:“什么什么那句话,朕不知道!”

    “皇上的如数奉还,豪绅的三七分成?”和珅回忆道,“这样的话……赵清廉你还会把皇上的银子换回来的是不是?”

    “正是!

    皇上只需要带头捐款,做个样子,带动京城的官员和豪绅们一起捐款。

    待到捐款完毕,我个人自会把皇上的那份原数归还。

    剩下的,皇上您老人家再分七成走。”

    “好办法!”乾隆眸光大绽,原本浑浊的眸子一下子有了精神。

    “爱卿,还不快快请起,朕误会你了。”

    一身华丽丝绸衣服穿着的赵清廉缓缓站起身。

    还接过了李玉公公亲自端过来的一盏茶。

    “来,爱卿,坐,过去的一年,属实在兰城马场享福了,看,脸瓜子又胖了一圈。”

    被赐座的赵清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脸。

    “呈皇上的福。”

    “不不不,你在兰城马场的表现,朕可是略有耳闻呢。

    “折子上说,爱卿在马场的一年之内把原本六十三匹的老马残马,增长到了千匹。

    折子上还说,你在兰城搞了什么公交车,还有柏油路。

    从兰城马场开始铺设柏油路,一路通到县城,沿途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公交站点,既利民,又挣钱。

    挣的钱,全都用来购买当地强壮的马匹,使军队有了更多的马匹供应使用。”

    “皇上说笑了,那都是臣的本分。”

    “你的马场可是出了大力,也是后来朕才听说,兆慧军队的马儿,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兰城马场提供。

    战场之上,战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理说,你也是侧面立功的人,朕早该下诏宣你回来……不过你也知道,扬州那边,舆论太强,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冲刷变淡……”

    赵清廉知道皇帝的话题虽然在什么马场,但心思可不在,啰里吧嗦一大堆,看似关心自己过去一年所为,可最后的话题只有一个,搂银子。

    一个人要想永远不被上层所抛弃,就一定得创造价值。

    自己在马场的所作所为,是。

    如今提出这个‘皇上的如数奉还,豪绅的三七分成’的方法,还是。

    只要你能源源不断生产价值,即便是天大的罪,也能苟活性命一条。

    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己当初在扬州可以那样大胆的诓骗所有商人。

    因为自己无论怎么诓骗。到最后皇帝一定会保自己的,因为价值,他的生命就会得到延续。

    “所以爱卿,这一次的计划具体怎么实施?”

    乾隆听到不光银子能原路返回给自己,到头来还能在分一杯羹,十分想要知道这个计划到底是什么,可以这么的利己。

    和珅乾隆赵清廉三人撅着腚,头围在一起。

    “捐款?!”

    “朕带头捐?”

    “给什么捐?什么东西可以让大家心甘情愿一起捐?”

    “上天的征兆?”

    “……”

    清明时节雨纷纷。

    乾隆三十六年的清明雨要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

    滂沱的大雨纷纷洒洒落下,细蒙蒙的雨丝把整个京城貌似罩住一层薄纱。

    在城墙东门口。

    护城河边。

    随着雨水的冲刷,泥泞的泥土覆盖的东西再也藏不住了。

    城门楼子上站岗的士兵,在瞅见土地上一块石壁展露,汇报给守城的副将。

    一群人穿着蓑衣,手持铁锹开始挖掘。

    这一幕把过往城门口的老百姓也不由得吸引过来纷纷驻足观看。

    官兵挖着,百姓瞅着。

    都要看看这个大雨滂沱的鬼天气,能够挖出来什么。

    “去去去,闲杂人等一律退到外面去。”

    “军爷,到底是什么啊!”

    “石碑上貌似有文字,写的什么?!”

    “我看石碑上的画像貌似是蛤蟆,蛤蟆嘴里吞着铜钱,这是什么征兆啊!”

    “天子脚下出现这样的怪事,莫不是老天有什么惩罚?”

    众目睽睽之下,一墨阳怪异,满壁鬼怪的石碑被挖掘而出。

    暴雨的冲刷下,石碑上面也是很清晰。

    除了蛤蟆吞铜钱的图像外,在旁边还有一行怪异的字。

    正在远处围观的百姓,把人群中京城东门算命厉害的老道士王瞎子给推到队伍最前沿。

    “王道长,快看看,写的什么?!

    歪曲扭八的,不是咱们的汉字啊!”

    王瞎子瞪目过去。

    “青词!

    上面写的是青词!”

    人群哗然。

    一个个疑惑不懂。

    “青词,乃是咱们凡人同天神交流的文字符箓!”

    “乖乖,厉害了,敢情那蛤蟆神仙下凡来给咱们传话来了?!”

    “蛤蟆神仙说了什么?!”

    “王瞎子,上面写的什么啊!”

    王瞎子又努力往前探了探头,一脸骇然,大惊:

    “吾为邪灵,速速贡财,免去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