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89章 客观上来说解决了,主观上没解决。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第89章 客观上来说解决了,主观上没解决。

    事情结束了,整个改稻为桑的恶性事件结束了,用时整整一个月,光是路程来回就用了二十天。

    客观上来说解决了,主观上或许没解决。

    因为整个江浙一行,浩浩荡荡,携雷霆万钧之势,仅仅是过去砍了一个人的脑袋,处死了一个多隆,就宣告了整个事件的完美解决。

    杭州的改稻为桑还在继续,官员的横征暴敛还在继续,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间。

    所以,当杭州城的百姓看到告示贴出来,原本还以为是要开始大力整顿了,没想到已经是宣告事情结束了的时候,终于迎来了暴乱。

    “赵清廉,不作为!”

    “狗屁督察团,出来!”

    一时之间,整个杭州府衙被围住,人们高喊。

    他们都是因为改稻为桑受苦受难的百姓,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丝光芒,觉得朝廷能够给他们一个希望,没想到,这么短暂!

    短暂到,什么都还没解决,就没光了。

    他们什么都没有改变,失去的田亩没有拿回来,被剥夺走的银子没有拿回来,饿死的亲人的命也没有还回来。

    衙门的人显然依旧不足以应对眼前这成千上万你聚众而来的百姓了,强撑着拦着的同时,火速派人禀报给正收拾行囊离开的赵清廉赵大人。

    如今整个局面就靠它老人家来维持了。

    赵清廉当然知道眼下这个情况,听到有人来报告外面情况之糟糕,只是让人把外面领头的几个带进来,每个大集体都是一个个小集体组成,找到叫嚣最凶几个庄子的领头人,事情也就平了。

    杭州知府府衙内。

    赵清廉显的格外淡定。

    既然他敢把事情这么处理,就知道后果。

    呼~

    茶盖轻拨开浮在茶水上的浮沫,吹了吹,咩了一口。

    “大人!

    匹夫一怒,流血千里,今天你不把事情解决,我们……我们绝对不放你走。”

    “你想怎么解决?”

    赵清廉眸光瞥向说出要挟话语的男人。

    “全部揪出来杀了吗?那整个杭州城的官员都可以拉出来了!

    你知不知道,每个官员背后又有多密集的关系网?

    他们的保护伞的背后又有多少关系网,这就像一个庞大的蜘蛛网,你要真是较真,把其中一只蜘蛛扯下来,那么连同抖落的是一片片,一群群。有可能,惊动了京城的某些位大人,连我都撼动不了的某位,那到时候本大人又有谁做主呢?”

    “这……这……”

    “可是,你不能不管,您就杀了一个多隆,做了个样子,我们庄子全体老少可还挨着饿!”

    “是啊是啊,我们庄子过几天还得交蚕丝税,交不上来,就有牢狱之灾啊。

    青天大老爷,救救我们,不能不管呐。”

    赵清廉噌的站起身来,目光扫过这群诚惶诚恐的所谓代表们。

    “青天大老爷不是我。

    从古至今,青天大老爷只有一个人,你们自己!

    遇到不公?家破人亡?饿肚子?你们得自己想办法。”

    “自己想办法?赵老爷,您这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呐!”

    赵清廉猛地抓住整个话茬:“欸,你说对了,那你们就反,反了上面人就知道了,知道了才会下定决心彻底整顿。我个人能做的,只能是朝廷的面子工程,凭借咱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杭州,这是无稽之谈。”

    众人:“……”

    反叛?

    没听错吧。

    这个当官的,朝廷来的大员竟然同意让他们反叛?

    一时之间,几人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互相看看,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青天大老爷是自己……

    官逼民反那就反……

    很难想象,这是大清狗腿子能够说出的,是当朝一品大员能够说出来的话。

    对,一定是试探。

    等他们出去府衙门外后,绝对会被抓住这个话柄找他们算账。

    要不……再忍忍?

    或许明天会更好。

    或许朝廷不会坐视不管,或许,坏人会变好。

    或许,因为这一次多隆之死,那帮贪赃枉法的官员受到震慑,不会再横征暴敛,强征蚕丝税了。

    看着这群人,赵清廉一个冷冷的笑。

    她看向京城方向。

    现在纪晓岚刘墉这两个家伙指不定又在背后怎么捅他呢!

    这一次督察团可以说全都是按照圣上的心思在办差。

    什么督察不督察,做出来就好,天下人知道朝廷有行动有想法肃清吏治就好,至于其它的,什么百姓,反了再说,没反那就说明还没那么严重。

    正如赵清廉所想的那样。

    彼时的京城早朝,纪昀刘墉二人正傻不愣登的朝皇上奏报呢。

    看到两人如此上心,一个劲陈述事实,一口一个赵清廉故意京城耽误时间,给杭州城官员制造洗白时间,故意杀一个多隆来敷衍办差,和珅就觉得可笑。

    这哪里是赵清廉的想法,明明是……

    和珅抬头看向皇上。

    人生在世无时无刻不需要演戏

    皇上这被刘纪二人架在火上烤,一个劲质问,正骑虎难下呢。

    “皇上,赵清廉声势搞那么大!有什么用事情不还是没解决!

    杭州城的百姓依旧生活在书生火热之中,杀一个多隆有什么用?!

    要肃清的是整个杭州的吏治啊。”

    “赵清廉如今办的这差,就和当初去河南当安抚钦差的手一样,面子工程!

    他去了,但他什么都没有改变,问题只在表面解决,内部依旧腐朽!

    用不来多久,恐怕会河南的危机会再度重现呐!”

    刘墉急哭了,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不明白为什么老祖宗千年以来都喜欢做那种面子工程,为什么都不从根上治理问题,眼睁睁看着国将不国。

    高台上坐着的乾隆目光离散,他多么想要以国家最高权力者的身份向刘墉纪晓岚这两位贤能之臣,感受一下,感受一下作为皇帝的视角。

    这个国家是他一个人的嘛?

    不!

    是他这个皇上和台下众文武的。

    治理一个国家就像治理一口大锅,当人人都往这口大锅里丢一勺盐的时候,个别人的一勺糖无异于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他能惩办所有杭州城的官员吗?

    那以后谁还给他做事?

    即便承办了,把他们都革职了,换上来的新一批官员依旧如此。

    眼下这一批都还是肚子油水鼓鼓的肥鸭子,等换上没油水的干鸭子,只会压榨的更加厉害。

    如今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能过且过。

    只要朝廷还能每个月收到改稻为桑进贡上来的银子,就不再多加干涉,多隆的死就代表了整个杭州肃清吏治的结束,就是这么简单。

    抓紧时间恢复国力,消灭河南的三支起义军,就彻底让杭绸恢复耕田制,放弃改稻为桑,那个时候,家还是那个家,国还是那个国,一切就当没发生过。